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余的古代名人

  • 现代的姓余的名人有哪些

      余秋雨 现代著名散文家;余光中 著名诗人;余华 现代著名作家;余秋里:曾任国务院副总理。

  • 姓余的名人

      余秋雨,余华,   余象斗: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经他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靖: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著称,在宋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余 深: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依附蔡京,结为死党,蔡京之阴谋诡计多出自余深,后虽贵为宰相,但屡遭弹劾。   余 靖:韶州曲江(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名臣,进士及第,通晓契丹语,曾三次使辽,在南海为帅十年,不载一物归,官至工部尚书,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英宗念其辅先皇有功,谥号“襄”,后人称他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他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后人建风采楼、以风采为路名纪念他。著有《武溪集》等。   余 阙: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省),曾任都元帅,与红巾军相拒数年,著有《青阳集》。   余 怀: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学家,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   余 集: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画家。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写山水,兼珐画卉禽鸟,无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 非: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宣传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青年科科长,团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前总政治部文娱科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治委员,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守卫黄河和山西等地的游击战以及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副政治委员、处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处长、西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他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探索和指导部队建设,为加强空军部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余 明: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原名余嗣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特务队队员、光山县便衣队指导员、鄂东北叁路游击师手枪队指导员、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叁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9团连指导员、7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师4旅12团政委、6旅16团政委、第七师19旅55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7师19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副政委、13纵39师政委、31军93师政委。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去世。   余允文:宋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余下全文>>

  • 余姓的名人

      余善(东越).余祭(春秋吴国).余眛(春秋吴国)余昭元(晋).余良(唐).余懃(唐)余深(北宋).余端礼(南宋)余齐民(南朝宋)余天锡(北宋)余靖(北宋).余玠(南宋)余复(南宋)余阙(元)余有丁(明)余继登(明)余煌(明)余祥(明).余子俊(明)余正健(清)余国柱(清)余日清(晚清)余朝贵(清)余栋臣(清)余甸(清)余象斗(明)余应桂(明)余曰德(明)余懋学(明).余怀(清)..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清)余洪元(清末民初)余昭常(清末)余联沅(晚清)当代余纪忠、余日章、民国)余日宣(民国)余占鳌(民国少将)..余秋里(开国中将).余汉谋(民国上将).余光中.余立金(开国中将).余程万(民国抗日中将)余连发(民国上将).余禄庆(民国中将).余伯泉(民国上将).余天云(革命军长).余俊贤、余政宪、余成斌(开国少将).余锦源(民国中将).余述生(开国少将).余光茂(开国少将).余品轩(开国少将).余非(开国少将)余洪远(开国少将).余潜(开国少将).余连发(陈水扁时期上将)余明(开国少将)余克勤(开国少将)余积德(开国少将)余国祯.余鲁生(少将)..余嗣贵(开国少将)余光文(开国少将).余致泉(开国少将).余少杰..余方方(少将).余启佑(民国少将)余仁美(民国部长).余辉庭(民国少将).余跃龙(民国少将).余加刚(少将)余欣荣.余元辉余子武().余家菊.余传韬.余斌.余泽兰余思远.余伯阳.余东升.余秋雨.余华.余梦伦.余永富.余男.余世维.余逸鹤.余天达.余杰.余国春.余建煊..余秋.余东璇.余彭年.余嘉锡.余泽鸿.余旭.余国琮.余英时.余家国.余永定.余锦旺.余少群.余国森.余伟国.余文乐.余任天.余传玖.余泱漪.余泽岚.余熙.余震彦.余家国.余良晨.余少华.余德辉.余蔚平〖余姓四言通用联〗名高四谏;  道就单车。  ——佚名撰余姓宗祠通用联灵鼍负阁;  钓鱼列屯。  ——佚名撰余姓宗祠通用联尤溪余氏余姓的入闽定居有来自不同时期和不同世系。有西汉武帝时期随汉军入闽镇压闽越王后裔叛乱的陕西、四川一带余姓将士。五代梁大通二年(528年),有余烈入闽为官,其家属随迁定居建阳,后裔分迁至古田、尤溪、莆田等地定居。唐总章二年(669年),有河南余姓将士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闽粤界一带山民暴动,后定居于闽南、福州等地。另有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余青由泗州下邳到建

  • 古代有哪些姓熊的名人

      姓熊的名人   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省阜城东)人。通五经,精“三礼”,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宫露门学博士。不久即去世。他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皆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熊朋来:熊朋来:元朝文学家、音乐家,豫章(今南昌)人,宋咸淳时进士。入元后,官至福清州(今福建福清)判官。能文,又通音律,尤善鼓瑟,著有《五经说》、《瑟谱》。   熊文灿:永宁卫(今四川省叙永)人,明代大臣,累官至兵部尚书。   熊廷弼:明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昌)人,字飞百,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他召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金   军不敢来攻。熹宗即位,魏忠贤专权,他被排挤去职。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沈阳失守,再任经略,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次年王兵败溃退,他同退入关,后为魏忠贤冤杀。   熊大木:福建省建阳人,明代通俗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编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宋传续集》等通俗小说,其咏史诗别具一格,颇有新意。   熊赐履:湖北省孝感人,清时大臣、政治家、一代学者。累官至吏部尚书,治程、朱理学,认为可以用理学指导政治,强化思想领域的统治。有《经义斋集》等。   熊伯龙:熊伯龙:清初无神论者,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省)人。历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熟悉西方天文算学,通佛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曾编著《无何集》将王充《论衡》中驳斥谶纬神学的言论分类编排,从儒学立场对传统宗教迷信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天不故意造作”,“灾异非天谴告”,人的生死是自然之道,人死不能为鬼神。   熊成基:熊成基:民主革命烈士,江苏省甘泉(今江都)人。1904年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学习,加入岳王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1910年初,在哈尔滨谋刺清海军大臣载洵,被捕后就义。   熊秉坤:湖北省江夏人,早期民主革命者,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曾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任武昌市市长等职,解放后任政协委员。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时因反对与日议和,被革职,戊戌政变时被禁锢。辛亥革命后,拥护袁世凯。后任唐绍仪

  • 汪姓在古代有哪些名人

      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人汪伦,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南宋有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元末清初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善于写诗,精通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擅于画梅,笔墨清劲,对后世影响较大,是“扬州八怪”之一,有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有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他尤其致力于西洋数学,曾经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他还曾为墨子荀子翻案被统治者视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有早期话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著名诗人汪国真,网络诗人汪艾若(爱若干)。 汪精卫:字兆铭,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民国日军侵华时期,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大的汉奸头子,后死于日本。

  • 古代。刘姓的。有名人。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称沛公。   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父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县(现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刘歆:(约前50-23),新朝开国功臣。封红休侯。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洪:(约130-196年),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   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一生以仁义为本,颇得民心。   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 反昭新书等。   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术》(九卷)、《海岛算经》等。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

  • 严姓在古代名人高官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 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 学、政治 学、政治经济 学、哲 学和自然科 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 廖姓是如何来的,古代名人有多少姓廖的?

      关于廖姓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廖国,故称廖叔安,其后代以国为氏,称廖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其后裔也有以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而得姓。楚穆王四年灭英、六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为缪、颜二姓所改。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二、迁徙分布 廖氏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南部的蔡、平舆、汝南等县发展繁衍,因这一带西汉初属汝南郡,故廖氏族人皆称"先世居汝南",并以"汝南"为堂号。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少数民族中也有廖氏。汉代有廖氏,为巨鹿太守,其子孙有的留居当地。三国时,襄阳人廖化,任蜀汉右车骑将军,其子孙有的在四川定居;临沅人廖立,徙汶山郡,晋代有隐士廖棠,为将乐(今属福建)人。南朝梁有以儒术知名的廖冲,为桂阳人。由此可见,廖氏在隋代以前已有族人迁至今河北、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唐代,中原廖氏曾两次迁至福建: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均在福建定居。至宋代,福建廖氏已发展成为大族,分布于宁华、顺昌、建宁、邵武、上杭、永定等许多地方,同时又有许多人徙居广东,分为大埔、梅州、兴宁、蕉岭、五华等支派。从清初开始,闽粤廖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还有一些人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果烈堂":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又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胆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另外还有:"汝南"、"中乡"堂号。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2、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四、历史名人   廖燕:清代文学家,其文恣肆犀利。工草书,状如古木寒石。又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冲:南北朝梁国湘籍儒士。   廖抉: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   廖刚:号高峰,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36岁时宋徽宗崇宁五年进士,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 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1143年逝世,享年73岁。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余下全文>>

  • 古代姓杨的名人事迹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时杨坚为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统一中国,为日后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国民党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中共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国民党御用报纸专门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  杨虎城:国民党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中共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学良部东北军一起,停止与红军作战.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兵谏”,促成了国内和平.1937年4月被蒋介石强迫辞职,6月出国.1937年11月回国抗战,被蒋介石囚禁共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22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余下全文>>

  • 古代姓高的名人有多少

      姓氏名望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     高渐离   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六,(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曾多次照顾年幼时的长孙氏兄妹,官至尚书右仆射。贞观十二年(638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葇、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唐太宗评语: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     高仙芝:中国唐朝时期著名军事将领,高句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但仍以其“儒缓”而担心。756年被处死。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艺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弘图 ( 1583-1645) 大行高氏九世三股一,字子猷、研文,号硁斋,配宋氏,赠一品夫人,生子一。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陕西监察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并加封为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给予四世封诰,荫其孙高璪为中书舍人。胶州史上文职最高者。著有《太古堂集》、《奏疏》、《易经著解》、《史记论事》、《纲目别见》、《论史》、《老子解》、《高弘图杂著》、《高弘图尺牍》、《血衣记》等。 《明史稿》、《明史》、《国榷》、《山东通志》均有传。等著作传世,其书法作品也流传至今。明亡后,宁死不降,绝食九日而亡,于顺治二年(1645)绝食殉国,享年62岁。寡媳及孤孙高璪,扶柩归葬故里。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历史上著名的左手画家,扬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