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有哪几个节日

  • 中国的十月份都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都是怎么来的。简洁一点。

      1. 国庆节。十月一号,怎么来的不必说了吧。   2. 双十节。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台湾的节日同样也是中国的节日,只是这揣双十节,即十月十号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   3.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通常在阳历十月份。   4.其余的都是一些国际的什么纪念日,在中国关注的人还不是很多。   世界动物日 10.4   世界住房日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减灾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万国邮联日 10.9   世界保健日,国际教师节 10.13   世界标准日 10.14   国际盲人节 10.15   世界消除贫困日 10.17   联合国日 10.24   世界勤俭日 10.31

  •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哪几个?

      春 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日.   中秋节台湾还有假期

  • 10月的十月份的节日

      2011年的10月份节日有以下: 10月1号:国庆节(假期1——3号) 10月4号:世界动物日 10月5号:重阳节 10月6号:老人节 10月8号:全国高血压日 世界视觉日 10月9号:世界邮政日 万国邮联日 10月10号:辛亥革命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3号:世界保健日 国际教师节 10月14号:国际标准日 10月15号: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号:世界粮食日 10月17号: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2号: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号:联合国日 10月31号:世界勤俭日

  • 五经有哪几个?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简称《诗》《书》《礼》《易》和《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部,每部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一、《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孔子对《易经》的解读。   二、 《书》:又称《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秦汉之际,《尚书》不显于世,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三 、《诗》:又称《诗经》、《诗三百》。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四书五经   四 、《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   《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春秋时期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还有一部《周官》记录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礼”的范畴。“三礼”之中,后世以《礼记》流传最广,故一般以之作为《五经》   五、 《春秋》:又名《麟经》,是鲁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见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流传最广,是我国从古至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折叠尚书   [2]《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 《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为最早的作品,但这篇文章语言流畅,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盘庚》三篇古奥难读,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这是殷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演讲记录,虽然语辞古奥,但盘庚讲话时充沛的感情、尖锐的谈锋,还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说: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盘庚》上) 短短的一段话,用了三个比喻,贴切、生动,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条不紊”作为成语,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盘庚告诫臣下不要煽动民心反对迁都,说那样便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动。 《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誓师之词,《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遗民之词; 《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这些作品叙事清晰,而且能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写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晋失败后的悔过自责之词,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这样写道: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他引用古人的话指出,如果自以为是,必将做出许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说明责备别人容易,从谏如流则十分艰难,写得相当传神。比起《商书》和周初的文字,要流畅得多,标志着散文在当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韩愈谓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抛开文字的障碍不谈,在情感的表达上,其实是朴素而简要的。由于发表那些言辞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语之间,具有居高临下的自信。对于后人来说,古奥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质朴自信,又显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书》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也是有感于此吧。不过,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 关于节日的古诗

      1. 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日本有哪些节日?

      日本节日 1月1日 元旦 是新的一年中最初的一天,也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幸运、幸福,和拟定这一年的计划的日子,这一天也到神社或附近的寺庙去做第一次的参拜。 1月15日 成人节 是庆祝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节日,有各市、镇、村的行政机关举行成人仪式的典礼。 2月11日 建国 纪念日 根据日本最早的一部史书《日本书纪》中的记载,这一天是为了要追忆当初建国不易,以及培养爱国情操,而以此为宗旨,于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国内,目前仍有人反对所谓的"建国纪念日"。 3月21日 春分之日 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宪法纪念日 是为了纪念1947年5月3日的现行宪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节 本来是庆祝男孩的端午节,庆祝小孩成长,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 敬老日 以尊敬老人、感谢老人为宗旨,在1966年补制的节日。 9月23日 秋分日 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样,要扫墓及祭拜祖先灵位。 10月10日 体育节 纪念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日子。这是接近体育、认识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补定。 11月3日 文化节 为纪念1946年11月3日颁布日本现行宪法,并以培养尊重文化的意识而制定的节日。 11月23日 劳动感谢日 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为了表示对收获的谢意,重新广泛认识劳动的喜悦,而以此制定了以感谢劳动为宗旨的节日。 12月23日 国庆日 3-4月 樱花节 1972年9月29日 与我国建交日

  • 关于节日的由来

      关于节日的由来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

  • 苗族的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1.苗年。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2.春节。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在黔东南的苗族,把春节叫做“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的“苗年”(niangx hmub)并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主要是过春节,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其余与过苗年相同,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举行芦笙舞会,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3.龙船节。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

  • 苗族有哪些节日

      苗族节日目录   1 主要节日   ▪ 苗年   ▪ 春节   2 龙船节   ▪ 四月八   ▪ 吃新节   ▪ 吃新节   ▪ 芦笙节   ▪ 花山节   ▪ 赶秋节   ▪ 踩鼓节   ▪ 祭尤节   3 其他节日   ▪ 苗年节   ▪ 闹冲节   ▪ 爬坡节   ▪ 游方节   ▪ 姊妹节   ▪ 鼓藏节   ▪ 舟溪芦笙节   ▪ 捕鱼节   ▪ 吃信节   ▪ 砍火星节   ▪ 客家年   ▪ 晾桥节   ▪ 爬山节

  • 我是阳历十月份生的是什么星座

      天秤座:Libra 阳历 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Sc埂rpio 阳历10月24日-----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