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的由来

  • 雨水节气是怎么来的 雨水节气的来历简介

      来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 关于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

  • 雨水的习俗,雨水节气习俗有哪些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植物都在快速的生长,借着这吉祥的寓意,雨水时节民间有很多不同的习俗,下面咱们来看看到底都是些什么习俗呢?  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这可能也与以前的医疗条件有关,因为医疗条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无法医治。所以需要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于是便 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 处暑的节气由来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 雨水节气的含义过了什么节气天短夜长

      过了春分不就是天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了吗?到夏至则天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

  • 形容雨水多的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24节气每个节气的意义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骸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节气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后,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

  •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1st solar term)Feb.3,4, or 5   雨水 Rain Water (2nd solar term)Feb.18,19 or 20   惊蛰 the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Mar.5,6, or 7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4th solar term)Mar.20,21 or 22   清明 Pure Brightness (5th solar term)Apr.4,5 or 6   谷雨 Grain Rain (6th solar term)Apr.19,20 or 21   立夏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7th solar term)May 5,6 or 7   小满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8th solar term)May 20,21 or 22   芒种 Grain in Beard (9th solar term)Jun.5,6 or 7   夏至 the Summer Solstice (10th solar term)Jun.21 or 22   小暑 Lesser Heat (11th solar term)Jul.6,7 or 8   大暑 Greater Heat (12th solar term)Jul.22,23 or 24   立秋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13th solar term)Aug.7,8 or 9   处暑 the End of Heat (14th solar term)Aug.22,23 or 24   白露 White Dew (15th solar term)Sep.7,8 or 9   秋分 the Autumn Equinox (......余下全文>>

  • 雨水为财是谚语吗?

      是俗语。 在广州素有雨水为财的民间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