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由来

  • 白露有什么习俗

      白露风俗习惯:   曾有民俗专家指出,相较于“两至”“两分”,白露节气在民间的地位并不算高,但白露风俗习惯却是异常的丰富多彩。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风俗习惯。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时节还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一种祈盼和向往。

  • 白露节气,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代表什么

      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希望可以帮到你……

  • 有关白露的谚语

      关于白露的一些谚语   白露期间,如果你在晴朗的夜晚外出,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屏息静听牛郎织女悄悄细语的时候,也许会被露珠打湿裤脚。清晨,可以看到,在夜间贴近地面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透明的露珠。露水的形成条件是:晴空、微风、空气潮湿。描述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露珠遍路。”   “露水见晴天”   “旱天无露水”   “风大夜无露”   可见,劳动人民对露水生成的条件在谚语中总结得多么完美。   白露节气期间,秋意渐浓,天气日渐凉爽,气温日较差加大,早晚凉,中午热。有以下几个形容这种情况的谚语: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皖、赣、湘、桂、辽)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苏、浙、皖、赣、湘、晋)   “过了白露节,早寒夜冷中时热。”(鄂)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   白露期间,抢时播种是播种的关键。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   “不到白露不种蒜。”   “白露高粱秋分豆。”   “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   有些农作物要在白露时节秋收、播种,延误不得。

  • 闰年的由来

      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据《说文》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 开斋节的由来传说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礼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兰教的斋戒,重在信念。少数民族语言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迪菲图尔”的意译,“尔迪”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迪”,但维吾尔族认为古尔邦节才是最大的节日。因为新疆是维吾尔自治区,所以政府规定古尔邦节为穆斯林放假3天,非穆斯林放假1天;开斋节为穆斯林放假1天,非穆斯林照常上班;其余六大节日均不放假。     伊斯兰教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即希吉来历的莱买丹月即九月,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     莱买丹,是阿语“炎热”的意思,形容封斋的人,通过“炎热”的磨练,来控制食欲和色欲。     据说,真主就是在这个月,将《古兰经》降于邻近的天上,以后23年中,真主派大天仙哲布拉伊把经文陆续从天上降给穆罕默德,因此,斋月是最尊贵的月份,倍受穆斯林的重视。     希吉来历10月1日,开斋,为开斋节,封斋的天数为30天。关于节日的来源,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矿野举行会礼,并散发“菲图尔钱”(开斋捐)表示赎罪。后相沿成俗。     节日的凌晨,人们聚集在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糖果、点心等,人们身着民族服装,攘攘,走亲访友,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来游玩,各种娱乐场所同时开放。在南疆还有说评书的,内容多为宗教故事。     节前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粉刷房屋,打扫院落,井把清真寺装饰一新。同时准备节日食品,炸油香、馓子、宰羊宰鸡等。     炸油香,是所有十二个节日的必做工作,这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独特风俗,笔者个人认为,起源于祭献遗风:油烟香味祭献了亡人。     节日早上成年男子沐浴净身,身着盛装,或手持经香,聚集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之后,先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萨拉姆”。会礼结束,或由阿訇率领集体游坟扫墓,或各家各户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在墓碑的刻字上描红,整墓培土,随后分头前往各亲友家拜节,互赠油香、馓子等各种炸果,表示祝贺。     一般中年妇女在家待客,年轻夫妇、未婚婿要带

  • 生辰八字的由来

      农历1992年12月20日18点出生生辰八字:壬申 癸丑 癸巳 辛酉你五行属金,剑锋金命。五行缺木, 八字过硬,八字喜木。1衣服床单被褥枕巾等尽量多用绿色黑色蓝色,尽量不要白色2多养绿色植物利于你3不要带金银

  • 白露的节气习俗?

      没有什么习俗,但是有农事白露农谚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露水见晴天。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 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   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还有花。   八月八,不归家。   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待要棉花产量增,步步管理莫放松。   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前紧、中狠、后加强,棉花增产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净,管理一天不能停。   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继续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棉怕白露连阴雨。   天气好,吐絮好。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   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5000千克土杂肥,50千克磷肥,50千克饼肥,50千克氮肥),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种麦底墒足,根......余下全文>>

  • 谁可以把完整的白露故事告诉我啊

      在二十四节气里,谷雨、清明、白露、大雪、小寒、大寒和立春等都是令人喜爱的。白露在每年9月7日前后来临,指地面水气凝结为露,称白露。据《时训解》记:“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群鸟羞(护羽)”。又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为“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田地里,长长的秋草倒伏在路上,像枯白的头发,被密密的露水润着,而每一根草叶上,都含着清凉的珍珠,在已呈现出枯败气象的草上,蒙蒙一片。最早出门的人,还可看到自己踩过草地的足印。   感觉:白露身不露   白露期间,气温变化较为明显,民间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说法。《黄帝内经》指出:这时“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因为天气干燥,气候凉爽,早晚外出应宜暖其服。正如俗话所说:“白露身不露。”对于人们的健身养生来说,秋气应肺,此刻气候干燥,燥气可耗伤肺阴,故会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古人有“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的说法,这些都是秋天进补的经验之谈。   感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总的来说,白露时节,天气还是让人备感秋高气爽的。南朝宋时的诗人汤惠休《秋思引》中就有“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的句子。而在唐诗中写白露最为有名的当数杜甫。他有一首作于秦州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云:“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大意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身处边地,月夜只闻戍鼓雁声,只见路断行人,到处是一派冷落寂寥的悲凉景象。白露之夜,抬头望月,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更加强烈起来。弟兄几个离散东西,天各一方,想到几个弟弟正在战乱之地,颠沛失所,生死茫茫,平常寄信问讯尚且经常收不到,况且现在兵荒马乱之时,更是不可指望,于是怀念忧虑之情越发深重了。   元末“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启,明太祖洪武年间曾做过翰林院国史编修,参与写作《元史》,后又授官户部侍郎,他却以“年少不敢负重任”辞绝。皇家赐其白银以还乡。他到家后写了一首《始归田园》:“白露芜草木,荒园掩穷秋。归来一芟理,始觉吾席幽。高柳荫巷疏,清川映门流。落日望禾黍,离离满西畴。乍归意自欣,策杖频览游。名宦诚足贵,猥承惧愆尤。早退非引年,皇恩未能酬。相逢勿称隐,不是东陵侯。”诗的前半部分作者描写了自己在白露时节归家时看到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后半部分则反思认为自己辞官归田不是不爱富贵,也不是为了清静延年,而是害怕自己身居高位能力不够而延误国事,是自愿归去的。   自愿归去的还有张翰,他是西晋名士,秋天来时起了“莼鲈之思”,“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他因思念家乡的葵白、莼菜和鲈鱼烩而辞官归去,逃脱了从政的危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在新近热播的韩国历史剧《大长今》中,有一首名为《希望》的主题歌,也唱尽了秋风起白露生时人们的感念,兹录于后,与君共悟:“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程漫漫,看明天的岁月越走越远,远方的回忆你的微笑……看天空飞的鸟还有梦,看清风向白露吹散大雾,看冬天悲的雪越来越远,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

  • 2015年9月8号白露生日的人

      我们这里白姓家族就有两家白露天生小孩的,那个男童起名叫白露,另一个女童叫“白鹭“。还了解到有一家姓张的白露天生了小孩,起名叫“巧生“,不过是起的小名而已。俗话说,人有八百武艺周全。有些事,有人硬是想得出。

  • 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不是一般的词句,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的名称,又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有些人把第一场“白露”称为轻霜,这是不对的,“白露”不是霜。因为,即使是轻霜,也必定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结晶,其着霜的物体或附近空气的温度必然在0℃以下。而这种“白露”现象,虽然其色为白,但它毕竟是液体的露滴,附着露滴的植物茎叶和附近空气的温度尽管很低,也必定在0℃以上。所谓“白露点秋霜”,就是说农作物或其他植物在经受两三次这种“白露”冷凉的刺激以后,叶子由绿色开始变成黄色,并逐渐停止生长发育,就像遭受一场轻霜的危害一样,所以人们又总结出一条“三场白露一场霜”的农谚来。     由于“白露”节气过后,北方冷空气的势力不断增强,时而南下,致使气温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日益加大,这种昼暖夜凉的环境,很有利于“白露”的形成,也很有利于作物体中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运送和积累,促使作物迅速成熟,是丰产的一种有利条件。不过这段时间不会维持很长,由于气温趋降越低,秋霜也很快就降临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