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智取生辰纲人物性格特点

  • 吴用智取生辰纲原因

      花石纲生辰纲的“纲”,都是指一大批东西。生辰纲价值十万贯。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许多土地或者一处不小的买卖,一群奴仆,当然还有不少现钱,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是贪官污吏掠夺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   先是公孙胜与晁盖有夺取之意,后吴用听到,与公孙胜结识,献良计,最终集合了七位好汉智取生辰纲。本来梁山好汉打得旗号是劫富济贫,而且当时的观念也认为拦路抢劫并不是犯罪,而是一种起义、革命行为,所以吴用作为教书先生也参与其中就好理解了。但劫富了不错,最后生辰纲并未济贫,而是被瓜分了。

  • 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的性格特点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 吴用智取生辰纲

      杨志等人奉命押送生辰纲,吴用等装成卖酒的,在喝酒的瓢中装入蒙汗药,掺入酒中。杨志虽然警惕,奈何手下刚愎自用,最终丢失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选自

      选自水浒传

  • 吴用和刘唐在智取生辰纲有什么关键行动

      拿下杨志

  • 《智取生辰纲》对联

      构思妙 白胜单介挑桶卖酒全迷醉   精神好 吴用等人推车倒枣终劫纲   单介:一个人的意思   《智取生辰纲》的对联 .当然要用劫生辰纲的人物和场景了.用别的人物和场景就不是《智取生辰纲》的对联了   楼主对联提到的是.劫生辰纲下半部分.做下联.所以我用劫生辰纲的上半部分.做上联.就是白胜迷晕众人的场景.   构思奇 白胜单介挑桶卖酒全迷醉   精神好 吴用众人推车倒枣终劫纲   我认为用“众人”比较好些.....

  • 智取生辰纲中的吴用等人的三个漏洞以及施耐庵这样写的用意

      吴用 智取生辰纲,其漏洞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作案地点选择有误。把作案地点选在黄泥岗是第一个错误,我们且看黄泥岗的地理位置:黄泥岗与晁盖的东溪村同属济州府管辖,两地相距仅百余里,距离白胜的安乐村则更近,只有十来里。作案地点距离巢穴如此之近,很容易成为官府重点排查的对象。有句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动物都晓得隐藏自己,不在家门口吃草,晁盖等这些活人,这些所谓英雄却偏要在家门口作案,错误犯得实在低级。从北京到东京,可选择的作案地点太多了,连杨志都知道有紫金山、二龙山、伞盖山、黄泥岗、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晁盖等偏偏选择离自家最近的黄泥岗,实在是天大的昏招儿。   二、作案人员使用不当。晁盖是百里之内的名人,当地认识他的人绝不在少数,用这样的熟面孔在本地区作案,那不是找死吗?尤其是白胜,他家离黄泥岗只有区区十里,挑着一担酒招摇过市,作案工具早被当地群众一目了然了。并且白胜这人属于农村闲散人员,享乐可以,吃苦未必行,被捕后挨不住一顿棒打,把晁盖供了出去。   三、作案时留了活口。强盗就是强盗,作案留下活口也改变不了强盗的本质,像抢劫生辰纲这样的大案,留活口与不留活口都是死罪。也不知道晁盖等人怎么想的,药倒了押运人员后,竟没有杀人灭口。这样可好,使受害人有了机会报官,并向官府介绍案发经过以及作案人员的体貌特征,给案件侦破留下了重大线索。晁盖一帮人为什么没有杀人灭口呢?是他们心善?那纯粹是鬼话。真实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一是他们对自己的计划信心十足,认为没有必要再杀人灭口;二是见到那么多金银财宝乐疯了,一下子忘了杀人灭口这事。   四、作案后警觉性差。晁盖等作案后没有隐藏赃物,也没有隐藏自己,而是就地分赃,就地散伙,思想上存在严重侥幸心理。结果白胜在安乐村被官府抓了个人赃俱获、铁证如山,想抵赖都不行。作案后,晁盖没有派人外出打探消息,打探风声,以至于白胜被捕多时他竟毫不知情,错过了营救白胜的最好时机。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时,晁盖等人正坐在葡萄树下吃酒,警觉性之差可见一斑。   施耐庵用意:1,推动后续故事的展开。   2,吴用毕竟是第一次做劫匪的参谋,从人民教师到劫匪,还是需要那么一个过渡期的。   3,想要体现出梁山泊这群人,不是穷凶极恶的强人。也就是体现作者的最重要的观点:官逼民反。

  • 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1.吴用特地把价钱太高,让杨志消除戒心,认为他们纯粹是想赚钱;2.吴用让白日鼠一开始坚决不卖,正是这种“不屑一顾”放松了杨志的警惕;3.杨志经常怒骂、鞭打身边的人,他们心存不满,客观上也造成了这次受骗;4.杨志一开始非常怀疑酒中有毒,只不过别人“试”了才放心,可是“饶我一瓢”这个情节好像不太对劲,以及“试”的有些不自然杨志都没有看出来。

  • 智取生辰纲译文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分。原来的题目是"吴用智取生辰纲", 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 下面请一同学简要叙述一下《水浒》第十二回后半部分"赴京城杨志卖刀"至第十六回前半部分"杨志押送金银担"的故事梗概。 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俊杨令公之孙曾应试过武举,做过殿司制使官。因皇帝要造万岁山,他被差派押送花石纲,不料在黄河船翻,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原复命,只得逃往他处避难。后听说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准备了一担钱物,回京活动,以图复职。路过梁山泊(时首领王伦),留其入伙,不肯落草。回到东京(开封)买上求下钱财使尽非但没能恢复原先官职,反被高大尉逐出殿帅府。在穷困潦倒、生活无着之际,他不得不出卖祖传宝刀,不意又杀死了破落户无赖牛二,被发配大名府。受到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为服众人,经过比武,他被任做管军提辖使。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议计于蔡京(梁中书之岳父时为大师。)六月十五日生辰之时,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主动分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况,不同意梁中书的"公开武力押送方案",提出了伪装客商、掩人耳目、暗地偷运的对策,颇得梁中书赞赏。节选的这篇课文,就是从这里讲下去的。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 说主要描写了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自此,小说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

  • 智取生辰纲分析吴用等人智慧的体现

      1、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3、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4、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记得给好评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