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裴的古代名人

  • 历史上姓裴的都有那些名人?

      裴秀(224-271),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官至司空。编绘《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中国迄今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所绘《地形方丈图》,是缩编的晋地图。图均亡失。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的地图制图奠定理论基础,影响中国地图制图1700多年。   裴頠(267-300),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之职。他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的思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崇有派领袖。著有《崇有论》。   裴松之(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年好学,博览群籍,立身简素。20岁时任殿中将军,直卫皇帝左右。义熙元年(405)为吴兴故鄣县令,后迁司州主簿转治中从事、永嘉太守,并征为国子博士。裴松之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疾苦,肃明风化,黜陟有序,深得下属官吏和人民的爱戴。元嘉十四年(437)致仕归里。元嘉六年宋文帝命注《三国志》,他对陈寿的《三国志》进行了详细的补缺、备异、矫正、论辨,使注文多出原书几倍,所引魏、晋人著作多至210种,保存了大量史料,开创了史书作注的先例。   裴子野(469-530),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人,齐广陵大守昭明子,永明中为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天监中除右军安成王参军。迁兼廷尉正,免,南衮州刺史萧景引为冠军录事,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徵拜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除通直正员郎,迁中书侍郎。大通初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卒,赠散骑常侍,谥曰贞子,有《宋略》、《续裴氏家传》等。   裴蕴(?-618),隋臣。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初仕陈,以父在北,密请为隋内应。入隋位开府仪同三司,历为刺史。炀帝初召为太常少卿,善伺帝意,广增乐人达三万余,迁民部侍郎,奏请设峻法核实户口,得丁二十余万,为御史大夫,参朝政。断狱以帝意为准。治杨玄感余党,杀数万人。法纪大坏。增御史百余人,耳目偏于郡国,大为公私祸害。预知宇文化及将起事,欲先发制化及,虞世基阻其行事。遂被化及杀死。   裴矩(547-627),隋臣。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为隋末唐初大臣,隋文帝时官至吏部侍郎。隋炀帝大业初,西域诸蕃及张掖(今属甘肃)塞,与隋互市,由他主管其事。随即顺便采访西域各国政教风习、山川险阻,君长族姓,及其文物章服等。遂撰《西域图记》三卷,记叙四十四国之事。拜民部侍郎,迁黄门侍郎,参与朝政。宇文化及杀炀帝自称皇帝,任尚书右仆射。后投窦建德,任吏部尚书,转任尚书右仆射,专掌选事,并为制定朝仪。入唐后,官至检校侍中、民部尚书等。   裴寂(570-629),唐臣。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玄真。隋贰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并以晋阳宫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枚支援出兵。后李渊进兵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他又支持李渊称帝,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最为李渊所宠信。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629)因罪放归原籍,曾参预制定《唐律》。后流放静州(今广西昭平)而死。   裴行俭(619-682),唐将领。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荫补宏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顿卫仓曹参军。仪凤中,以才备文武,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余下全文>>

  • 古代姓裴的有名人物

      历史名人(请你参考!)   裴姓名人自三国以后开始人才辈出,晋代的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隋光禄大夫裴仁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唐时的裴氏出将人相,至少出过4位宰相,那就是唐明皇开元年间的裴光庭;历事德宗、宪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终的裴度;导致元和年间较为安定社会环境的裴土;以及被誉为“太平宰相”的裴坦。他们都 是现今山西闻喜人。唐代外交家、且工草书却不择笔的裴和地俭也是闻喜人……等。   裴秀:晋代司空、地图学家。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贡地图》十八篇。   裴楷:字叔则(237-291),西晋河东郡闻喜人。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官至中书令。   裴度:字中立(765-839),唐宪宗时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裴果:北周骠骑大将军。少时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时,为平阳郡丞,从军征讨,每先登陷阵,勇冠当时。累官隆、眉、复三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裴坦:唐代闻喜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简俭。子娶杨牧女,陪嫁多饰金玉,坦命撤去,曰:“乱我家法。”居太平里,时称“太平宰相”。   裴航:唐代长庆年间(821-824年)秀才。途经蓝桥驿,甚渴,有美女云英以水浆饮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妪曰:“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得玉杵臼捣之。欲娶此女,必以此为聘。”遂遍访玉杵臼为聘。婚后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行俭:字守约(619-682),唐代降州闻喜人,官至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善知人,所典选偏裨类为世名将。   晋代有名士裴楷,南朝时宋有史学家裴松之,齐有广陵太守裴昭明,隋代有光禄大夫裴仁基,唐代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诗人裴迪,书法家裴行俭,兵部侍郎裴休……等。

  • 古代陈姓的名人

      陈胜,大泽乡起义的领袖   陈寿,三国志作者   陈霸先,南朝陈开国皇帝陈子昂,唐朝诗人   陈圆圆,明末清初名妓

  • 古代张姓女名人

      张氏,女,籍贯不详,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主苻坚的妃子。张氏聪明善辩有才识。苻坚将要侵犯江东,群臣极力规谏,不听从。   张妃(十六国时期后凉国主吕绍妃子)   张氏生于东晋太康十年,后嫁于后凉太子吕绍。     张妃(?—253年),张承之女,南阳王孙和的正妃。

  • 古代姓翁的名人有哪些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来源有三:   1 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于西周昭王的后代。相传周昭王的   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双手紧握,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去掰,却是应   手而开。只见他的小儿子的左手掌的纹路像是篆书的“公”字,右手   的掌纹像一个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就给他的小儿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孙后代也以翁作为自己的姓氏。   3根据史料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县东,也有说是广东省翁源县的)。他的子孙后来就以邑名为姓,世   代相袭,形成了翁姓。   2 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   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迁徙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 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1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   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2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   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   四 历史名人   1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晚年改号松禅。清朝时期江苏常熟   人。历任吏部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   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的师傅。中法战争的时候,主   张出兵抗击法军,反对李鸿章的妥协投降政策。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他也主张迎战日军。《马关条约》签定以后,他痛恨李鸿章的割地求   和,更倾向于变法图强。曾经以皇帝老师的身份走访过康有为,反复   讨论变法的事情。光绪帝二十一年的时候,在康有为的策划下,命令   别人起草12道新政诏书,准备通过光绪帝依次颁行,但是被弈忻所阻   挠。同年8月份,北京强学会成立,他给了热情的支持。但是他反对   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是帝党的中坚分子,   又是光绪帝的智囊,所以慈禧很痛恨他,将他开缺回原籍。戊戌政变   后,他出面保释康有为,又被马上革职,并且永不叙用,交给地方官   严加管束。光绪帝三十年逝世,终年74岁。宣统三年,皇帝下昭,恢   复他的官职,追谥“文恭”。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等。   2 翁独健:福建福清人。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赴美   国哈佛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民国28年回国以后   ,历任云南大学、北平中国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曾经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研究员、副所长、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民族史学会理事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中亚文化研究国际学   会副主席。19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逝世,终年80岁。著作   丰厚,有《蒙元时代的法典编撰》等,都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   3翁郡:汉代学者。   4 翁仲同:宋代知县,字济可。宗安人。作官时,自己花钱买地,建   造学堂,供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5 翁方纳: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6 翁春:清代诗人。江苏华亭人。   7 翁正春:明代状元。   8 翁广平:清代学者,书画家。   9翁运......余下全文>>

  • 古代姓楚女名人

    楚儿,唐代人,字润娘,辨慧能诗。曾为妓,后从良,嫁于万年县捕盗官郭锻。

  • 古代刘姓名人有谁啊?

      汉太上皇帝刘煓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孝惠皇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汉孝景皇帝刘启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汉孝昭皇帝刘弗陵   海昏侯刘贺   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shì]   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ào]   汉孝哀皇帝刘欣   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衍[kàn]   汉定安公刘婴   汉淮阳王刘玄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汉肃宗孝章皇帝刘炟[dá]   汉穆宗孝和皇帝刘肇[zhào]   汉孝殇皇帝刘隆   汉孝德皇帝刘庆(清河孝王)   汉恭宗孝安皇帝刘祜[hù]   汉北乡侯刘懿(济北惠王刘寿次子)   汉敬宗孝顺皇帝刘保   汉孝冲皇帝刘炳[bǐng]   汉孝质皇帝刘缵[zuǎn]   汉孝穆皇帝刘开(河间孝王)   汉孝崇皇帝刘翼(蠡吾县侯)   汉威宗孝桓皇帝刘志   汉孝元皇帝刘淑(解渎亭侯)   汉孝仁皇帝刘苌(解渎亭侯)   汉孝灵皇帝刘宏   汉东海怀王刘辨   汉孝献皇帝刘协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蜀汉孝怀皇帝刘禅   夏元皇帝刘训儿(追封)   夏景皇帝刘武(追封)   夏宣皇帝刘豹子(追封)   夏太祖桓皇帝刘卫辰(追封)   南宋孝穆皇帝刘翘(追封)   南宋高祖武皇帝刘裕   南宋营阳王刘义符   南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   南宋前废帝刘劭   南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   南宋后废帝刘子业   南宋晋安王刘子勋   南宋太宗明皇帝刘彧[Yù]   南宋苍梧王刘昱   南宋顺皇帝刘准   后汉文祖明元皇帝刘湍(追封)   后汉德祖恭僖皇帝刘昂(追封)   后汉翼祖昭献皇帝刘僎(追封)   后汉显祖章圣皇帝刘琠(追封)   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   后汉隐皇帝刘承祐   后汉世祖神武皇帝刘旻   后汉睿宗孝和皇帝刘钧   南汉太祖文帝皇帝刘安仁   南汉代祖圣武皇帝皇帝刘谦   南汉列祖襄皇帝刘隐   南汉高祖天皇大帝皇帝刘龑(yǎn)   南汉殇皇帝刘玢   南汉中宗明孝皇帝刘晟   南汉惠皇帝刘鋹

  • 古代至今有哪些姓梁的名人?

      【历史名人】 梁 冀:东汉权臣,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外戚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时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其父亲为梁商,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他所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梁肃:安定(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梁颢:郓州须成(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官至右司谏。梁楷: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南宋画家,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和花鸟。梁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南)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梁储: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景泰四年(1453年)生于顺德石垦堡(1950年后划入南海县平洲区)。梁储自幼聪明过人,曾到大学者陈白沙门下求学。21岁中举,25岁上京应考得中会元,殿试被点为传卢(居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从政四十年,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度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皇帝朱厚燳,受人怂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自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嘉靖六年(1527年)梁储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为太师,谥“文康”。梁令瓒:蜀(今四川省)人,唐代画家、文学家。梁丘贺:琅邪诸(今山东省诸城)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北白城子)人,隋朝任鹰扬郎将,隋末发动农民起义,在朔方称帝,国号梁。梁红玉:楚州(今江苏省淮安)人,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军事家,在抗金斗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安夫人、扬国夫人。梁辰鱼:昆山(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戏曲家,创作了以昆腔演唱的《浣纱记》,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有很大影响。梁佩兰:南海(今属广东省)人,清代文学家。梁诗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东阁大学士,官至礼部、刑部、户部、吏部侍郎,兵部、工部尚书。梁章钜:福建省长乐人,清代文学家。梁同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书法家,笔力苍劲,与同代的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梁国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书法家,任职军机大臣。梁化凤:陕西长安人,清代任职江南提督。梁士诒:广东省三水人,曾任职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兼交通银行总理,后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启超:广东省新会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倡导维新变法。其学识渊博,所著被辑为《饮冰室合集》。梁实秋:浙江杭州人,现代文学家,著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作品。梁方仲:广东省人,历史学家。梁思永:广东新会人,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梁思成: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之子,现代建筑学家。梁漱溟: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

  • 古代姓周的名人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周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黄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考证,周姓是一个姓源复杂的姓氏,周姓的形成和发展,它的起源主要有四个大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周姓源于姬姓。 周姓的祖先是后稷,传到周武王时,他建立了周朝,立国800余年,当时主要定居在今陕西省岐山县。 周朝被秦所灭以后,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国为姓,即以周为姓。据《河图运录法》记载,周姓还出自于黄帝时期,黄帝的臣子周昌、周书等,他们的后代以周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据《逸周书》记载,商代时有太子周任,食邑于周地,他的子孙后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还有少数民族的改姓和赐姓所形成的支系。 据史料考证,今河南省上蔡县是历史上周姓的郡望,周氏以汝南为郡号,周氏后裔最初主要在河南一带发展和繁衍。秦汉时期,聚居在河南的一部分周氏后裔开始迁移到江苏省沛县定居,并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晋永嘉年间,周氏后裔迁徙到安徽定居。唐代以后,又陆续迁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间,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周氏后裔,逐渐迁移到台湾定居。 据《富春周氏宗谱》记载,南宋庆元至嘉泰年间,南宋大臣周必大晚年时,率家人从杭州迁入富阳新义芳地定居生活。周必大是富阳周氏的始迁祖。 800多年来,周氏后裔在浙江省富阳市,逐渐形成了新义芳地、东坞山、新登官塘和宜家弄四个支系。现如今,子孙繁衍了39代,周姓已成为富阳市的大姓,周氏后裔达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阳市东坞山和新登镇官塘等地。在富阳历代周姓名人中,曾任台湾兵备道的周凯,深受人们的称颂。   周凯,字仲礼,号芸皋,公元1779年生于富阳镇宜家弄。清嘉庆十六年进士,历任湖北襄阳知府、福建兴泉永道和台湾兵备道等职。他精通诗、书、画,著有《武当纪游二十四图》和不少诗文传世。   周凯后裔 周建军:小时候,从我们家谱中了解到周凯的一些情况,他是从福建到了台湾当了兵备道。在台湾期间,为台湾做了很大贡献,他主修了《金门志》和《厦门志》。在台湾也有周凯的后裔,他们也经常回大陆跟我们团聚,共同纪念我们的祖先周凯,缅怀他的业绩。 千百年来,周氏后裔在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篡》记载,唐代元和年间,周氏郡望多达18个地方,并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周姓名人辈出。据统计,周姓在二十四史中单独列传的有276人,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众多的周氏名人。   秦末有张楚大将周文,西汉有周昌、周勃、周亚夫等名将,三国时有吴国名将周瑜,晋有御史中丞周处,北宋有哲学家周敦颐,元代有音韵学家周德清,明代有画家周文清、周天球,清代有诗人周亮工等,现代则有著名文学家周树人和周建人,   当代则有周姓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市驸马巷这座普通的宅院,取小名大鸾。五岁时入家塾读书,取名恩来,字翔宇。 青年时期,他东渡日本,探求救国之道。1920年他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大革命时期,为了推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周恩来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和领导了北伐和东征。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广泛团结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长期领导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周恩来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国家总理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6年。他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提出者,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建立中美、中日等外交关......余下全文>>

  • 问.有什么古代的名人姓卢的

      卢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植:今河北省涿州人,东汉官吏、学者,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   卢循: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东晋大将,为士族出身。   卢辩: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南北朝时北周大将,北周世宗死时,官至大将军。   卢群:范阳(今北京市)人,唐代兵部郎中,以劲正闻,官至郑滑节度使,卢群为范阳名门望族之一。   卢纶: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人,唐代诗人,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遗有《卢纶集》。   卢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仝:范阳人,苦读书,不愿出仕,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好饮茶,为茶歌。   卢鸿: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画家,博学,嵩山隐士,拒绝出仕,工籀书,擅山水树石。   卢挚:河北省涿州人,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卢坤:河北省涿县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在道光初年历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1834年,英军兵舰侵入虎门,被其驱逐。   卢思道:隋代散骑侍郎,隋文帝驾崩,写挽歌八首,时称“八米卢郎”。   卢照邻:幽州范阳人,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祖皋:浙江省永嘉人,宋代诗人,庆元进士,工乐府,词风朴素,意境清远,有《蒲江集》。   卢象升:江苏省宜兴人,明代抗清名将,清兵三路南下,他孤军奋战,战死沙场。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卢永祥:原名卢振河,字子嘉。济阳人。皖系军阀。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副使和护军使,会办江苏军务,浙江督军等职。   卢嘉锡:福建省厦门市人,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结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卢嘉锡不到40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