虚实相生赏析例子

  • 什么叫“虚实相生”?“虚实相生”中的“虚”、“实”是什么意思?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 中国艺术中虚实相生的例子

      http://www.baidu.com/s?cl=3&wd=%D6%D0%B9%FA%D2%D5%CA%F5%20%D0%E9%CA%B5%CF%E0%C9%FA&fr=ikw1000上面有很多了,愚人不多介绍了。

  • 那些诗是虚实相生的?

      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杜甫的《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 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妙就妙在诗人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丽于具体 的形象(对月怀人)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从诗人对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对丈夫思之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把无形无象心理之“忧”,进行感情物化,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像无边的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化虚为实。“写一代之事”的巨构《北 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这里,诗人没有写战乱带来的灾难,没有写自己的深悲,只写爱子的 饥色,写他们啼哭、垢腻等战乱的灾难,诗人内心的悲痛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诗将截然不同的两个画面 摆到一块,不仅互相映衬顿增魅力,而且从字面上呈现出第三个画面的意义:朱门内外仅一墙之隔,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里,形象 的直接性提供了联想的线索,发人深思:荒野上那冻死的穷人的骸骨,是“朱门”敲骨吸髓的剥削所致;朱门的酒池肉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所造成 的。这些情理,在作品里并没有从字面上说出来,但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想象,就深刻地感受到了。 杜集中这类剔骨析肌地洞穿社 会病根的诗句还有:“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仓耳》);“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 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见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不是诗人对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应,而是诗人取境的审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是融合真、善的审美评价。可见对社会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学价值也就越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杜甫的名诗《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 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为浑然整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有限之 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山河在”……则时可知矣〕见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游览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别赠友之作。当诗人登舟欲行 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边唱,一边用脚顿地打拍 子),“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耳目,其人 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并显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

  • 自然界生物相生相依例子

      地衣 是由1种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体。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部分被菌类所夺取、藻类和外界环境隔绝,不能从外界吸取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只好依靠菌类供给,它们是1种特殊的共生关系。   地衣能忍受长期干旱,干旱时休眠,雨后恢 复生长,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性很强,因此,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常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 活着 余华 人物赏析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 不甘命运的名人的例子

      贝多芬 失聪以后坚持练习音乐 霍金 身体瘫痪 只有眼睛和两个手指能动 坚持做研究

  • 虚实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就“存在”的意义而言,虚,实

      虚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虚指隐性因素,实指显性因素,看上去是实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可虚的因素也不容疏忽,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就是这个理.

  • 邯郸学步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国家很多大城市一味的追求现代化,发展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使城市变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连老祖宗的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也拆了,既千篇一律,又忘根忘本!

  • 《命运交响曲》的赏析怎样写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河般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 幼儿《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赏析

      三只骄傲的小猫   严文井   猫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孩子,叫小花;老二是男孩子,叫小黄;老三 也是男孩子,叫小黑。所有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当然,猫妈妈也非常爱小花、小黄和小黑。她很细心地照顾他们,把他们一天天抚养大。等到他们该上学的时 候,又把他们送进了学校。他们三个都在一个班上念书。   三个小猫快快活活地念了一年书。一年当中他们长得又肥又胖。放暑假的时 候,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看妈妈。   猫妈妈想知道她的三个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一些什么东西,有一天吃过早饭 后,她和孩子们在一起谈天,她问:   “孩子们,你们这一年里学习得好吧?”   吃饱了饭的三个孩子愉快得把眼睛眯起来,很骄傲地一同回答妈妈:   “那还用说,学习得好极了!”   小黄喜欢抢着说话,他马上接着说:“我们念了好多好多的书。”小花说:“我 们还唱歌,还画画。”小黑说:“还有体育。我们的学校,哎呀,简直什么都有!” 小黄又抢着说:“只要这末念啦,我们就会什么都明白了。”小花跟着说:“可不是,我们就有学问啦。”小黑很得意地说:“我们的学问可大咧!”   猫妈妈听了很高兴,可又有点不相信,就想考考他们:   “有了学问,你们将来干什么呀?”   小花说:“那我可没有想。”小黑说:“干什么都能行,我要做伟大的人物。” 小黄想了一想说:“学问就是学问,有了学问就光荣呗,还要干什么!将来呀,我就是要念好多好多的书,上好多好多的学校。”   猫妈妈是很喜欢劳动的,看她三个孩子一个也没有说到她心里想的事,就又问:   “老师给你们讲过劳动是怎么一回事吗?”   “劳动”么,老师是讲过。说老实话,讲这一课的时候,他们三个都没有好 好地听。可是三个骄傲的小猫一点也不在乎,马上就回答妈妈。   小黄又抢着说:“当然讲过。我还会拼这两个字:l-á-o-劳,d-ò-n-g -动。”小黑说:“那算什么,我还会写哩!”小花说:“我也会!”   猫妈妈一听,觉得有点不对头。这三个小家伙喜欢夸口,看样子还没弄懂这 两个字的意思。她有点发愁了,说:   “谁能说出劳动有什么好处来?光会拼会写还不算。”   这回小黄不抢着说了。小花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那,老师讲得那末快, 我没有听清楚。”小黑说:“劳动没有什么不好懂的,劳动好象和体育有同样的好 处,可是又不一样。……”   猫妈妈现在可明白了,原来她的三个孩子功课没有学好。他们脑子里一定有一些糊涂的东西。她得想办法让他们在暑假里好好补补课,学得聪明些。现在就先 让他们补习劳动这一课。她说:   “孩子们,你们都爱吃鱼,对吧?”   小黄觉得妈妈问得很奇怪,说:“那还用说,我一口气能吃三条黄花鱼。”小花说:“我不吃那末多,吃多了不卫生,我一顿饭只吃两条就够了。”小黑说:“谁象你那样!要由着我呀,我能吃五条。”   猫妈妈说:“我的骄傲的孩子们呀,能吃鱼不算本事,要能捉鱼才算本事。 今天你们自己去想办法捉捉鱼,去劳动劳动。如果你们捉到了鱼,咱们今天晚饭就吃鱼。我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小黄听了妈妈的话,还不服气说:“捉鱼算什么本事!”小花说:“我想捉鱼 不算太难,可是咱们还小啊,干吗要自己去捉鱼呢?”小黑不喜欢说自己小:“才不小哩。捉鱼就捉鱼,劳动就劳动!”   这末一说,三个骄傲的小猫就同意了妈妈的话,自己想办法去捉鱼。他们决定马上就动身,要好好地显显自己的本事。他们自以为很聪明,可是就不爱动脑筋。他们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带,就离开妈妈,到了野外。   可是鱼在什么地方呢7他们走了半天也没碰见一条鱼,连一条鱼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哩。后来他们坐下来讨论,小黄才记起了书上的一些话,可是记不完全,好象鱼是在河里生长的,好象湖里也有鱼,海里也有鱼。但是,又到什么地方去找河、找湖、找海呢?他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没有亲眼看见过这些东西。没法子,就找吧。   他们找了又找,走了又走,走得累极了,肚子也饿了,后来总算在一座小山里发现了一条浅浅的小溪流。小黄高兴得连忙喊叫:“这是河,我们找到了一条河。”小花说:“对!这不是湖,也不是海,可是在这条河里为什么看不见鱼呢?”小黑看了一会,他想起了一个问题,说;“没有鱼还好一些,有了鱼咱们又拿什么来抓它呢?”   对啊!如果有鱼,象什么东西来捉鱼呢?三个小家伙发呆了,站在小溪流旁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小溪流清亮的水哗哗的流着。近处有草地,草丛里开着各种颜色的小花。远处有树木,树枝象人的手臂一样轻轻地摇动。一阵阵小风带来一阵阵野花的香味。可是三个小猫这时候哪有心思来欣赏这些东西啊!   小花说:“咱们坐下来等鱼吧,河里总会有鱼来的。”小黑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鱼来了咱们就跳下去抓。”小黄说:“好吧,咱们就坐着等一等吧。”   他们实在太累了,不管有没有鱼都得坐下歇一会了。他们瞅着小溪流,他们瞅见的是水面上反射的阳光,一片片亮光直跳。他们的眼睛都花了,可就是没有瞅见一条鱼。坐了好一会,三个又累又饿的骄傲的小猫开始可怜起自己来。   小黄把眼睛闭起来了,说:“咱们多可怜啊,这末小就要离开妈妈自己来捉鱼。”小黑说:“劳动真没意思!”小花说:“再看不到一条鱼,我就要哭了,但是我一定不哭。”   树林里住着一个很老的老鼠。他是因为害怕猫妈妈,从城里躲到野外来的。他正在一棵树底下乘凉,睡懒觉。小猫们说话把他吵醒了。他一听是猫的声音,吓了一跳,连忙把身子藏在树背后。他想偷偷听小猫们谈什么。   三个小东西东说西说,不一会老鼠就听出了他们的底细。原来这不过是三个不懂事的幼稚的小猫。他不但不害怕了,而旦还想骗骗他们。老鼠想:如果让小猫们按猫妈妈的主意做去,那还了得,他们就会变得真正有学问,有本事,成为聪明能干的猫,那对老鼠是很不利的。老鼠的坏心眼很多,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饿了的小猫们正在回忆家里吃的饭。小黑说他觉得他现在能一口气吃下六条鱼。小黄说:“六条鱼算什么?现在我能一口气吃七条。可是鱼在什么地方呢?鱼什么时候才会到这里来呢?”小黑叹口气说:“吃鱼是好,捉鱼却不是那末一回事。我看演算术都比捉鱼有趣。”小花很伤心地说:“就是考两分也比捉鱼好。我们小猫本来就不应该离开妈妈跑出来,比小猫为什么一定要学劳动呢?就说不懂劳动,也不算没有学问啊。”   “可不是吗!”突然有一个小小的声音从他们背后传来。   他们抬起头来,看见树底下一个灰东西在朝他们点头。他们从来还没有见过老鼠,就问:“你是谁呀?”   老鼠回答说:“我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听见了你们的谈话,谈得真好啊!我说从什么地方来了这样几个聪明孩子,你们一定是用功的好学生。”   三个小家伙听了这   话很高兴,就请他坐过去:“您到这边来坐,和我们一块谈,好不好?”   老鼠连忙摇头:“不用,不用!我老年人不想动,你们累了,也不要动,大家就这么谈谈吧。你们刚才的话很对。你看我这样有学问,可我就不用劳动。我说,不劳动不但不算不聪明,而且,还就是了不得的聪明哩。”   小花说:“我妈妈可说劳动好。”   老鼠摸了摸胡子:“劳动好?唉唉唉!那算什么话!第一,劳动就要动,动得太多,就会觉得累,你们说是不是?”   小黑说:“平常我搞体育运动就不觉得累,今天搞劳动刚一开头,就有些累了。”   “对吧?”老鼠笑了一声,几乎忍不住要往前走一步,但他马上又站住了,说:“你脑筋真不简单。还有,第二,一劳动就要弄脏手呀脚呀什么的,比方,你要往沙里跳几跳,身上不就会沾上灰土么?”   小花说:“真的!我就怕土。今天我们出来,这风沙呀,把我的绿绸结子都弄脏了。”老鼠说:“可惜,可惜!你这个小姑娘真漂亮!”小黑连忙发表不同的意见:“往沙里跳如果是练习跳远,就是脏我也不怕。”   老鼠说:“如果叫你到沙里去捉鱼呢?”小黑说:“那我可不干!”老鼠点头说:“这就对了!所以说,到沙里捉鱼这样的劳动是脏的。所以说,劳动是不好的。”   小黄说:“书上好象没有说沙里有鱼。”   老鼠看了他一眼:“你是一个聪明孩子。你读的那本书说好象没有,不过,我读了另外一本书,说好象有的。这用不着多想!所以说,劳动是不好的。还有第三,劳动是丢人的。一个小猫还要亲自捉鱼,而鱼不亲自来找小猫,这够多丢人!你们愿不愿意丢人?”   小花说:“当然不愿意。”   老鼠越说越得意,越说越快:“所以还有第四,劳动就是不自由。你看,这样热的天,如果你们在家躺着,该是多自由。要是出来捉鱼,鱼不来,你们就不自由了。所以还有第五,也就是‘结论’,你们懂吧?劳动是没有出息的孩子干的,有出息的孩子就不这样。他为什么要去劳动?为什么要捉鱼?捉鱼才有鱼吃不算本事,要不捉鱼还能吃到鱼才算真本事!就好比靠演算术习题算术才能考四分,不算聪明,要不演算术习题算术还能考五分才算真聪明,对不对?”   “对对对!”三个小家伙越听越舒服,就对老鼠说:“您真有学问,您真好!您叫什么名字呀?”   老鼠因为骗了三个小猫,也高兴得很,马上回“我叫老——”说出了这三个字他才觉得自己说滑了嘴,连忙改口:“我叫……我是谁呢?我叫老爷,不,老爷爷,有学问的老爷爷。聪明的小孩子要懂礼貌,不要再乱问了。”   小黑说:“咱们回家吧。”小花说:“可是鱼呢?怎么才能捉到鱼呢?不管怎样,妈妈总是爱我们的。她说的话总不应该忘记啊!”小黄就问老鼠说:“有学问的老爷爷,您看在这河里能不能捉到鱼?我们在这里等了好久了。”   老鼠装做很生气的样子说:“刚说你们聪明,怎么又问这样的傻问题呢?第一,不用捉鱼,第二,我活了这大年纪,见过不少鱼,就没听说过鱼在河里。”   小黑问:“那么,鱼在什么地方呢?”   老鼠这回是真有点生气了:“这还不明白?鱼在橱柜里,在篮子里。篮子吊得高吊得低都一样,只要有鱼就好办。冰箱里也有鱼,这就难办一些。冰箱是铁做的,太硬了,不过……”   三个小家伙心里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小花突然隔到老鼠身上一种味儿,悄悄对小黑说:“我闻到了一种什么怪味儿。”小黑说:“是呀,我也闻到了,这是什么味儿?”   老鼠看到小猫们脸上疑惑的表情,这才想到自己又说滑了嘴,连忙改口:“你们不想听,我不说了,不说了。我也累了,哎呀,真累!我要回家休息去了,再见,再见!”他慌慌张张点了一个头,就急忙走进树林,溜掉了。   当然罗!这一天三个小猫是什么鱼也没有捉到,空着手饿着肚子回了家。   猫妈妈知道他们不会捉到鱼,早已做好了晚饭在等他们。在吃晚饭的时候,他们把在外面遇见的事都告诉了猫妈妈。   猫妈妈听了大笑起来说:“我的骄傲的孩子们!你们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劳动,你们可都是一些无用的小傻瓜。真不害羞,你们说的那个‘有学问的老爷爷’是老鼠。你们没有捉到鱼,还和老鼠交了朋友,听了他的话,你们这算什么小猫啊?”   三个小家伙听妈妈一说,脸都红了。当然,他们脸上毛太多,脸红了,别人是看不出来的。他们现在可知道自己错了。原来除了书本上说的,学问还多着哩。这就再用不着多说了,他们要求猫妈妈第二天亲自带他们捉鱼去。   以后,他们学会了捉鱼和旁的许多事情,他们变成了既会用功又肯劳动的勤劳聪明的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