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 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有以下节日: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 汉族的传统节日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

      维吾尔族有两大节日,分别是肉孜节(也叫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过得很大的,和汉族人的春节一样大。维吾尔族人也有春节,不过相对来说是个小节日,没有汉族人的春节那么大。其他还有几个小节日汉族人没有的。汉族人一般过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维族人都没有的。不过国定假日维族人一样有。   总结起来,维族人古尔邦节、肉孜锭等传统节日区别于汉族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

  • 汉族的起源:汉族是怎么来的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汉族别称“汉人”、 “华人”, “唐人”、“秦人”、 “桃花石” 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 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

  •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春节[农历01/01] 路神生日[农历01/05] 元宵节[农历01/15] 龙抬头[农历02/02]   寒食节[04/04] 清明节[4月无定日] 端午节[农历05/05] 天贶节[农历06/06]   姑姑节[农历06/06] 彝族火把节[农历06/24] 七夕节[农历07/07] 盂兰盆节[农历07/15]   地藏节[农历07/30] 中秋节[农历08/15] 重阳节[农历09/09] 祭祖节[农历10/01]   冬至节[农历11月无定日] 腊八节[农历12/08] 过小年[农历12/23] 除夕[农历12/30]   世 界 节 日 大 全   1月 January   新年元旦[01/01] 黑人节[1月第一个星期天] 中国13亿人口日[01/06]   日本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 中国110宣传日[01/10] 国际麻风节[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2月 February   世界湿地日[02/02] 世界抗癌症日[02/4] 世界气象日[02/10]   情人节[02/14] 国际母语日[02/21] 国际声援南非日[02/7]   3月 March   全国爱耳日[03/03] 妇女节[03/08] 植树节[03/12]   国际消费日[03/15] *世界森林日 [03.21] 世界水日[03/22]   *世界气象日 [03.23]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03.24]   4月 April   愚人节[04/01] *清明节 [04.05] *世界卫生日 [04.07]   世界地球日[04/22]   5月 May  国际劳动节[05/01] 中国青年节[05/04] *全国碘缺乏病日 [05.05]   世界红十字日[05/08] 国际护士节[05/12] 国际家庭日[05/15]   世界电信日[05/17] 国际博物馆日[05/18] 全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汶川地震哀挨哀悼日[05/19] 全国学生营养日[05/2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05/22]   国际牛奶日[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 世界无烟日[05/31]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   6月 June   国际儿童节 [06.01] 世界环境日[06/05] *全国爱眼日 [06.06]   *端午节 [06.15] 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06.17]   国际奥林匹克日[06/23] *全国土地日 [06.25] *国际反毒品日 [06.26]   7月 July   香港回归日[07/01] 建党节[07/01] *抗日战争纪念日 [07.07]   世界人口日[07/11]   8月 August   八一建军节[08/01]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9月 September   *劳动节 [09.01] 国际扫盲日[09/08] *教师节 [09.10]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09......余下全文>>

  •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有以下传统节日   一 ,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 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最为常见。每场歌圩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甚至数万人。   二,春节,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作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   三,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   四,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五,陇端节, 是云南文山富宁县及附近壮族的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节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   六,吃立节,是广西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七,娅拜节,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八,壮年在壮语中叫“将也益”,而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 满族的传统节日 是什么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速度点 急用 谢谢

      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布朗族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 水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1.端节   端节,水族人民又称"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吃端、过瑞,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在农历岁首(农历九月)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山傍水而居的水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将自己的家园建设成鱼米花果之乡。他们把自己的家乡比作“象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在水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功人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三弟兄,被家乡的特大洪水冲到三洞地区,为了战胜贫穷。饥饿,决定各尽一处,用勤劳与智慧开拓新生活。到了水历正月(农历九月)村支那天三兄弟毅然洒泪分了手。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同庆。后来水族人民使依初亥、双亥、三弃(用十二地史记日)的先后顺序轮流过年,从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都有过年的村寨。   除夕,“借端”的各村寨,将深藏的铜鼓取出,用鼓声宣告辞旧迎新的“借端”开始。节周期间,户户都备有鸡、亿;鱼、肉。迎接四乡八寨来的亲友和一些不相识的客人。吃新米饭,喝美酒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到各家分享撰品,到处可见孩子们踏着脚,伸着手大声喊着“海有啊!海有啊!”(给我啊、给我啊!)的场面。哪个儿童获得的糖食,果品、鱼干最多,那个孩子就被认为最能干、最健康、最幸福。姑娘们身穿四周镶花边的蓝色大襟无领半长衣、青布长裤。系花四腰,或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给头上,"佩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物,与神采奕奕的小伙子们聚集在“端圾”四周,吹芦里、吹响、拉胡琴、敲铜鼓。皮鼓声和铜声交织在一起。青年男女踩着鼓点,纵情歌舞,随鼓点快慢而变换舞步,最后鼓点密急如雨宣告结束。赛马、斗牛的“端坡”上,人山人海,锣鼓声震撼大地。当英俊的骑手策马扬鞭登上坡顶时,欢呼声响彻云霄。入夜,兴奋的水族人民围坐在火塘边,吃着象征丰收的糯米团,喝着糯米酒,不时地发出“秀!秀!”(干杯!干杯!)的欢笑声,到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有些水族地区不过端节而过“邯节”,水语叫“借卯”。每年水历十月(农历六月)选一卯日举行。届时,青年男女打着花布伞,手拿花帕和扇子,到卯坡唱歌,跳舞,嬉戏,游玩。晚间在村寨广场聚会,吹芦里、吹响、去铜鼓、皮鼓、喝花灯戏。     2.额节   是荔波县德门、田早、太吉、尧古、拉交、水庆等地水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为水历正月的酉亥民半夜没素席祭祖,以鱼为上供珍品,另外还供糯米饭、甜酒、大小南瓜等。过去还举行赛马、击铜鼓等娱乐活动。方式、内容与瑞节相似。     3.怀雨   水族语音译,是贵州水族每年夏历三月中旬栽秧后,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的一种祈求农业丰收的祭典。     4.卯节   水族语叫“借卯”(意思是“吃卯节”)。是荔波县和三都县九阵地区水族人民的节日。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忌丁卯属火的四比过节那天,人们盛装到“卯场”上唱歌,所以“卯节”也叫“歌节”。青年男女对歌,谈情说爱。关于“卯节”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对仙男仙女,男的叫阿腊,女的叫阿向,他俩相爱结为夫妻,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并经常帮助别人,后被尖顶王赶走。他们热恋故乡,不忍离去。于是阿腊变成正腊坡,阿向变成了要向井,从此正腊坡森林茂密,要向井长流不息,周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选择了这个吉祥的日子唱歌跳舞,一代一代传到现在。     5.苏宁喜节   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农历十二月丑日。节日那天,全寨的小孩提着特制的小竹的,结队挨家挨户去要象征长寿幸福的糯米饭、鸡蛋......余下全文>>

  •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作文三百字

      童鞋~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