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出生的女孩

  • 鬼节出生的人叫天胎?天胎是什么意思?我是属猴中元节出生女孩,哪位高人为我详细解答下,悬赏,谢谢。

      作为新中国的青年!提倡“无神论”。   有些神话现象现也能被科学解释,而不能解释的神话现象那是因为还需要我们发展科学,却不是在这里信神!   下面说点关于“鬼节”相关知识:     鬼节起源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汉语中用“鬼”组成的词如“鬼雄、鬼魅、鬼才”之类举不胜举,民间关于鬼的传说更无法搜集穷尽。我国的鬼文化源远流长,达到几近完美的程度。     鬼节文化   在上古神话中难以见到死后世界的描绘,“鬼”字最初也并不是现在的意义。甲骨文中“鬼”本是会意字,下面是个“人”字,上面是个可怕的脑袋,意即像人的怪物。后来逐渐演化成人死之后所变之物。《礼记•祭义》已说得很明确:“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法》则进一步指出:“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那就是达官贵人死后有庙供奉,终年有人祭祀,则成了神,普通百姓死后无庙享祭,四处飘泊,才是鬼。我国第一部辞书《说文》中解释的“鬼,人所归为鬼”就是现在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很多,孔夫子有名句“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儒家是信奉鬼神的,但只是“敬”而已。后来虽有东汉王充的无鬼论,但总还无法动摇国人对鬼神的迷信。到了清代蒲松龄笔下,虽有凶神恶煞般的厉鬼,但更多的是重情意、懂礼仪年轻漂亮的女鬼,读了《聊斋》之后,不但不觉得鬼可怕,反而觉得十分可爱。     我国鬼文化的完善和礌实得益于佛道两教。道教是......余下全文>>

  • 中元节出生的人如何?

      中元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一经了解是鬼节,就想更深入认识中元节出生的人如何,对这些事情比较好奇。 中元节,鬼门大开。这一天出生的人,据说是那些本来无路超度的鬼魂托了河灯投生而来,命里带着戾气。 只记得妈妈说,奶奶从不说我的阴历生日。只是说:我是15生的,太完美的日子,不好。所以都说我是14或者16生的。今天无意之间,查了我的生日是星期几,才知道原来7,15是中元节。在北方,是不过中元节的。我就不知道中元节的含义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查了中元节的意义。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大家认为鬼节出生的孩子一定命运多舛,其实不然,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一生平坦,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努力追求,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

  • 中元节出生的说法

      中元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鬼节。如果碰巧在中元节出生怎么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新生儿的诞生,那么中元节出生的人有什么说法吗?出生在中元节有什么禁忌吗?先来了解一下传统道教对于中元节的一些说法。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对于中元节出生的人,以前一直没有关注过,只知道有个鬼节,但是没有想过会有人在中元节出生。呵呵,后来接触了一些朋友,才知道原来中元节这一天也是有生日的。只是由于传统的习俗,很多中元节出生的朋友,都从小就被家里人改了生日,或者干脆就只过阳历生日,而刻意的避开农历中元节。那么中元节出生的人有什么说法吗?出生在中元节有什么禁忌吗? 说法有很多,有的说中元节出生的朋友会看见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有的说中元节出生的人命运会比较坎坷。也有的说鬼节左右出生的人,大多与地藏菩萨有缘,可以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借以化灾解难。 总之,对于有很多,好坏也不好分辨。其实大多是出于人们的一种心理暗示!由于我们的传统,由于我们的历史,所以很多朋友对于鬼神之说历来是比较相信的。但是一般来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你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命运,那么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给自己成功的心理暗示,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即使是出生在中元节的人,也不要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所羁绊,相信自己!中国吃网温馨提示: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声明:此文章【】以及中国吃网餐饮百科所有刊载菜谱制作方法、文章、知识、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自行核实,由此所产生的风险均由您个人承担。中国吃网“餐饮百科”致力打造成为提供最优秀实用美食、菜谱食谱做法,专业健康养生知识、生活窍门、食材介绍的专业生活服务平台。

  • 唐代有哪些中元节诗歌

    中元节作为备受宗教与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历朝历代的诗歌中都留下了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代的中元节诗歌。 日赠张尊师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閒。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 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兀都开祕录,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 中元夜寄道侣(选 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短簷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 中元节要去新坟上烧纸吗

      因地而异,有烧的有不烧的!多数地方去烧纸!

  • 中元节故事

      中元节是道教的,盂兰盆节是佛教的——一个是七月鬼门开的俗信,一个是佛经中目连救母故事,但现在统称“鬼节”。     虽然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鼓励大家把精力集中到现世创造上,不要管鬼呀神的浪费时间,但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哪里禁得住呢?我国素有巫术传统、神仙信仰,不光老百姓无法抵挡迷信的魅力,文人更爱说鬼:东坡谪于黄州无法谈人事只谈鬼怪,洪迈编《夷坚志》是因为深信世界上有鬼;鲁迅在《朝花夕拾》 里多次提到牛首阿旁、面猪头、活无常、死有分、鬼卒、女吊,堪称鬼气森森。     不过,新中国确实有段时间“不让谈鬼”。栾保群在《扪虱谈鬼录》序中回忆,1963年一篇署名“梁璧辉”的文章《“有鬼无害”论》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官方禁止谈鬼说狐,但是鬼怪的想象并未消失,栾保群说,“一九六八年以后我在农村,白天搞起大批判,夜间说鬼故事,两不相干”。“鬼禁”的开放要等到二十年后,冯骥才在一篇随笔里试探性首谈鬼的文化;随即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鬼文化》的翻译小书,虽然是介绍西方的鬼文化,但“幽冥文化”的大门算是重新开放了。     所以,现在的中元节除了参与放莲花灯、烧纸等这类集体活动,还能看看什么应景的鬼书?自幼就特别喜欢看惊悚故事的我,从美国爱伦·坡的《黑猫》《泄密的心》《焦油博士》开启了对怪诞他乡的想象;跟坡这些故事相比,再看《聊斋志异》丝毫不觉可怕,鬼狐花妖都宛然有情;之后顺着把六朝志怪、唐传奇、明清笔记白话一类都粗翻了一遍,只在《玄怪录》中发现了诗意的惊悚。后来大批量地翻看外国恐怖小说,如斯蒂芬·金,嫌其铺垫太长,却为情境设置着迷。再将目光转向中国当代小说,发现很多作品都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笔法,但最近在路内的短篇集《楼上牧云》竟然读到了一篇严格意义的鬼故事,确实被吓到了。     为什么单单迷恋鬼故事呢?大概就跟“倩女离魂”这个故事所比喻的一样,鬼神总能超越现实的束缚,更加自由地表达欲望,灵魂无生无死,爱恨绵延不绝。所以童稚地相信超能力、超验世界的存在,也是跟现实斗争的美德吧。     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牛僧孺、李复言     内容简介: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记述南朝梁至唐大和年间神奇鬼异之事,文字瑰丽,情节曲折,最有名的篇目有《杜子春》《薛伟》《李卫公靖行雨》等。     推荐理由:唐传奇中,鲁迅曾给予《玄怪录》很高评价,“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而单说开篇《杜子春》就曾被芥川龙之介、王鼎钧称赞并改编,现在一说唐传奇就只知道“聂隐娘”“红佛女”,但明明还有“杜子春”、“裴谌”和“来君绰”啊。     一句话书摘:“吾子之心,喜怒哀惧恶欲,皆能忘也。所未臻者,爱而已。”

  • 狗年午时出生的女孩

      我家这里有说法,女孩子时出生好,男孩午时出生好,因为男属阳,女属阴!要是女孩午时出生就是和属性相克!我女儿是自然生产,晚上九点半生的,   但其实都是迷信。     现在什么社会了,还信这个。

  • 中元节几月几号?

      中元节 ,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今年的中元节是2017-09-05 星期二

  • 什么是中元节?是干嘛的?好久是中元节?

      俗称鬼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

  • 中元节要干什么?

      中元节现在来说,要烧纸祭祖。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   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重要的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兰盆节,及道教的中元节亦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来人间受人祭拜,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台湾在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皆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各地并有许多传统的普度活动,尤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特色.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悠游於天地之间.中元普度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热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而结合目莲救母的故事,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扬.因此,中元节可说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节庆.   自从政府提倡改善民俗,节约拜拜,各地普度的盛况和规模已大不如昔,但由中元节原来所欲强调的观点来看,现代的中国人所要努力的, 应是减少浪费,发扬中元普度的善道.     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称   「开鬼门」,冥府的地狱门将开启,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鬼门」.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在普度之中,分成由庙宇举办的「公普」和民众自办的「私普」两种,基隆中元祭则属於公普.公普正式展开之前, 都会「树灯篙」以便招魂,为替孤魂野鬼照路,部份地区还会挂起「普度公灯」,而溺毙的水鬼,则利用「放水灯」引导其上岸.   完整的祭典活动,自十二日「送灯敬献」开始,七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普渡祭典,祭典中会举行「火烧大士爷」,「抢孤」等活动.在敲锣打鼓的野台戏和香烟氤氲,虔诚的祭拜中,中元普渡以「跳钟馗」结束热闹......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