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到六月有什么节日

  • 一月和二月之间有什么节日?

      新年元旦[01/01]   黑人节[1月第一个星期天]   中国13亿人口日[01/06]   日本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   中国110宣传日[01/10]   国际麻风节[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 二月一号是什么节日?

      什么几日都不是不过二月二是世界湿地日 也是龙抬头

  • 六月有什么节日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供20日世界难民日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国际宪章日

  • 作文:关于龙的节日或习俗的知识,如: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或者一个地名的来历等等。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弧畜平安。     【春龙节的传说】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但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余下全文>>

  • 各民族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节日   编辑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

  • 六月一号是什么节日?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 阴历六月十三是什么节日

      有的地方说是一个行业性节日。纪念鲁班的日子,为农历六月十三日,俗称“师傅诞”。庆节中最为特别的是“吃师傅饭”的传统活动,即当天用大铁锅煮饭,烧炒粉丝、虾米、眉豆等菜,派发给每个工会会员及其家属。     也有说说是龙女回娘家的日子。在解放前是老百姓庆祝给地主打短工的亲人下工回家(地里没有庄家活儿了)。

  • 六月十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六月十三是个什么节日,众说不一,在家乡阜平盛行了多少辈子了也没有定论。这天要干两件事:蒸馒头和淘井。 六月,新麦子刚下来,蒸的馒头特别好吃。这天蒸馒头与往常不同:要先在箅子上放层根达叶,然后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根达叶上。平时蒸馒头也放菜叶,但以白菜为多,六月十三放根达叶的原因据说与王母娘娘有关。家乡民谚云:十二十三,泪道不干。是说这几天老下雨。相传王母娘娘心爱的公主远嫁,她舍不得女儿走,就哭,变成了雨水洒落人间。女儿出嫁时,王母娘娘陪送了很多金银首饰,有些颇像根达叶,于是民间用根达叶蒸馒头送公主。我觉得是因为六月的夏白菜生虫子,而根达不生虫子,与王母娘娘何干?另外,人们辛苦了大半年,累得够呛,新麦子丰收了,秋作物正在成长,是个相对农闲的季节,而且伏天温度高雨水大,正好歇息几天,做些好吃的补养一下身体。 说到吃,六月十三的花样不少,不是食物花样多而是吃法稀奇古怪。农村的锅大,一箅馒头可蒸13个,一共要蒸6锅。第一锅馒头出锅时,只能一个人吃,如果吃不完,就说: “太多子,吃不完!”这是吉利话。你想,白面馒头太多了吃不完,那该是多么好的光景!所以,一般是让小孩子们吃,他们饭量小。我小时候为了多吃几个馒头,头天晚上就不吃饭了,准备第二天大饱口福,但最高纪录是吃7个 (每个约有1两面)。有一年六月十三,邻居哥哥大大地冒了一回傻气。他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得出奇。那天他家的馒头可能蒸得少了点,他冒着大雨放了一天牛,中午没吃上饭,晚上回来早饿得前心贴了后心。正好馒头出锅,拿起来就吃,13个馒头眨眼进了肚里。他还要吃却没了,第二锅还没烧火。哥哥就说: “怎么完了,我还没饱呢!”他妈妈赶紧捂他的嘴: “娃呀,可不能说完,多不好听啊!”我正好在他家玩,看见了这一幕,心疼哥哥,就拉他到我家吃。不料想他妈妈不让,说六月十三要饭会当一辈子倒霉蛋。无奈,我从家里拿了两个馒头悄悄塞到他衣兜里,那顿饭他吃了15个馒头,正应了家乡那句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吃得多还有个因素就是干吃不就菜,唯一的菜就是那片根达叶。 吃过馒头后,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去淘井。把井里的水淘干净,把平日打水时掉进去的东西捞上来。淘井的原因说是井里都是王母娘娘的泪水,不能吃。如果这天下雨,乡亲们就把淘出来的水倒在河里;如果不下雨天旱,就把井水挑到地里浇庄稼。我认为把六月十三定为抗旱节合适。   麻烦采纳,谢谢!

  • 属马的男生日阴历二月二十六和属羊的女生日是阴历六月初六相配吗?

      这个,你们真心相爱就行啦,何必纠结这些呢?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啦!就算这么说马和羊也是很配的啦!

  • 日本有什么节日

      日本共有15个法定节假日: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成人节:1月第2个星期一。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天要身穿节日盛装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   春分:3月21日(每年略有变动)。是天皇祭祖、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   绿之日:4月29日。相当于植树节。   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国宪法的实施。   国民休息日:5月4日。   儿童节(又称“男孩节”):5月5日。这天有儿子的家庭房前均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鱼旗”)。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糕团(称“柏饼”)或粽子。   海之日:7月第3个星期一。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   敬老节:9月第3个星期一。各市、町、村纷纷集会庆祝,并向老人赠送纪处品。   秋分:9月23日(每年略有变动)。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开幕。   文化节:11月3日。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在这一天被授予“文化勋章”。   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年号“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