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阴历和阳历啊 有什么区别?

      阳历就是地球绕太阳转而计算出的   农历是月球绕地球转计算出来的     农历是中国汉族传统历法,又有夏历、汉历、阴历等名称,是一种阴阳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均以农历计算,至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多仍庆祝农历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 阳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呢!

      阳历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它是按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来计算的历法,也称公历。   阴历是中国和与中国有历史渊源的国家使用的历法,它是按月亮的一圆缺为一个月来计算的历法,也称农历。

  • 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中国的民俗算日期就按阴历,比如算命啊过节啊,什么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些都是中国民俗来算的,阳历算是国际通用的日期表吧

  • 二十四节气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排的?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推算的。它是一年中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总称,是在—个回归年(用阳历计算的年)中,太阳行经黄道上二十四个特定位置的日期。中国过去长期使用的是农历(也叫阴历、古历、旧历)是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其长度和回归年大约相差十一天。用十九年置七个闰月,使其周期和回归年相符。因此,农历的月份与实际季节可能有半个月左右的差异,不利于指导农业生产。为此,中国古代的天文工作者,将太阳在黄道上的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位置的日期,给以有关季节、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名称,用来反映季节气候和指导农时。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其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半。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相间安排。为便于记忆人们把二十四节在一年中出现的顺序编成顺口溜:   春两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为了说明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安排的,特列表对照如下:   ━━━━━━━━━━━━━━━━━━━━━━━━━━━━━━━━━━   节气名称 立 春 雨 水 惊 蛰 春 分 清 明 谷 两   (正月节气)(正月中气)(二月节气)(二月中气)(三月节气)(三月中气)   节气日期 2 月 2 月 3 月 3 月 4 月 4 月   4日或5日 19日或20日 5日或6日 20日或21日 4日或5日 20日或21日   太阳黄经(度)315 330 345 0 15 30   ──────────────────────────────────   节气名称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四月节气)(四月中气)(五月节气)(五月中气)(六月节气)(六月中气)   节气日期 5 月 5 月 6 月 6 月 7 月 7 月   5日或6日 2!日或22日 5日或6日 21日或22日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太阳黄经(度)45 60 75 90 105 120   ──────────────────────────────────   节气名称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七月节气)(七月中气)(八月节气)(八月中气)(九月节气)(九月中气)   节气日期 8 月 8 月 9 月 9 月 10 月 10 月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8日或9日 23日或24日   太阳黄经(度)135 150 165 !80 !95 210   ──────────────────────────────────   节气名称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十月节气)(十月中气)(11月节气)(11月中气)(12月节气)(12月中气)   节气日期 11 月 11 月 12 月 12 月 l 月 1 月   7日或8日 22日或23日 7日或8日 21日或22日 5日或6日 20日或21日   太阳黄经度225 240 255 270 285 300   ━━━━━━━━━━━━━━━━━━━━━━━━━━━━━━━━━━   上表充分说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到达黄经的度数确定的,而不是根据阴历或月亮推算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是任何人想像出来的。

  • 一般人过生日是过阳历还是阴历?

      中国人习惯阴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逐渐在改变,阳历也在过了

  • 农历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

      当然是阴历了。阴历又称太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 在外国,星座是阴历还是阳历?

      阴历是中国才有的

  •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阴历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 阴历和阳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为什么要分阴历和阳历?

      公历和农历不一样.我国目前使用的有公历(又叫阳历)和农历(又叫阴阳历)两种. 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比回归年短0.2422天,叫做平年.这样,4年就要相差23小时15分4秒(5小时48分46秒×4),接近一天,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是366天,叫做闰年.但这样一来,每4年又多算了44分56秒,每400年就要多算3天2小时53分20秒(44分56秒×100),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我国目前使用的有公历(又叫阳历)和农历(又叫阴历)两种. 我国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使用农历.农历一年中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但13个月中有一个月称为闰月,如闰七月,闰三月等,不算在正常月序之内.因为12个朔望月为354.3672天(29.5306×12),与回归年相差11天,过3年就相差30多天,所以过3年后就加一个闰月来消除这种误差,这样这一年就有13个月.我国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发现,如果在19年中插入7个闰月,就和19个回归年几乎相等,这就是19年7闰.这个发现要比古希腊人早160多年.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主要依据的叫“阳历”,以月亮圆缺为主要依据的叫“阴历”,两者兼备的叫“阴阳历

  • 日历上的阴历阳历是怎么来的?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元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解释]1.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即夏历。(“农历”一称流行的原因: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泛滥,“横扫四旧”,认为“夏历”是夏王朝的印记,必须改名;因传统历法在农村使用较普遍,故通过报纸改名“农历”:1968年元旦,全国报纸报头一夜间将“夏历”名称改成了“农历”。   按:所谓“农历”,是指它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