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守岁有什么意义

  • 春节守岁有什么寓意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

  •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守岁的意义及由来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据说,除夕晚上要守岁,也就是晚上不睡觉,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 春节里除夕守岁的象征是什么意义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 春节为什么打扫卫生

      1过节不该打扫一下房间么?   2新的一年,应该用新的姿态迎接。

  • 春节的饮食习惯

      年夜饭   除夕晚上 ,中国人会全家团员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手,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员,在人际关系流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员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 ,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 谐音) ;吃[蚶]与[胖]谐音 ,取其发福之意 ;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饺子   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个风俗开始于明朝初年,原来“交子”的谐音便演变为“饺子”。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 春天从哪一天开始,是立春还是春节

      节气上是立春,但中国南北方的春天时间不一样,亥方比立春早一点,北方的晚一点,华中地区准一些,因为二十四节气就是以华中地区的季节变化为标准而制定的

  • 传说(春节的来历,压岁钱的传说)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 春节的春联有哪些?

      精选春节对联带横批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 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 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上联:家过小康欢乐日 下联: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 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 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 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 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 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 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 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冬去山川齐秀丽 下联: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余下全文>>

  • 赣南的春节

      (一)春节风俗   南雄人民的春节,一般从农历九、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冬至以后就开始蒸酒。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俗称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日子。南雄乡村客家一般是以二十四为准。   据调查得知,南雄地区的广大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其独特之处在于多数情况不用横批,而很多地区的“灶神”位都用横批,如大同地区就用“一家之主”作为对联横批。南雄乡村客家“灶王爷”神位两侧写着“灶旺人财两胜,神灵富贵双全”,正文自右至左写着“担柴童子,运水先官;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寄托着黎民百姓对灶神无限的崇敬及幸福的期盼。   腊月二十四到除夕前叫“迎春日”,即春节的准备阶段。乡民们置办年货、打扫庭院,搞好个人及家庭里里外外的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十天半个月不洗头在这段时间定会找个时间痛快地洗一番,为的是能够满足他们除旧迎新的心理。   年三十便是除夕了,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南雄乡村客家人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请祖先等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赴浪荡圩”。南雄一些镇上的圩场和其他地方一样,邻近圩场的圩日一般是错开的,比如逢3、6、9或1、4、7日。但到了除夕这天,不管有没有赶上圩日,每个圩场都逢圩,名为“浪荡圩”。   南雄乡村流传着这样的话“浪荡圩,浪浪荡荡”,指的就是除夕那天因为大家时间紧张,赴圩的人来得早,散得也早,彼此都匆匆地来来往往(即“浪浪荡荡”之意)。往日要到下午两三点钟散圩的圩场,到了“浪荡圩”那天,都会在十二点多早早散圩。   据长辈回忆,旧社会大多百姓很穷,往往到除夕那天才筹到过年的钱,只好到那天匆匆地去圩上置办年货。渐渐地,除夕的“浪荡圩”便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民俗了。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浪荡圩”成了人们劳累一年后图热闹、放松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心在那天浪荡浪荡。村里的大人常在那天对孩子说:“去浪荡一下吧!”意思是给管束苦了的小孩放放风,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因此,每到逢“浪荡圩”那天,个个圩场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南雄大部分乡村客家,至今还保存着给灶神压岁钱的风俗,当地称之为“压灶”,《南雄县志》有载旧时“压灶”的方法:“用一盘米盛着白银一筒筷子和一扎钥匙,象征万事胜意之兆。”据笔者所见,他们现在“压灶”普遍是在灶上供上一碗白米,米中压着一封利是,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压到正月十五,旨

  • 扫尘和守岁的寓意是什么?

      快过年了除旧迎新叫扫尘,三十晚上不睡觉叫守岁,都是来年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