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服饰名称

  • 傣族服饰的相关区别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傣族服饰的相关区别: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   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   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   傣族男子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花纹有虎、豹、象、狮、龙、蛇等动物或经文、八卦、线条等图案。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傣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傣家少女的 服饰更是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 ,扎包头,发上插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料子的质量、花色品种、服装的 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绯色的紧身小背心(胸前缝有各种色的花边),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 ,也有对襟,有淡红色、淡黄色、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 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 纶等料子缝制。腰间系一根工艺精细的银腰带 ,宽一寸多。妇女的衣服、 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   男子服装,一般穿无领对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蓝 布、红布包头。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青年历来是自由恋爱,谈恋爱的时间主要是秋收结束后松闲的日子里。傣族青年谈恋爱找对象的方式多种多样。

  • 傣族服饰的介绍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

  • 双鱼女适合什么服饰

      梦幻派的双鱼OL,事实上搭配Style自成一格,只是永远穿得太可爱或太浪漫.和正经八百的制式穿著,有如天与地的差别.因此,如果碰巧遇到的是能穿得比较自由的业别如流行业,传播业或设计\编辑等工作,就能穿戴起来如鱼得水.可是,若是需要穿著严谨些的业别,即使勉强穿得符合自己的专业形象,双鱼们仍会穿得很不自在,巴不得一下班就换上自己喜欢的衣著.* 搭配技巧提要: 双鱼座喜欢长长短短\披披挂挂的异国懈服饰,或是有著可爱蕾丝的设计款衣服,色系上更是绝爱粉嫩\粉彩色系,因此,多层次穿著在她们身上经常可见.要注意的是,平日上班时的打扮可以再精简一点,如果不喜欢穿套装,可以把套装分开来搭配.建议多买简单单品,流行色彩太浓的衣服,不妨在下班或放假时再一展你的搭配创意.* 搭配建议: V领线衫+长A裙; 短外套+洋装; ONEPIECE洋装; 短裙套装.* 单品采购指南: 洋装\A字裙\衬衫\短外套\线衫.

  • 傣族有什么特点么?

    傣族(Dai),在民族鑑定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于寮国的傣族Thai Lue为同一分支,与缅甸的掸族、泰民族(Thai,泰国主体民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文化和习俗也与泰国和寮国主体民族接近。傣族人口115万馀人,主要集聚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县,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双江等县。傣族人信奉南传佛教。 傣族说西双版纳傣语(傣仂语)、德巨集傣语(傣那语)等多种傣语,都属于台语支。

  • 藏族的服饰特点

      藏族的服饰文化:   牧区藏民不论男女老少,冬穿精制的羊皮袍,羊皮袍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皮厚毛长,用这种皮缝制的皮袍,作冬装最好;一是皮薄毛稀,用它来缝制藏袍,作春秋季服装最为合适。藏民喜在羊皮袍上用虎、豹皮作领,黑灯芯绒或黑绸缎镶边、鹿皮卷边。女式皮袍上,用两、三道宽窄不一的各色灯芯绒和一道2寸宽的花氆氇镶边。这种皮袍的特色是,宽大肥长,耐磨保暧,白无束带为衣,夜晚可解带当被。夏天牧民多穿棉布衣和氆氇长袍,这种衣袍的样式,也是大领大袖,无纽扣,长及脚根,在羔儿皮衣袍外用各色灯芯绒、平绒、缎子或毛呢封面,用锦缎和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的长袍,藏语叫作“查日”,一般为富人家缝制.   不论男女,藏民喜戴毡帽和礼帽,冬季戴狐皮帽。手上喜戴象牙银制手镯,金银戒指和身上带银制的“尕吾”(护神盒)。男子喜欢在腰带上挂一把腰刀,有长刀、短刀,长则有两尺多,短则有七八寸左右,俗称“吊刀子”或“腰刀”。刀把上嵌有绿松石、珊瑚。妇女一般挂只有五寸长的小刀,它是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又是防卫武器。   牧区男子有蓄长发的习惯,编成独辫,或盘在头上,或披于脑后,现多数习惯于剪短。妇女特别重视装饰,一般未婚妇女将头发梳编成很多小辫,已婚妇女才梳编成双辫。九寨沟地区,妇女将无数细黑线参于发中;分别编成若干细发辫,从额头披于脑后,直垂臀部处,上用丝线或长布与发衔接起来,布条上有银盾(银制),形如碗。上雕有各种精致图案,并在上面镶嵌着玛瑙、珊瑚、琥珀等。松潘地区的已婚妇女,头上要盘圈拴有以琥珀为主的头饰,在小管粗的布袋内(或虎皮)装上牛羊毛或鹿毛等,上面嵌缝上琥珀、珊瑚,琥珀少至几颗,数量多至十多颗,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把这嵌有珍宝的长袋接在发上,盘在头上。相传这种头饰,建布达拉宫时,才开始流行。   藏族男女常着高统藏靴和皮鞋,统至膝盖。冬天脚下还垫上一些干枯的柔草或干青稞草以保温取暖。藏民皮鞋,男女都会缝制,鞋底仅一层较厚的皮革,因此每年都需更换鞋底,还有一种是皮底布统的藏鞋,穿起来不仅轻便,还很合适。   农区(指马尔康、黑水、大、小金川等地)一带的藏民,男装与草地基本一致,而妇女普遍穿长衫,主要为黑色,下身系围腰,腰间扎丝织花带,有的十几条,以示富有。经济宽裕的妇女,有束双条银制腰带的。冬天不论男女都穿羊皮褂子,或羊毛织成的无边短褂。城镇附近因受汉族的影响,许多藏民多穿汉装,只有逢年过节才穿着本民族服装,饰品与草地一样。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族食品主要是糌粑、肉和奶制品,牧区和农区略有区别。   糌粑,是农牧区普遍的主食。它是将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又称“炒面”。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肉,有牛、羊肉,偶尔也吃猎获的野牲肉。煮好的牛羊肉,也称“手抓肉”。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故叫“手抓肉”。藏民常爱吃的还有肠子,有血肠、肉肠、干肠和面肠。   茶: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待客的主要饮料之一。茶主要有:糌粑茶、奶茶和酥油茶。   糌粑茶:它因以糌粑为主要原料,故名糌粑茶。饮用时,先在碗底放一小勺糌粑,稍微压一下,便不至于一倒茶水,糌粑从碗底全翻上来,然后放少许奶渣、酥油,如有白糖撒上一点也可以,再往碗里倒上茶水。藏语称糌粑茶叫“卡豆”或“豆玛”。   奶茶:是牧区藏民和半农半牧区藏民的日常饮料,藏语称“俄甲”。奶茶的制法是,在茶壶或茶锅里放进茯茶,让水沸煮,待熬成咖啡色,这就是马茶,也叫茯茶,然后往熬好的茶水里放进鲜奶,再烧开即成奶茶。奶茶能止渴、消食、解除疲劳。   酥油茶:是藏民普遍喜饮的佳品,也是待客的最佳饮料。制普通的酥油茶时,将茶叶熬成红汤,熬好后,把茶......余下全文>>

  • 傣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傣族的民族风俗有哪些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嫩粉、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凉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欢赤脚穿拖鞋。

  • 傣族生活习惯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傣族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特点是“食野”。所谓“食野”,是指傣族喜欢吃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在傣族饮食文化“食野”的菜谱中,既有动物的,如食“温顿”(一种生活在怒江沙滩上的虫)、食蝉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鱼腥菜、香茅草、“摆夷拄棍”(一种长绿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欢食之而得名),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热、明目健脑、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食野”特点,证明傣族人民认识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种淡泊、闲适、随意的心理特征。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在傣族饮食中的食花习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将一种名为染饭花的花摘下洗净,将染饭花加水煮后弃花留水,将糯米放入黄色染饭花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颜色入米心,然后将着色的糯米捞出放入甑子内生蒸至熟,然后倒入盆内反复搅拌。米饭呈现出花朵的黄色,食之松软可口而略带清香。此饭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做好后将其作为祭祀先祖的“供饭 ”;或在节日宴席上和其它菜肴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傣族独特的饮食结构,与当今倡导的绿色食品契合,傣族菜肴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点,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妇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从营养膳食的观傣族分布在会理、盐边县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傈僳等族杂居。四川现约有 五千五百余人。 汉代称其先民为“掸”,唐代称“金齿”、“银齿”,明、清称“棘夷”或“摆 夷”。明洪武年间,云南景东傣族土司奉调来建昌(今西昌)参与平息元降将月鲁贴 木儿的叛

  • 傣族的节日习俗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民族,在我国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   傣族的节日很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开门节和关门节   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傣族传统节日。   关门节从七月中旬开始,大约要持续三个月,而开门节时间约在十月中旬。   关门节期间,不嫁娶、不盖房,村寨内不举行大的娱乐活动。三个月后,关门节期满,傣族人就会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了。   开门又被称为“出洼”,节日这天,将关门节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节日第二天,全家男女老幼到寺庙拜佛;第三天,便要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就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   开门节期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鼎,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等。   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开门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青年们可以在这时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可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   ¤泼水节   除了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有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公历的四月中旬。   泼水节这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互相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越泼越激烈,鼓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   节日期间去西双版纳,除了感受欢快的节日气氛,还可以看看傣族人居住的特色竹楼:近似方形的竹楼以数十根粗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茅草排覆盖屋顶。在这里还可以吃到喷香可口的竹筒饭,欣赏到傣家姑娘美妙绝伦的孔雀舞。   不过,去之前了解一下傣族人的禁忌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等。

  • 各少数民族的名称,特色,节日,饮食,服饰,住房

      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