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开斋节吃什么

  • 回民的开斋节是什么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当月,望见新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9月封斋到10月初二或初三夜晚,望见月即开斋,是日即为开斋节。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这天,回族家家户户都要煎油香,馈赠亲友和邻居。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故此,赤峰市和乌兰察布盟地区有“十里赶主麻、百里赶尔代”和“千里赶尔代”的说法。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 回民开斋节是什么时候今年

      2016年的回族开斋节是: 2016年8月8日 星期四

  • 劳动法对开斋节回民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民族节日放假办法规定,开斋节 回民职工放假一天。

  • 为什么不能在回民面前谈论猪???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回族为什么禁食猪肉呢?这得从古阿拉伯的习俗说起。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中东的所见所闻:“在埃及人的眼里,豚是一种不洁的畜类,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豚,他立刻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牧豚人是土著的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说明古埃及人当时禁猪很严格,不但不吃猪肉,连摸、碰猪都不行,而且对牧猪人也讨厌。犹太教创立后,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未利篇》第十一章中:“凡蹄分两半,倒嚼走兽,你们都可以吃……猪因为蹄分两半,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这里强调的戒律,已不是一般的卫生清洁,而具有浓厚的宗教的圣洁观念。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如《古兰经》第三章一百七十二节中指出:“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在强调禁食猪肉的时候,也说明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活命适当吃一点,真主是宽恕的。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穆斯林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由于伊斯兰教的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使伊斯兰教逐步扩大,传播于亚、非广大地区。我国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讲到:“大食法不食猪、狗、驴、马等肉。”   唐宋时期,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到中国经商,因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把禁食猪肉的习俗也带到了中国。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已记载了这一习俗:“至今番人但不食猪肉而已……非手刃六畜则不食。”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他们中

  • 开斋节的回族斋月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我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回民则称为叫“小尔德”。它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回族为什么要封斋呢?相传,在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各地的回民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到墙头上或房屋顶上,有的站到眼界开阔的地埂和渠坝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细心寻找月牙儿,见月牙儿就入斋。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实看见了,立刻向本坊阿訇报告,大家也都公认“见新月了”,可以入斋了。如遇到雾气茫茫、黑云翻滚、黄沙弥天等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绝大多数回族群众都是按照这个习惯办的。但是,由于回族中的教派不同,门宦不同,加之回族又分散在全国各地,入斋的时间也不完全都是这样。有的地方回民主张自己亲自看见月牙儿才行,别人报告的不算;有的地方主张提前入斋。还有一些地方,他们不看新月,这就是老初一派、老初二派和老初三派。不论入斋和开斋的时间—样不一样,封斋都要够一个月,这是一致的。入了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要求都要封斋,也叫把斋或闭斋。理智不清的、小孩儿、老弱有病的以及妇女月经期和产期都不封斋。 在入斋的当晚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点)的寺师傅,站到清真寺的梆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劳,走街串巷,挨门逐户地敲打,催醒入睡的人赶忙起来,洗手、洗脸、漱口,做封斋饭。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备有白米、白面、羊肉、油茶、白糖、茶叶等有营养的食品。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喝足。如果有的人起得晚了,来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无论是在炎热的暑夏,还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管是口干舌燥,还是饥肠辘辘,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准吃一点东西,也不许

  • 开斋节节庆活动如何策划?

    回族

  •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开斋节,也叫肉孜节,是伊斯兰教徒一年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是伊斯兰历闪瓦鲁月(十月)的第一天。从有伊斯兰历就有开斋节,第一次肉孜节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亲自庆祝的。   开斋节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恢复朋友和亲友之间的联系。穆斯林在这一天都穿节日衣服,喜气洋洋。开斋节不仅是斋月结束,而且是感谢安拉(真神阿拉)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是和平欢乐的节日。     希望能够帮到您!

  • 回民忌讳一些什么事?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主食牛羊、鸡鸭鹅以及水产品。风俗礼节有如下:   ——诞生礼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见送亲、送葬的,要尽快避开,不能迎面而行。在饮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样是豁的。也不允许孕妇平时随意讥笑别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叫“占房”。   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连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门帘上要挂一个红绸或红布条条,提醒外人免进(在医院生小孩除外)。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踩生”。回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质就像谁。这是回族人民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有的还给实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款待亲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i师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丸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

  • 回民娶媳妇有什么风俗和规定

      “家里希望他们兄弟俩人之间得有一个找回民”。 我个人估计,这是担心会断了传承,希望最少家里有一个孩子能把教门传下去的意思吧。(要是你朋友信伊斯兰教就最好,基本问题都没了,但不能信了后违背,后果严重。)     讲究:   1、因为不能吃对身体有害的食物,所以,正规来讲猪肉不能吃,酒不能喝。(有的人已经汉化了,没入教门,这样的人这里不多说。)   2、不能给亡人烧纸钱,因为他们讲究对长辈生前厚待,死厚薄葬。(在长辈活着的时候要孝顺。)     具体的 最好她自己去了解 我就不一一描述了。

  • 回民为什么把猪供奉为自己的神仙

      这个说法就是错的,回民不吃猪肉,是认为猪是肮脏,厌恶至极不愿提及更不可能把它作为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