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服饰

  •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 纳西族的服饰(解说图)

      古雅纯朴的纳西族服饰(图文)     www.xici.net/b249550/d19535261.htm

  • 纳西族服饰特点(

    纳西族的男装基本上跟随着他们走马帮所接触的物件而不断地混搭、改变,所以咱只聊聊女装。 1。厚实,部分甚至类似布甲。这与当地气温气候有关。 2。沉稳朴素。衣物的配色基本上是以黑色(或各类深色)为基底,在此基础上配以蓝、白等色块。经典配色是“蓝白黑”或“红白黑”,藏民用的那种五色布纳西族也喜欢用(毕竟族源相同)。其中以“蓝白黑”配色为最经典,纳西语有俗话“纳西标美通”就是说“纳西蓝白配”——“纳西族穿蓝白配色衣服最合适。 另外顺带一提:解放前平民是不能随意使用 红、黄、紫 这三种颜色的布料的,只有木氏和各地上层才能用。 3。素净且简洁大方。纳厂族服饰传统上基本上不使用绣花等装饰技巧而且也不使用过于明豔的色彩,干净整洁笔挺的纯色块所体现出来的大气才是其审美要点。打量纳西女的整套装束就可以发现,颜色繁复的地方只有披肩和头饰上的小圆盘和腰带(五色布)罢了,唯一绣过的地方只有披肩带的顶端,而且是很素净的白底黑线画素绣(用词貌似有点怪……)。 为什么呢?要知道以前的纳西族多少是有些看不起那些”全套家当穿身上深怕别人不知道还拼命地往上绣花“的山地住民的…………也因为这个原因,纳西女也极少用鲜花来装饰自己,更偏爱银镯子之类的小饰品。 4。适宜劳作。对女性的”劳动美“、”生产美“的讚誉一直是纳西人审美的一个大重点,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去设计与这条审美相背离的形制。(什么?你说裙子拖地容易脏?——拜讬,她们洗的更勤……况且解放前可是只有木家的女儿才能穿长及脚面的长裙的…………) 5。直线造型。虽然盐源、木里与丽江等地纳西人的服饰差别很大,但是从剪裁和外观上几乎都看不到曲线的存在,百皱裙更是密集的垂直线条…… 6。羊皮披肩。这是核心元素,无需多言。羊皮披肩既是纳西族迁徙劳作史的见证又是纳西宗教——东巴教的精神在服饰上最直接的体现。具体的你另查资料吧,咱就略过好了(好几个传说相关呢……)。 7。头饰较少。 ============================================== 以上是我看资料和与老乡们探讨所得出概念,解放后的服饰自由度很大所以没有纳入讨论范畴。 另:我是否答非所问了?(苦笑——

  • 纳西族节日的概述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

  • 纳西族穿什么?

      披星戴月,他们的埂服的背靠上有星星样式的装饰,意思是披星戴月。   说的是纳西人民的勤劳,早出晚归。

  • 韩国服饰商标起名

      韩国人气品牌“La foret”、 “LA BEAUNIA”都是做化妆品的。   如果他们没有在中国注册服装,包及饰品类的商标 ,你可以直接有这个名字注册。   商标注册程序:   一、商标取名   二、选择商品类别   三、先在权利查询   四、提交申请书   五、初步审定公告   六、注册公告   七、发《商标证》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商标的查询工作非常重要,提高注册的成功率,降低驳回的风险。   商标注册材料   一、商标注册申请书;   二、代理委托书(委托代理才需要);   三、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个人申请的需提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执照上负责人必须与身份证名字一致,而且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与商标的产品或服务范围相同);   四、商标图样。   注册费用:   商标注册国家规费1000元(达到网报条件的800元)   代理费由各代理所自行规定,一般在800元左右   咨询 ID号就是我QQ

  • 纳西族都有什么节日

      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供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

  • 蒙古族服饰介绍简介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华贵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

  • 汉族服饰的古代男子服饰

      裙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黄色(黄裳),以象地。也有浅绛色的。玄衣广袖,上面用朱(赤红)、白、苍(青)、黄、玄(黑)五彩丝绘(绣或织)出日、月、星辰、山、龙、花虫等图画。裳画也用五彩丝绣出宗彝(礼器)、藻(水草)、火等图案。这些图画和图案的花样合称为12章纹。裳前有皮制的芾,朱色。上面绘龙、火、山三章,系于腰间革带,蔽之于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后系组绶(宽丝带做成的花样垂饰)。腰间还用大带系束。发束于头顶,着冠(帽子),冠卷有纽,纽中贯以玉笄,扣紧冠与发。冠上加冕(一块宽0.8尺、长1.6、前圆后方的平板,又称冕延,板为木质,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后均匀地垂有12旒(用彩丝作绳,贯串五彩玉珠,称为旒),每旒12玉,前后共24旒,共用玉珠228颗,称为玉藻。冠冕旁悬玉,名“充耳”。足着赤舄(厚底鞋,以木复于履底做成,舄前头上,宽翘,宽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长裙的前裾缘挑起,以便向前迈步)。后世衮冕都遵照先秦制度,略有变化。其他诸候、公、卿、大夫之冕服,其冕旒数严格按等级规定依次减为9旒、7 旒、5旒、3旒有差,每旒用玉数也依次减为9玉、7玉、5玉、3玉不等,衣裳上的章纹也严格按等级递减,有9章、7章、5章、3章之别。冕服种类名称,有衮冕、山冕等数十种。衣与裳相连的深衣袍服用途最广:可以作文武官员的次等朝服,也可以作诸侯士大夫燕居的晚礼服,还可以作帝王不视朝时的便服。深衣又是庶人参加祭礼时的惟一可穿的礼服,在婚、丧、宾礼中也可以穿,而且不分男女都可以穿。平民日常着襦裤,襦是短衣。以短衣长裤为常服,不在外面系裙。贫者着褶,即粗布长袄,颜色多为青、黑两色。丧服白色。男子头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有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 在100多年前,纳西族人民就创造了什么文化

      创造了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