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程的名人

  • 历史上姓葛的名人

      葛 龚: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 玄: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三国吴道士,曾从左慈学道,并入深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葛 洪: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 邲: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 密: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中进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号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副班长一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 优:北京市人,当代名伶,葛存壮之子。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濮州鄄城(今属山东省)人,五代十国名将。其心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黄巢,后从朱温,曾于阵前浴血奋战救助朱温,频战克敌,战功显赫,累任衮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太子太师、检校太师等高职,并封陈留郡王。   葛起耕:丹阳人,宋代诗人。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自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诗人。字无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立方:丹阳人,宋代诗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丹阳人,宋代词人。绍圣年间进士,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徵奇: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纵28厘米,横28厘米,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陕西大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羽,擢升直隶沧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士达: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诗古文。著有《从戎日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字鹏起。清代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团结从夕)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顿丘郡: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分布

      方储(?—93)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习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迁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江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提学佥事,有《方改亭奏草》。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伯谦(1853年(癸丑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回国后,任济远号管带。1894年,济远号与操江号护送高升号,在丰岛遇日本袭击,方伯谦带军逃回中国。9月17日,在黄海海战再次逃出战场,清政府以怯战之罪处斩方伯谦。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方心芳(1907—1992),生于河南省临颖县。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 历史上姓龙的名人有哪些

      龙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乱,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庄宗即位,召拜司门员外郎。敏父咸式,年七十馀,而其祖父年九十馀,皆在邺,敏乃求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丁母忧,去职。赵在礼反,逼敏起视事。   龙章,宋代的画家,善画虎兔。著有。《圣宋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     龙仁夫(1253—1335),字观复,号麟洲,永新(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皇元风雅·前集》卷二选人其诗六首,以《陈平章席上题琵琵亭》最有名,《隐居通议》等书说此诗为讥讽南宋降将吕文焕而作。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字辑五,号翰臣(一说是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卒年四十五。     龙燮,字理侯,号石楼、改庵,又号雷岸、桂崖,晚号琼花主人,江南望江县(今属安徽)人。据《燮公年谱》记载,龙燮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640.2.8),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1697.9.25)。康熙中,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左迁大理寺评事。官至中允。燮有诗名,与王士祯、庞皑等唱和。亦工词曲,所作《琼花梦》传奇,《芙蓉城》杂剧,颇称于时。除了剧作两种,尚有《和苏诗》三集,今存有康熙刻本和抄本。为其诗文作序者,皆一时名家,如赵士麟、王士禛、田雯为其作序时,分别是吏、户、刑部侍郎,皆是享誉当时的名公大臣,足见其诗文之

  • 历史上姓陶的名人有哪些

      陶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1。     陶姓用拉丁文表示,常用的有 Tao、 To、Tou、Dao等。     来源   一、远祖始于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陶唐氏的后世子孙以名字中的“陶”作为姓氏。   二、出自周代。虞思为周陶正负责(制造陶器的官职),后代子孙以官官为姓。   三、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浔阳郡:唐玄宗置,在今九江。   济阳郡:晋惠帝置,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丹阳郡,汉武帝置,治所宛陵,在今安徽宣城。     名人   陶渊明:晋代文学家   陶谦:东汉,徐州刺史   陶侃:东晋大臣   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大师、医药学家   陶大伟:台湾资深演艺人员   陶锡源:新界西区议员,前区局议员。   陶成章:中国民主革命家   陶希圣:中国政界人物   陶喆:台湾歌手   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陶大镛:中国经济学家   陶晶莹:台湾节目主持人   陶大宇:香港演员   陶璐娜:中国射击运动员   陶驷驹:中国公安部前部长     日本姓氏     陶,罗马字母Sue:陶晴贤

  • 历史上姓梅的名人有哪些

      梅询:宣城人,宋朝官吏。少好学有词辩,进士及第,官至许州知州。   梅清:安徽省宣城人,清代画家、诗人。顺治年间举人。笔法挺秀,墨色苍浑,画松别饶风致。其子蔚,山水得家传,兼工人物。   梅庚:梅清从孙,清代画家、诗人。康熙年间举人,官泰顺知县。书善八分,画善山水、花卉,脱略风格,不宗一家,旷逸有雅韵。与梅清、石涛均为黄山派名画家。工诗,有《天逸阁集》。   梅成:梅文鼎孙,清代大臣、天文数学家。康熙五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参与修订《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等。另有《赤水遗珍》等。   梅月:明代进士。嘉靖间,人川南道宪副。生平持躬谦让,人称长者。民间有梅月双清之谣。   梅行思:江夏(今湖北省武汉之武昌)人,五代时南唐官吏、画家。曾为翰林待诏,善画人物、牛马。最工写鸡,以此知名,世号梅家鸡,写斗鸡最精。   梅尧臣:宣州宣城(今属安徽省)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北宋文学家。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员外郎,世称梅都官。其诗平淡朴素,含蓄深刻,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以矫宋初空洞靡丽之诗风。因与苏舜钦齐名,人称“苏梅”。有《宛陵先生文集》。   梅鼎祚: 安徽宣城人,明代著名曲作家。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称其诗文为当时之冠。拒绝仕途,著述颇丰。有《才鬼记》《青泥莲花记》《历代文纪》《古乐苑》《宛雅》等。   梅朗中:梅鼎祚孙,清代诗书画家,善书画、兼善诗文,世称三绝。有《书带园集》。   梅文鼎:宣城人,清朝天文数学家。他曾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又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对后世颇有影响。一生著作八十余种,富于科学价值。有《梅氏历算全书》、《古今历法通考》等,后人汇编为《梅氏丛书》。其两位弟弟也长于天文数学。   梅曾亮: 江苏省上元(今南京)人,清代大臣、古文学家。道光进士,官户部郎中。专力古文,有盛名。诗亦清秀。有《柏枧山房文集》。   还有梅兰芳 梅葆玖等

  • 历史上,姓从,出现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   从 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从 贞:明代繁昌人,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居官清俭,萧然若寒士,管领漕运,尤爱惜士卒,童孺俱颂其美。   从 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经从龙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从 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负奇气,嗜异书,有绝技。   从所向:明代钟祥人,官刑部主事,清廉恬退,为人仁义,有仁声。

  • 历史上姓史的名人有那些

      安史之乱的史思明,抗清名将史可法,周宣王时书法家史籀,春秋时晋国大夫史墨,春秋时鲁相史晨(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 ),隋代名将史万岁,唐初史大奈,五代后周名将史弘肇,南宋历任太师、右丞相史弥远,南宋词人史达祖,元代名将史天泽,明朝理学家史孟麟,清朝将领史荣椿

  • 历史上姓石的有那些名人

      你可以去翻下中国姓名词典 应该没什么遗漏的了 比如有 石涛、石达开 、石崇 、石泰 、石玉昆 、石芾南 人物简介: 1石涛:清代著名的画家,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 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 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2石达开:清末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天京事变后,回京辅佐 天王,因不被信任,负气出走,转战数省。1863年5月兵败大渡河, 自投清军,6月于成都被杀。 3石崇:西晋时为荆州刺史,以劫夺客商而积财产无数。与贵戚 王恺、羊琇等争为侈糜。八王之乱时,为赵王伦所杀。 4石泰:宋道士,号杏林。遇张伯端(即张紫阳),得授金丹之 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 之为"石杏林"。 5石玉昆:清子弟书演员。擅长《龙图公案》。演唱时自弹三弦自 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 义》等均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6石芾南:清医学家。撰有《医源》,其书总论人身藏府、五行、 阴阳、诊法、用药和内、妇、儿等科。 起源:(1)出自姬姓,石碏后裔。春秋时康叔六世孙卫靖伯孙子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后领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密谋,被拜为大夫。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立即被抓,后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字命氏,史称石姓正宗。(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大夫石癸,宋国公子段,字子石,后代都称石氏。(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有鲜卑族代北三字乌石兰氏改为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堂号:徂徕、平原。 郡望: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

  • 历史上姓钱的名人有哪些

      钱让(89-151):即钱逊,字德高,即下邳钱林七世孙,是为江东钱氏第一代祖。博学豪迈,豁达善谋,忠诚亮直,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户。   钱乐之:中国古代律历学家。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诏铸造原为东汉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后又作小浑天仪。   钱道戢(508~570):字子韬,吴兴长城人,南朝陈朝时大将;以孝行著闻,以功拜直阁将军等职。   钱九陇(573-645):晋陵(今浙江长兴)人。大唐开国功臣,善骑射。后官累至左武卫大将军、潭州都督、巢国公。谥曰勇,陪葬献陵。   钱起:字仲文,唐代大诗人,浙江吴兴人,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冠,与朗士元齐名,世称"钱朗"。有《钱考功集》。   钱镠(Liú):五代十国政治家,吴越国的创建者,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吴越地区的经济发展。   钱惟演:北宋人,累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辞藻清丽。所著今存《西昆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钱选(1239~1299年):浙江省吴兴人,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他是著名画家,擅长人物、花鸟、蔬果和山水。笔致柔劲,着色清丽,自成风格。   钱泮(1493-1555):明代抗倭英雄,常熟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钱泮乡试中举,后又登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员外郎中等职,秉公断案,执法严明。后钱泮回乡组织族人自发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来犯,钱泮壮烈牺牲;文徵明为钱泮做墓志铭。   钱龙锡(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明末大臣,次辅。审理魏忠贤逆案多半由他主持,一代忠臣,极力举荐袁崇焕为东北关宁(今山海关,宁远)军统帅,巩固边防。   钱谦益(1582年~1664年):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在明清均任高职,博学工词章,主东南文坛数十年,主张诗要有本,反对严羽妙语说。著有《初学集》、《有学集》。   钱世桢(约1561~1641年):他是明代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不但文思敏捷,诗文操笔立就,而且精于骑射,尤善用刀,骁勇绝伦。万历十年(1582)中举人,十七年成进士。次年,授苏州卫前所镇抚,擢浙江运粮把总。万历二十年,以游击将军赴朝鲜抗倭。回朝后,曾任江西总兵。   钱肃乐(1606-1648):浙江鄞县人,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正亭;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为官清正,执法严正,不畏权贵,爱民如子,使地方恶势力不敢胡作非为,南明大臣;曾率义军坚持抗清至病逝。   钱棨(1734~1799年):字湘舲,号振威,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钱棨自幼饱读诗书,勤学不辍,以才华过人远近闻名。他是中国科举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   钱沣(fēng)(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是清代官吏、书画家,官至御史。一生高风亮节,刚正不阿,敢于谏议弹劾贪官污吏,扳倒和珅的真正功臣,被誉为清代知识分子的泰山北斗。   钱学森(1911-2009年):中国导弹之父、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甘的名人有哪些

      1、战国时期,秦国甘罗,12岁被派出使赵国。赵王郊迎。通过甘罗的外交活动,赵国割了五城给秦,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并把他爷爷甘茂当左丞相的田都赐给甘罗。   2、甘公:名德,本是鲁国人,战国时为齐国史官,掌管天文,善说星宿。张耳败走,欲奔楚归项羽。甘公说:"汉王入关,五星聚东井,楚虽强,后必归汉。"故张耳与甘公同归汉朝。甘公著《天文星占》8卷、《长柳占梦》20卷,均已佚。   3、甘延寿:字君况,后汉时北地郁郅人。少善骑射,入羽林郎,又为期门,以材力获宠,升辽东太守。元帝时,出任西域都护骑都尉。匈奴郅支单于杀汉使者,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进军康居,斩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卒谥壮。   4、甘宁:字兴霸。三国时临江人。先依刘表,后归吴。陈计于孙权,先取黄祖,尽获其士众。又从周喻破曹操,攻曹仁,拜西陵太守。曹操出濡须,宁为前都督,衔枚出破敌,敌惊退。时称江表虎臣,官至折冲将军。   5、甘泳:字泳之,贰朝崇仁人,念书不拘准绳,尤精于诗。他作了一首长诗,有1400字,随事起义,随义链句,在古时是绝无仅有的。他的诗风也很奇异,与众差别。著有《东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