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仕途的诗句

  • 仕途不如意的诗句

      夜行(宋·晃冲之)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驱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劝仕途失意人的诗句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说: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

  • 描写仕途的诗句

      1.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3.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4.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5.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7.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 流血的仕途的基本信息

      作 者: 曹升 著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7-1字 数: 332000页 数: 328开 本: 32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9787508608839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历史定价:¥29.80《流血的仕途》终结版著者:曹升策划者:中信出版社策划中心出版者:中信出版社经销商: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承印者:北京市高岭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87mm×1092mm 1/16印张:21字数:332千字出版日期:2008年1月书号:ISBN 978508610719/I 63定价:29.80元

  • 命运非常坎坷,人生很痛苦的诗句有哪些,支持原创

      不得吾志,天之苍苍,曷其有极?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苍天无眼,小人当道,天妒英才,时不与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情何以堪,恨从心生,无可奈何。

  • 第一次没有进去为什么会流血的仕途

      你好,针对你的这个问题   《流血的仕途》   这本书作者试着去还原一个历史人物。   情节和心理描写让人感觉在看波谲云诡的政治角力类电视。 过瘾。好看。   可以看看

  • 陶渊明仕途经历简介

      陶 渊 明 简 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 关于仕途得意的诗词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

  • 仕途之人 是什么意思

      仕途之人:   字面意思:通往做官道路上的人。指的是通过考取功名做官的人。   ◎ 仕途 shìtú   [释义]   (名)〈书〉旧指做官的道路。   [official career] 指做官的历程。   例:他告诉儿子仕途险恶。

  • 怎样走仕途道路

      1、平台,省直机关肯定比县级机关有更多的机会。   2、关系,朝中无人莫作官,关系也要靠自己经营。   3、年龄,到什么年龄到什么职务,节凑非常重要,一定要踩准节拍。一个环节都不能耽误。   4、能力,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能力素质要适合当官。   5、多考试,少做事。业务能力不要太突出。机遇都是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