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朱的古代名人

  • 姓朱的四个字的名人

      朱 亥:战国勇士,魏国人。是朱姓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经凭着40斤重的铁锤,保存了情势危急的赵国。 朱 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 朱 棣: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朱 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 姓朱的名人有哪些

      明朝皇帝。多的说不清了。

  • 国民党姓朱的名人

      民国时期(1935年-1949年)的朱姓氏国军将级以上将领(不完全统计)     朱培德(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朱绍良(二级上将):中央军总司令   朱绶光(中将加上将):晋绥军参谋长   朱晖日(中将):第35集团军副总司令   朱崇廉(中将):太原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   朱鼎卿(中将):第三兵团司令长官   朱世勤(中将):暂编30师师长,抗日牺牲   朱鸿勋(中将):53军副军长,抗日牺牲   朱其爙(中将):军政部马政司司长     朱怀冰(中将):第六战区政治部主任   朱世贵(中将):军事参议院参议   朱传经(中将):第十集团军参谋长   朱炎晖(中将):546旅旅长,抗日初期壮烈牺牲   朱世明(中将):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长   朱光墀(少将):36军军长   朱为珍(少将):江西军管区副司令   朱振庭(少将):3师师长   朱古朋(少将):军政部铨叙厅办公厅主任   朱耀华(少将):18师师长,抗日后辞职,新中国镇反中被共产党枪决   朱再明(少将):149师副师长,抗日期间辞职,在新中国镇反中被共产党枪决   朱家麟(少将):115旅旅长,抗日牺牲   朱惠荣(少将):75师师长     朱实夫(少将):第3新编师副师长,抗日牺牲   朱泰安(少将):20军副军长   朱志席(少将):99师师长   朱光祖(少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1师师长,新中国后被枪决   朱亚英(少将):西北绥靖公署参谋   朱执钧(少将):军事参议院参议   朱敬民(少将):121师师长   朱毅先(少将):第1战区第7游击纵队副司令,抗日牺牲   朱有凯(少将):暂编第8军参谋长,内战中投降,在新中国镇反中被共产党枪决   朱大纯(少将):35军军军长   朱冕群(少将):新编12军副军长   朱巨林(少将):骑七师师长   朱振民(少将):东北剿总高级参谋   朱之荣(少将):321旅旅长,抗日牺牲   朱济猛(少将):140师师长   朱兴汶(少将):滕县自卫总队总队长   朱乃瑞(少将):172师师长   朱尚德(少将):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高级参谋   朱锡章(少将):35军驻北平办事处主任   朱熙麟(少将):军事参议院法制处副处长   朱鸣刚(少将):227旅旅长   朱明章(少将):湖南保安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   朱璧彩(少将):四川剿匪军第4路军参谋长   朱澄宇(少将):湖北省军管区监察官   朱明允(少将):宿迁团管区司令,内战后离职,新中国镇反中自杀   朱丽泉(少将):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参谋长   朱天森(少将):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委员   朱炳熙(少将):军事委员会总办公室警卫室主任   朱声沛(少将):98师师长,内战中被捕   朱炎晖(少将):546旅旅旅长   朱紫朝(少将):广西绥靖公署少将参议   朱笃枯(少将):贵州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朱中夫(少将):嘉兴团管区司令   朱爱周(少将):赣榆常备旅旅长,抗日牺牲   朱致一(少将):78军军长   朱全德(少将):军事参议院谘议   朱鹏飞(少将):陆军总司令部政务处长   朱家悌(少将):国防部视察官   朱育万(少将):郑州绥靖公署军务处长   朱维庆(少将):福建闽侯步兵学校第三分校教育长兼学员总队长     朱嗣龙(少将):江西赣州高级参谋     朱刚伟(少将):第二挺进游击副司令   朱载堂(少将):76旅旅长   朱 旭(中将):滇军96师师长   朱 侠(中将):36师副师长,被解放军击毙   朱 岳(少将):190师师长,因为抗日第二天负轻伤,怕死被判死刑   朱 丰(少将):52师师长     朱 刚(少将):73师参谋长   朱 奇(少将):暂34师师长     朱 庸(少将):国防部第一厅办公室主任   朱 赤(少将):262旅旅长,抗日牺牲   朱 淮(少将):第1方面军高级参谋,内战中离职,新中国......余下全文>>

  • 古代姓文的名人有那些

      文祥: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盛京(近辽宁沈阳市)正红旗人。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参加“祺祥政变”。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张,竭力推行洋务“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被参革职。戊戌变法发生后,东渡日本。他能诗词,也有慨叹时事之作,著有《云起轩诗抄》、《闻尘偶记》等。   文康: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后改任驻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于家中。晚年作有《儿女英雄传》。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诗文书画皆工,由精于画。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名重于时,子弟甚多,人称“吴门派”   文彭:篆刻家、书画家,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文嘉:画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书,善画山水,笔墨秀润,兼能花卉。   文彦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他前后任事约50年之久,名闻四夷,后被封为潞国公。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   文天样,字履善,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他生当南宋末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抗元失败后在五坡岑(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害。他所作的《指南录》可谓为诗史,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颂。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诞生时,正是蒙古大军进攻南宋的时候,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外族入侵、人民受难的凄惨景象。由此,在他年轻的心灵中滋生了爱国抗元的决心;与此同时,文天祥并没有放弃学业,积极参与科举考试,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参加殿试,成了一名年轻状元。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任承事郎起,以后到德佑元年(1275)正月的十五年时间里,他做官时间只有五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隐遁和恬淡中渡过的。   文天祥抗敌决心非常之大,但终敌不过来势凶猛的元军。德祜二年(1276)正月,宋端宗在临安出降,文天祥被俘,敌人耍尽威胁利诱之手段,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岿然不动,元军将他挟持去北方,以迫使他就范。文天祥设法在中途逃跑,回东南沿海组织力量抗敌,在陆上、海上,

  • 古代姓辛的名人有那些?

      辛甲:西周初年史官。原事商王纣,曾献纣七十谏,纣不听,无奈投周。后任周太史,受封于长子。曾倡议百官群臣各献箴言,劝王行善补过。今存“虞人之箴”。     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雄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辛秘:陇西人,唐代官吏。举五经,历河东司马。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开源节流,使泽潞之境收入大增,而其家却无厚产,为时所称。     辛文子:即文子,春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散文家,祖籍宋国(今河南省),代表作品为《文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辛庆忌:字子真,狄道(今甘肃省临洮)人,西汉将领。初为右校丞,屯田乌孙赤谷城,战退歙侯,拜为侍郎,迁校尉。后补金城长史,举茂才,复迁郎中车骑将军,又任光禄大夫、左曹中郎将、执金吾等职。后迁左将军。     辛延年:东汉诗人。生平无可考。所存《羽林郎》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     辛柔:汉光禄大夫、右扶风都尉、冯翊太守。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初随兄事袁绍。官渡战后事袁谭。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辛评:字仲治,是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任参谋,袁绍死后追随袁谭。出使曹操时,曹操劝其留下,他坚辞不从。但袁谭因其弟辛毗已降曹而疑忌他,郁郁而终。     辛公义:又名辛亚,隋代狄道人,少年时丧父,母亲教他读书,以勤苦著称。开皇初年,辛公义任岷州刺史。岷地多疫病,辛公义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买治病的药品,免费给得病的百姓服用。于是岷地的病人百姓就多能痊愈。岷州的百姓都称辛亚是“慈母”。     辛彦之: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隋朝礼部尚书、经学家、文章令。     辛云京: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唐代大臣。初为北京都知兵马使,后迁代州节度使,兼太原尹,封金城郡王。赏罚分明,将士不怠,使所辖之境没有烽警之虞。官至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

  • 章姓的古代名人

      秦:章邯、章平 陈:章要儿、章大宝、章华、章昭达 唐:章成缅、章八元、章孝标、章碣、章叔胤 宋:章楶、章惇、章衡、章得象、章鉴、章良能、章梦飞 明:章溢、章潢 清:章学诚 近代:章乃器、章太炎、章士钊 现代:章金莱、章子怡、章泽天

  • 古代姓陈的有哪些名人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寔(104-187),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辞不就。   陈琳(?-217),汉末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琳诗、文、赋兼善。诗歌今存4首,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汉乐府之作。散文以表章书檄最有影响,代表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一篇为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辞赋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   陈群(?-236),三国时魏国大臣。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任刘备别驾,后投奔曹操,征召为司空西曹掾属。魏建国后,迁御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后为镇军大将军,与曹休、曹真、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不久又授以司空,录尚书事。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报政府,按等选用,后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将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幼从梁武帝(萧衍),颇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颢回北方。次年,入洛阳(今属河南),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无不胜利。未几,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后历任北兖州(今山东兖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卒,谥武。   陈武帝(503-559),南朝陈创建者。即陈霸先。庙号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梁时,自小吏累迁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太清三年(549)自广州起兵,与王僧辩讨平侯景,位至司空。梁元帝在江陵为西魏所杀,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拥立萧方智为帝,旋杀僧辩,独揽朝政。太平二年(557)进封陈王,继禅梁自代,建立陈朝。   陈霸先(503-559),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太清三年(548)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王僧辩会师讨灭侯景,进位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承圣三年,西魏陷江陵,杀梁元帝,他与王僧辩迎立萧方智为梁王。四年,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他起兵袭杀王僧辩,拥萧方智为帝,并击败北齐军,进爵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朝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子昂(约......余下全文>>

  • 古代陈姓的名人

      陈胜,大泽乡起义的领袖   陈寿,三国志作者   陈霸先,南朝陈开国皇帝陈子昂,唐朝诗人   陈圆圆,明末清初名妓

  • 古代名人,名字是四个字的

      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等。复姓的来源较多,例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 关于陈姓的古代名人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