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名人

  • 名人有哪些

      管仲、商鞅、秦始皇、刘邦、项羽、韩信、老子、孔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孟子...直到近代,鲁迅、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一直到近代,钱学森、袁隆平、丁肈中和杨振宁(美籍华人)太多了...

  • 猴年的猴年说猴

      猴入选生肖,有个民间故事说是老虎向天王引荐的。那时,老虎早已经入选生肖,一次老虎误入猎人的网,猴子解救其出来。老虎心存感激,应猴子要求举荐其为生肖。这个故事当然远远不是对问题的解释,古今学者对猴能成为生肖之一,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一说法认为,十二生肖依照十二种动物的活动时间来确定。其中,申时( 15 ~ 17 点),太阳偏西,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 “申”为什么是猴?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申为字像猴之形。”是又一解。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语:“猴者候也。见人设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因状定猴之名,也较合理。明代李长卿认为,申时与猴子的生活习性有关。他在《松霞馆赘言》中说:“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也就是说,申时正值日落之际,猴子在此时啼叫并且活动手臂,兴奋异常,所以人们便将申时与这一时段内最活跃的猴子联系了起来。 根据明代李长卿的观点,十二地支与十二个动物的性格有关。他在《七修类稿》中对申猴的解释是“申为三阴,阴性则黠,以猴配之,猴性黠也”,认为猴子聪敏、狡猾的性格造就了它成为当值日落之际、‘三阴”时辰的生肖。 尽管对于申猴的由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猴子以它的机智、灵动、活泼的形象获得人类的认同和喜爱。 猴,属灵长目动物。灵长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地球上的灵长类动物不过有三种:人、猿和猴。无尾的是猿,有尾的是猴,因为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一般不严格区分它们,统称“猿猴” 。 猿猴的种类众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有六百多个品种。它们属于不同的进化等级,比较低等的有亚洲的懒猴、非洲的婴猴等;中等进化的猴有亚洲的杂食猴子、非洲的各类卷尾猴等;高等猴类有各种长臂猿等。不同种类的猿猴形态差异非常大,小的猴类只有十厘米高,体重只有四十至一百四十克,如鼠狐猴;而大型猿猴,如大猩猩,雄性身高能达到一百八十厘米,体重达三百五十千克。 中国猿猴的种类占世界总种类的百分之十,从最原始的类型到最高级的类型都有,如懒猴、猿猴、叶猴、丝猴、长臂猿等。其中,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金丝猴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是和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国分布最广的猴类是猕猴,不仅能在动物园和马戏团见到,而且在年画、文学作品中也常能见到它的身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以猕猴为原型的。 古人认为:“猴,候也。”“候”的意思是伺望、观察。猿猴生性聪明警觉,善于识别猎手的诱饵,发现食物后并不轻易去取,而是观望探察良久,感到确实没有埋伏方才行动,所以古人干脆就用“候”的谐音字“猴”来为之命名了。 猴子好动,自古被视为聪明伶俐的形象。华佗首创五禽戏,仿效动物姿态的-种体育治疗法, 《后汉书·华佗传》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猨即猿,运动时模仿猴子的姿态动作。 猴体态轻盈,动作敏捷,是机智灵巧的象征。“猱升猿引”形容攀登的灵活轻盈之状。李白《秋浦歌》有“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的诗句。宋人陈允平《观猿》描写了林中猿矫健的身姿:“挂石攀云目半斜,乱山深处绝烟霞。”所以,人们常用猿猴类比武艺高强的勇士。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描述飞将军李广身材高大,用“猿臂”来形容。三国时代,曹植写诗《白马篇》,吟咏马上习武的豪爽,其中“仰于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之句,赞美游侠儿神奇和英勇。 在民间故事中,猴大多被塑造成巧用智慧的形象。成语......余下全文>>

  • 今年猴年为什么叫丙申猴年

      我国古时以天干地支计年(时,天,月,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位,配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位,天干配地支以甲子始,即甲子,乙丑。。。。类推,到癸酉地支没排完,天干已经排尽,那就再继续用天干接着排甲戌,乙亥。。。。。到癸未,接下来甲申,乙酉。。。。癸巳。。。。。甲午 。。。。。癸卯。。。。。。甲辰。。。。。癸丑。。。。。甲寅。。。。 以此类推到癸亥年整60年,这就是一个甲子。本轮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 姓方的名人有哪些?

      方 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

  • 姓常的名人

      常 惠:西汉太原人,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昭帝拜为光禄大夫,封长罗侯,官至右将军。常惠之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氏由此显赫。班固弗作的《汉书》也曾特别为他列传。他为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常 璩:东晋时史学家,曾在成汉任散骑常待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   常 播:江原(今四川省崇庆县东)人,汉末三国时名士,以孝著称。常骞:汉末三国时江原人,学识渊博,为人清尚,名噪一时。   常 林:三国时魏国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官至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其后代历魏晋南北朝,有多人入朝为官。   常 璩: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曾任成汉散骑常侍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著有《华阳国志》、《汉之书》等。   常 善:北周高阳(今属河北省)人,累有战功,封永阳郡公,历任刺史,政绩卓然。   常 景:北魏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封濮阳县子,官终仪同三司。有才思,雅好文章,曾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著述凡数百篇。   常 爽:字仕明,北魏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不受礼命,后为宣威将军,徙避凉州。少已深研五经百家,曾授门徒七百余人。著有《六经略注》等。   常 何: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是隋末唐初的一个重要人物。唐代贞观时任中郎将,曾将贤臣马周推荐于太宗。   常 建: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中进士第。大雨中,为盱眙尉。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于一尉,士论悲之。作品多五言,题材多山林、寺观。后人辑其作为《常建集》。   常 粲:唐代画家。与常重胤父子二人均为长安人,道释人物为二人擅长所在,善为上古衣冠。咸通中路岩镇蜀,颇加礼遇。有《孔子问礼》、《山阳七贤》等图,并立释迦、女娲、伏羲、神农、燧人等像传于世。   常 伦:字明卿(1492-1525),号楼居子,其先曲沃人,后徙居山西省沁水,明代散曲家。官至大理寺评事。作品有《常评事集》、《写情集》等。   常得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博学善属文,官至秦王记室。及王薨,过故宫,为五言诗,辞理悲壮,甚为时人所重。复为《兄弟论》,义理可称。   常重胤:唐僖宗朝为翰林供奉。其父常粲,善画人物、故实画。重胤师范其父,亦善写貌,其人物画尤得其父传神之法。唐末政治失轨,乱事四起,常重胤亦避难入蜀。当僖宗皇帝幸蜀,回銮之日,蜀民奏请重胤留写御容于成都大圣慈寺。内外官属,咸谓其为南朝道释人物画之圣手张僧繇之后身。常重胤亦尝写文武臣僚真像于壁,毫发不失,极得神采。又于宝历寺画请塔天王像,亦极为佳妙。贯休赞之曰:“贫道观画多矣,如吾子所画,前无来人,后无继者。”益州名画录列为妙品。唐张彦远于宣宗朝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于论画六法一篇中,申论谢赫人物画之六法论,并标示人物画须神气与形似并重,形似为表现神气之要素,须形神兼顾方能逼肖。其论说对唐代人物画之影响颇钜。常重胤之人物画,今虽不存,仅见于著录,然由著录之记载,亦可想见其画形似、神采兼备之貌。   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汉族,明代名将。臂长善射,勇力绝人。元末从刘聚 常遇春像   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朱元璋,历官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攻宁国,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于康郎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次年进平章政事,率军包围武昌,逼降陈理。从攻张士诚,以奇兵出其后。论功封鄂国公。吴元年(1367年)与......余下全文>>

  • 从古至今姓常的名人

      明朝常遇春

  • 双子名人有哪些?

      安吉丽娜-茱莉 玛丽莲-梦露 张柏芝 林徽因 梁静茹 小S 俞小凡 妮可-基德曼 库尔尼科娃 刘若英 莫文蔚 李嘉欣 蒋雯丽 崔智友 周渝民 郭敬明 普希金 柯南道尔 但丁 黄家驹 张雨生 惠特曼 张学良

  • 天蝎座名人有哪些?

      莎士比亚、柴可夫斯基、希特勒、费罗依德   毕加索、伏尔泰、费雯丽、老罗斯福、查里王子、   比尔.盖茨 雨果、华盛顿   吴宗宪、刘德华、李晶玉、陈俊生础   凯萨大帝、林布阑特、海明威、戴安娜王妃、汤姆汉克斯、席维斯史特龙、比尔寇斯比、梅莉史翠普

  • 猴年运气怎么样?

      2015年乙未年,属猴人在乙未年总体运势呈上升的趋势,各方面都比以往有所突破,而且只要是怀着一颗积极进取排除万难的心,总能将棘手的问题处理的还算让自己满意。此年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顺手推舟顺其自然的心态,越着急越容易出错,甚至得到相反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注意克制。而且容易因急躁产生懈怠的情绪严重的时候甚至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事业方面还算顺畅,各项事务都完成的很好,此年贵人运不错,如果有领导出差可以带下属的尽量争取位置,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苦怕累,如果跟上级关系处理很好很容易有升职加薪的迹象。财运尚可,想要以财生财的朋友此年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八字的事业投资会有比较丰厚的回报。还在创业的朋友要加倍努力,用辛勤的劳动可以换取相当可观的报酬。桃花运也不错,一般财运好的年份桃花运都很好,但是也要谨防烂桃花的骚扰,如果处理不当会伤财伤人。健康方面要注意需注意平时的养生,此年是个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年份,建议多锻炼。   属猴的人事业运:   属猴人在羊年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和积极进取的心就应对一切将要发生的事情。此年会感觉到压力较大,心理会因为工作产生急躁的情绪,对某些事情会不够坚定坚决,一定要避免这种心态的出现。要记住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多跟上司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贵人运很好,或许就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出现。   属猴的人财运:     属猴人在乙未年财运尚可,正财和偏财都不错,是个发财致富的好年份,因此要留意身边一切可能赚钱的机会,不要轻易放过。想投资的朋友选择良辰吉日即可投资事业,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喜欢玩股票、基金等理财类的朋友只要处理得当,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赚钱的机会还是蛮大的,因此是个不可多得的年份。但是也要小心破财,此年会有一些意外之处让你破财。

  • 姓张的名人有那些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六十三宰相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