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郑姓的名人

  • 历史上的郑姓名人?

      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   郑桓公:   郑国时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甲申年遥祭郑姓始祖郑桓公文   维公元二○○四年,岁在甲申。郑氏儿女,桓公子孙,遥祭郑姓始祖华山之麓,渭水之滨,华县城内,郑桓公陵,谨以遥祭,聊表至诚之心。恭祭我人文初祖郑桓公曰:赫赫吾祖,功德何隆!创千秋之伟业,启万世之文明。郑国以降,爰至近世,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惟大业是勤,惟祖德是崇。为家康泰,为族振兴,秉承祖训,至诚至忠。凝聚智慧,屡建旷世丰功。巍巍姬郑,血脉永承!   世纪更新,姬郑振兴。辉煌史册,谱写新声。锦绣家园,再振雄风。发展经济,再造秀美,焕发生机,民安家宁。煌煌姬郑,自立自强。民族复兴,神人共襄。仰吾祖之英灵,致兆民于阜康。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郑武公:   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   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烛之武: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率军回国。   叔詹:   周囊王十二年,郑国受晋国围攻,为了让晋军撤走,郑伯派谋臣叔詹往见晋侯。晋侯见了叔詹,历数他的罪状,命令左右马上备鼎,要烹叔詹。叔詹面不改色,请求让他说完话后再杀。晋侯应允,叔詹说,以前他曾对郑伯说,晋公子贤明,将来在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现在郑国面临大祸,郑伯不愿让他往见晋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训,自愿请求被杀,来挽救满城大难。接着,他就说:“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晋国之法固宜烹矣!”晋侯听了,大吃一惊,立刻决定不杀叔詹,并且款待他。   弦高:   郑穆公元年(前627),秦国偷袭郑国,当秦国军队行至滑地时,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弦高赶着自己的牛群,冒充郑国使臣,前来犒赏秦军,并派人回国告急。秦国军队以为郑国已有所准备,便放弃偷袭郑国的打算,返回秦国。   子产(?~前522),   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是我国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当时郑国处于晋楚两强之间,国内强族交讧,兵革频临。子产为政,内修法度,宽猛相济,安抚百姓,抑制强宗,保持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外应诸侯,周旋于列强之间,卑亢得宜,数以辞令折服强敌,使郑国免遭兵革之祸。曾整顿田地疆界、沟洫,以利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后又创立按“丘”征“赋”制度,并把刑书铸在鼎上予以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使郑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子产还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反对迷信活动。子产“知人善用,择其能者而使之”。子产为政数十年,政绩显赫,内外交誉。“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余下全文>>

  • 历史上郑姓的名人

      郑成功 郑观应 郑和 郑燮

  • 历史上姓郑的伟人有哪些?

      这下你该满足了吧???   郑姓古代历史名人(现代略)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畅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 所有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祖籍福建省南安人。但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父为郑芝龙,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松。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并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死后葬於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闽语的「国姓爷(Kok-Seng-Ya)」。 郑芝龙(1604年-1662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着称,发迹於日本平户藩,为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在西方文献中,则以「Equan(一官)」闻名於世;Quon丶Iquon丶Iquam丶Equan所指均为其人。父郑绍祖为泉州太守叶善继的库吏。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丶郑鸿逵丶郑芝豹。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贤之丶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 郑观应(1842年—1922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三乡雍陌人。为中国近代着名文学家丶思想家和实业家。 郑振铎(1898年 - 1958年),生於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作家,文学史家,着名学者,字西谛,有郭源新丶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补充: 郑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郑泽:隋朝荥阳人,

  • 历史上的文姓名人

      历史名人 文丑,东汉末年河北名将。曾与赵云大战不分胜负,二十合败徐晃.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延津。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而死。 文祥: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盛京(近辽宁沈阳市)正红旗人。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参加“祺祥政变”。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张,竭力推行洋务“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被参革职。戊戌变法发生后,东渡日本。他能诗词,也有慨叹时事之作,著有《云起轩诗抄》、《闻尘偶记》等。 文康: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后改任驻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于家中。晚年作有《儿女英雄传》。 文徵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诗文书画皆工,由精于画。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美名,名重于时,子弟甚多,人称“吴门派”。 文彭:篆刻家、书画家,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文嘉:画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书,善画山水,笔墨秀润,兼能花卉。 文彦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他前后任事约50年之久,名闻四夷,后被封为潞国公。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 文天祥,字履善,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他生当南宋末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抗元失败后在五坡岑(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害。他所作的《指南录》可谓为诗史,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颂。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诞生时,正是蒙古大军进攻南宋的时候,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外族入侵、人民受难的凄惨景象。由此,在他年轻的心灵中滋生了爱国抗元的决心;与此同时,文天祥并没有放弃学业,积极参与科举考试,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参加殿试,成了一名年轻状元。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任承事郎起,以后到德祐元年(1275)正月的十五年时间里,他做官时间只有五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隐遁和恬淡中渡过的。 文天祥抗敌决心非常之大,但终敌不过来势凶猛的元军。德祐二年(1276)正月,宋端宗在临安出降,文天祥被俘,敌人耍尽威胁利诱之手段,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岿然不动,元军将他挟持去北方,以迫使他就范。文天祥设法在中途逃跑,回东南沿海组织力量抗敌,在陆上、海上,苦斗了多年,在稍有力量时,还一度组织北征,使元军大伤其脑筋。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在五坡岑兵败再次被俘。元军将文天祥解押至燕京(今北京),继续用威胁利诱的惯技,许以大官厚俸,以期藉此瓦解人民的抗元斗争。文天祥始终无动于衷,元人眼看阴谋无法实现,终于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对文天祥下了毒手。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结束了光辉的一生。 文天祥一生充满了正气,不贪图高官厚禄,一生抗敌,这是他爱国热情的最本质表现。在封建社会中,一个知识分子如此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文天祥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文学家,他一生留有大量的爱国诗篇,如《指南录》可谓为诗史;更有脍炙人口的《正气歌》,以及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肝胆照人的诗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至今读来仍凛凛有生气。 文种:春......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家的名人有哪些

      常   一、 姓氏源流   1、 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   2、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   3、 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   4、 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   二、 迁徙分布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山东西部地区。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四、历史名人   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   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   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   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   唐朝常兖,官至宰相   唐代画家常粲 有《孔子问礼》、《山阳七贤》等图,并立释迦、女娲、伏羲、神农、燧人等像传于世   秦朝常得志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博学善属文,官至秦王记室。及王薨,过故宫,为五言诗,辞理悲壮,甚为时人所重。复为《兄弟论》,义理可称   唐僖宗朝常重胤 翰林供奉     西汉有太原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   三国两晋时期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   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   三国魏温人常林,官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坦子常爽,官宣威将军,爽子常文通,累官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车骑将军、秘书监   隋炀帝时有屯用主事常骏   唐代有诗人常建,高僧常慜   南宋理宗时常挺,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合沙郡公   蒙古有常德曾于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发,西觐皇弟旭烈兀于西亚   明初名将常遇春,勇猛善射,屡立战功,死后追科开平王   明初散曲家常伦   清代山东......余下全文>>

  •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

      国历史上的张姓名人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 历史上,姓齐的名人有哪些啊﹖

      齐盖:齐公,名盖,字副世,汉博陵(今河北蠡县)人,西汉平帝(公元元年—公元五年)封北平大将军、险渎侯,又封关内侯,兼知河北道事,平帝以为社稷之臣,赐字:“汉贤”。公元五年,王莽篡汉,齐公“愤气填胸”“独步戎场”,大战叛将邓郁,效死疆场。其后刘秀恢复汉室,“追谥公号礼也”   齐映:瀛州高阳(今属河北省),唐代大臣。22岁高中状元后,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判官等职,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   齐抗: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唐代大臣。   齐廓,字公辟,越州会稽人。举进士第,自梧州推官累迁太常博士、知审刑详议官,知通、泰州。   齐唐: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官吏、学者。少贫苦学,殿试中头名状元,官至职方员外郎。有《学苑精英》、《少微集》。   齐泰:明初大臣。初名德,赐名泰。明溧水(江苏省溧水)人。   齐之鸾:(约公元1522年前后在世),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县城太平坊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先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之鸾学识渊博,文彩宏丽,于桐城文学兴起有先导作用。著有《蓉川集》7卷、《奏疏》2卷、《南征纪行》和《入夏录》各若干卷。   齐慎:河南省新野人,清代将领。   齐万年:西晋时氐族豪帅,氐羌人民起义领袖。   齐季若:唐代进士,贞元中陆贽主试,试明水赋、御沟柳诗,与韩愈、欧阳詹、贾稷、陈羽等人同榜。“皆天下伟杰之士,号曰龙虎榜”。   齐天觉:宋代学者,字莘夫,青阳人。家贫,好读书,倦则依几而卧,三十年未曾睡觉。经史子集,无不精通。曾任温州天富知监,后迁知襄阳、宣城二县,再改赣州佥判。   齐德之:元代人,医学家。曾任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结合自己多年外科疮肿诊治之临床经验,编成《外科精义》三卷,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齐召南:浙江省天台人,清代大臣、学者。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科,累官至礼部侍郎。熟于三礼,尤长于地理之学。与从兄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其弟齐世南亦进士及第,可谓一门学者。有《水道提纲》、《历代帝王年表》等。   齐大勇,河北昌黎县人, 为清朝,雍正八年,状元。官至湖广提督的武状元齐大勇,齐大勇是一个近乎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他在生前多次征战西南,为维护国家的统一

  • 姓于的历史上的名人有谁?

      [于氏属地]   东海郡,今山东郯城。   [于氏来历]   于姓来源有三支:①周武王封第三个儿子叔于邘国(今河南泌阳县西北邘台镇),后代子孙以国为姓,称为邘氏。后因“邘”、“于”同音通用,就去邑旁为“于”,即于氏。②两晋十六国时,上述一支的于姓后代有部分人随拓跋迁居代州,改姓为勿忸于氏,至北魏孝文帝时,又恢复于姓。③唐时,复姓淳于氏为了避唐高宗永淳年号之讳而改姓于。   [于氏名望]   于姓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我国当代第二十八大姓。历史上的于姓人才济济,涌现出不少名人。例如,西汉有丞相于定国,东汉有名将于禁,北周有大臣于谨,唐代有大臣于颀、于休烈、于志宁、于琮,诗人于钦,元朝有兵部侍郎于钦,明朝有兵部尚书于谦,清代有名臣于敏中、于成龙等。其中以于谦最广为人知,他在国家危急关头,能打败敌人,保卫国家,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可惜后来却被误信谗言的明英宗杀害。

  • 历史上姓满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满宠:   三国时魏国太尉,跟随曹操东征下班地,立有军功。后曹丕篡汉即帝位,他又大破东吴于江陵,因而拜将封侯,名生当朝。魏明帝时,他老当益壮,再度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扬州诸军,屡次在合肥击入侵之师。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国志》对满宠十分推崇,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   满奋:   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   满朝荐:   字震东。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他海手下梁永纵搜刮人民,并且还鞭打平民,满朝荐知道以后将他逮捕并且惩罚了他。梁永纵不认罪,反而诬告满朝荐掠夺税物,满朝荐于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释放满朝荐,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后大学士在叶以高的请求下,他才被放了回来。光宗的时候他又开始做官,担任尚宝卿,后来因为上书的时候,用语激烈,引起了当政者的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满文军   1996年推出单曲《懂你》,并以此成名,1998年推出首张专辑《让你的天空最美》1999年推出第二张专辑《望乡》,2000年签约SonyMusic2001年推出专辑。他朴实健康,有男人味。他的歌曲抒情动人,是典型的主流情歌人物。   2009年5月19日因涉嫌聚众吸毒被警方逮捕,09年6月3日拘留期满获释,在6月8日中午12点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节目向公众道歉。   满江   中国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满碧乔[1]    青年作家。2010年1月1日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如果爱,请深爱》 baike.baidu.com/view/299620.htm#3满 宠:三国时魏国太尉,跟随曹操东征下班地,立有军功。后曹丕篡汉即帝位,他又大破东吴于江陵,因而拜将封侯,名生当朝。魏明帝时,他老当益壮,再度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扬州诸军,屡次在合肥击入侵之师。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国志》对满宠十分推崇,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     满 奋: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   满朝荐:字震东。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他的手下梁永纵搜刮人民,并且还鞭打平民,满朝荐知道以后将他逮捕并且惩罚了他。梁永纵不认罪,反而诬告满朝荐掠夺税物,满朝荐于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释放满朝荐,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后大学士在叶以高的请求下,他才被放了回来。光宗的时候他又开始做官,担任尚宝卿,后来因为上书的时候,用语激烈,引起了当政者的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