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礼仪和禁忌

  • 你知道瑶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吗

      瑶族人很热情、友好。家中来客,他们必盛情款待,一般是男女分桌进餐。进餐时,不能让老人和客人自己盛饭,须由晚辈盛饭;餐毕要双手举筷说声“慢吃”,以示敬意;凡给老人、客人东西,都要双手捧上,以示尊敬。路不拾遗,非己莫取,是瑶族人的传统美德,他们会常常把自己一时带不走的东西放在路旁,打下草结作记号,不管放多久,别人也不会取走。瑶族的妇女生孩子满月时,忌外人来访;男女对唱山歌时,双方须各在一方,忌同坐一条凳子,当着女人的面不能说粗话,堂屋内不准吐痰。

  • 法国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公共场合说话一定要小声,就像搞地下活动一样。   不要盯着别人看。   打电话的时候声音声音要小,如果在和人家吃饭或者说话的时候接到电话一定要说“对不起”然后到一旁小声接电话。   有门的地方,当你开门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人,要等后面的人来了,等他的手扶到门了,你才放开门,一定不要在后面的人还没有碰到门的时候就放开门。   如果你刚刚打开门,有人要出来,你要扶着门让人先出来你再进去(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会互相谦让)。   上下楼梯,如果有女性拿很重的东西或者推着婴儿车,要去帮忙。   对人说话或者一般交往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的碰到对方,比如拍肩、背,或者拉手,这样会引起相当的反感。   如果不小心碰到对方了,一定要说对不起,其他人碰到你了他们也会说对不起。   吃饭的时候,饭菜一定要闭上嘴嚼,不要发出很大的声音。   吃东西最好把盘子里面的东西吃干净,不要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否则会遭人鄙视。   室内除非吸烟区不能吸烟。

  • 佤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

      朋友,你听说过“鸡肉烂饭”吗?这是佤族人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佤族人请客人饮茶、喝酒,主人要先喝一口,以示卫生、无毒,然后再双手捧给客人,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佤族人很讲究团结互助,邻里有事,大家相帮,猎获野兽,见者有份,正如俗话说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伙干”。佤族人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如果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 卫礼贤的研究经历

      (1)编写教材。其中主要有:《德汉语言练习册》(青岛,1902)、《德汉语言教科书——汉语课文》(青岛,1903)、《德汉语言教科书——词汇、语法和汉语课文改写》 (青岛,1904)、《德汉语言教程——P·克兰茨教程》(青岛,1904)、《按笔画排列并加注音和翻译的最常用汉字》(青岛,1909)等。这些教材是卫礼贤为青岛“德华神学校”的中国孩子们学习德语而编写的。(2)尝试向德语读者译介一些中国的古典作品,其中以儒家典籍为主,也包括其他文学作品。除了《三字经》以外,卫礼贤还先后在同善会的《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上海《东亚劳埃德报》等德文报刊上发表了他节译的《诗经》(1904)、《大学》和《论语》(1905)、《三国演义》(1906)、《聊斋》和《吕氏春秋》(1910)等。1910年,他翻译的《论语》全文由迪德里希斯(Diederichs)出版社出了第一版,代表着他在这一时期学术翻译的最高成就。(3)向西方尤其是德国读者介绍中国的风土与人情、历史与文化、现状与人物等。如《中国的乞丐》和《山东省的教育》(1903)、《关于中国的形势》(1904)、《中国的天文学——据中国文献资料编写》和《中国的社交礼仪》(1906)、《山东的丧葬风俗》(1907)、《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中国女孩出生的风俗》、《德国在中国的文化使命》、《中国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中国的海军》(1909),《西藏问题》、《中国的青铜器收藏》、《所谓秦始皇焚书事件》、《中国的文化斗争》、《国民党的影响》、《袁世凯》和《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区别》(1910)等。这些介绍虽然大多带有猎奇的性质,而且缺乏深入的背景分析,但也明显表现出卫礼贤对广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关注。(4)与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学说结下不解之缘,这影响了他一生的活动特别是汉学活动。包括他为自己取的汉文名字,他的字(希圣),以及他自命为儒家弟子,都体现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早在1903年,卫礼贤就在青岛做过一个学术报告,题目是《孔子在人类代表人物中的地位》,对孔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来,该报告还出版了单行本(青岛1913),在德语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外,他还于1909年在《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杂志上发表过《孔子的意义》一文。作为卫礼贤汉学生涯的起步阶段,他在这一时期的汉学活动自然表现出某些不成熟的特征。比如,除了对于孔子和儒家典籍的研究和译介之外,其他活动很难说具有多少学术性。即使对于孔子和儒家典籍,他也主要处于学习了解阶段,对它们的认识理解尚显肤浅。 1911年是卫礼贤汉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卫礼贤的活动除继续坚持办学外,更多地转向了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学术翻译工作。(1)翻译出版了《论语》修订版和《老子》(耶纳,1911)、《列子》和《庄子》(耶纳1912)、《孟子》(耶纳,1914)、《大学》(青岛,1920),以及《中国的民间童话》(耶纳,1914)等。这些作品,使卫礼贤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赢得了声誉。虽然它们大多并不是第一次被翻译成欧洲语言,但人们却公认卫礼贤翻译的是最好的,这奠定了卫礼贤作为翻译家和汉学家的地位。(2)随着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卫礼贤开始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研究中国,而不再仅限于做一般性的介绍。其中,《中国——民族与特性》(青岛,1911)和《辜鸿铭: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抵抗(批判文集)》(耶纳,1911)是这一时期两部较重要的作品。此外,他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研究介绍中国问题的文章,如《老子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没落的观点——摘自中国哲人列子的著作》和《中国动乱的原因》(1911)、《中国的儒教》、《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心理学——P·罗尔巴赫博士作导论》(1912)、《宗教在新中国的地位》和《关于中国道教的史料》(1914)等。(3)发起建立“尊孔文社”,以此为依托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许多满洲王公和前清大臣都在青岛找到了避难所,卫礼贤见其中有许多是出身翰苑的饱学之士,就在礼贤书院内建了一所“尊孔文社”。尊孔文社不仅是研究儒学的一个机构,还是卫礼贤联系前清遗老的一个组织,在这里人们不仅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常进行中西学术交流,既安排中国学者讲授中国文化,也安排德国学者讲授西方文化。 这一时期,卫礼贤彻底放弃了传教工作,他的活动几乎仅限于学术研究和交流,后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创办了“东方学社”,之后在中国只呆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就回国了。作为法兰克福大学的著名汉学家,卫礼贤进入其汉学生涯的黄金时期。(1)陆续完成和出版了一系列对中国古典作品的翻译,包括与迪德里希斯达成的出版计划中的后几部,其中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就是在他的中国师长劳乃宣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易经》(耶纳,1924)的翻译工作。《易经》的德文译本是在劳乃宣向卫礼贤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文本解释和介绍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使德文译本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原有思想,他又把德文译本返译回中文。卫礼贤认为,只有在体现原作精神前提下,方可被视为真正的外文译本。这是卫礼贤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从开始着手学习、研究和翻译它,到最后出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除翻译《易经》外,还有《中德的四季与晨昏》(耶纳,1922)、《黄河精灵——中国的民间童话》(法兰克福,1926)、《吕氏春秋》(耶纳,1928)、《太乙金华宗旨》(慕尼黑,1929)、《礼记》(耶纳,1930)等。此外,他还在各种报刊上译介了其他一些中国古典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如《今古奇观》节译(1925)、《蝴蝶梦》(1926)、《聊斋志异》选译(1927)、《韩非子》(1929)和《中庸》(1930)等。(2)1925年11月4日在法兰克福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中国学社” (也称“中国研究所”),学社的主要日常工作是编杂志,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的报刊,如《中国科学与艺术学报》(达姆施塔特,1925年创办)、《中德年鉴》(法兰克福,1926年创办)、《中国》(法兰克福,1927年创办)和《东亚评论》(汉堡,1929年创办)等。学社还主办各种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其报告及展览涉及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工艺等领域。从欧洲文化角度看,中国学社致力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有助于西方人吸取其精华。除此之外,中国学社也是中国留德学生的活动中心。(3)卫礼贤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他陆续完成出版了一系列汉学研究的著名作品,如《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达姆施塔特,1922)、《孔子——生平与事业》(斯图加特,1925)、《老子与道教》(斯图加特,1925)、《中国的精神》(柏林,1926)、《中国文学》(维尔德帕克—波茨坦,1926)、《孔子与儒教》(柏林和莱比锡,1928)、《东亚——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变迁》(波茨坦和苏黎世,1928)、《中国文化史》(慕尼黑,1928)、《中国哲学》(布雷斯劳,1929)、《中国人的经济心理学》(莱比锡,1930)等。卫礼贤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研究中国问题的作品多达上百篇,包括《无政府的中国》(1923)、《中国的科学生活》、《现代中国的精神生活》和《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运动》(1924)、《中国争取自由的斗争》、《东方与西方》和《中国的思想流派》(1925)、《歌德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命定论》、《老子、孔子和墨翟——中国哲学的奠基人》和《中国人的国家思想》(1926)、《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政治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基础》(1927)、《歌德与老子》和《中国文化的危机》(1928)、《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的人口问题——评尤里乌斯·沃尔夫的〈新性别伦理和当前的生育问题〉》和《中国的宗教与世界观》(1929)等等。此外,他还在德国和欧洲各地举行了数不清的演讲和学术报告,筹备了多次关于中国音乐、戏剧、绘画、书籍等方面的演出或展览,为促进中德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也做了不少工作。这一阶段是卫礼贤汉学生涯的成熟阶段和黄金时期,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创造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从而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如果说此前卫礼贤的汉学成就还主要体现在向西方翻译和介绍中国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话,那么在这个阶段他的成就则更主要地体现在学术性研究方面。特别是他写作的《中国的精神》一书,早在1928年就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余下全文>>

  • 中国人有自己的星座吗?

      旧历出生月份星座名称:   星纪 : 12/7 ~ 1/5   玄枵 : 1/6 ~ 2/3   娵訾 : 2/4 ~ 3/5   降娄 : 3/6 ~ 4/4   大梁 : 4/5 ~ 5/5   实沉 : 5/6 ~ 6/5   鹑首 : 6/6 ~ 7/6   鹑火 : 7/7 ~ 8/7   鹑尾 : 8/8 ~ 9/7   寿星 : 9/8 ~ 10/7   大火 : 10/8 ~ 11/8   析木 : 11/7 ~ 12/6   星座分析   《星纪》   性格特点:作为十二星座的出发点,有根基的含义。你(你)是一个信念坚强而勤奋的人,会向著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懈。而且给人十分踏实可信的印象,深得他人信赖。但一向温柔的你(你)一旦发起脾气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恋爱倾向:慎重派的你(你)不会轻易堕入爱河,要经过长期仔细的观察,才会与可信赖的人相恋。你(你)们的感情虽不是炽烈如火,但也异常深厚、持久。   恋爱武器:你(你)的温厚和大方有礼是博得异性好感的有力“武器”。   《玄枴》   性格特点:“玄枴”有种子的含义,所以有发展性和神秘感。你(你)好奇心旺盛,兴趣广泛,而且性格开朗、乐观,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物。但你(你)同时有缺乏耐性、善变的缺点,而且对一件事物的热情不会太持久。   恋爱倾向:好奇心强的你(你)渴望尝试各种类型的恋爱,很有可能同时与多个异**往。喜欢充满新奇感和刺激的约会。   恋爱武器:善於表达感情,是你的有力“武器”。   《娵訾》   性格特点:“娵訾”代表著植物的核,即事物的中心。所以你(你)是一个个性很强、强调自我的人,外表冷漠,内心却十分热情。而且具持久力,一旦决定了某件事,便会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到底,故此经常成为团体的领导人物。不过你(你)的坚强可能会使你(你)有些自闭倾向,因此应多与周围的人交流。   恋爱倾向:“娵訾”座的人会全身心地投人恋爱,同时独占欲也很强,一旦发现对方对自己不忠,便永远也不会原谅对方。所以你(你)一定要选择一个非常忠盏娜俗鲬偃恕?   恋爱武器:穿著一些野

  • 理疗有副作用吗?(磁疗仪和超短波理疗仪有辐射之类对人体有害的作用吗?)

      辐射还是存在的,主要看程度大小了。一般医生建议的理疗应该比较科学,即使有辐射也是人体所能接受的,毕竟我们整天所使用的手机、电视、电灯、微波炉等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辐射……不过都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

  • 中国人起名可以带英文吗?

      根据   第四条 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这样就不能上英文名。

  • 礼字解什么生肖?

      朋友您好,我觉得最有可能的生肖就是羊和兔     左边一个衣补,羊毛和兔毛的意思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

  • 中国人的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中国人的基本礼仪:一、居家 1、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2、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3、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4、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5、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6、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7、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8、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9、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10、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11、不挑剔食之美恶。 12、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在学校1、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2、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3、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4、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5、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6、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7、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 1、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3、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4、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5、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6、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7、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8、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9、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10、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12、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 1、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2、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3、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4、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5、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6、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7、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8、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10、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2、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13、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14、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转身向后。 16、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17、碗中不留饭粒。 18、不对人剔牙齿。 19、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20、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21、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1、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2、见长者,必趋致敬。 3、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4、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5、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6、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7、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8、不立在路上久谈。 9、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10、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11、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12、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13、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14、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15、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人 1、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2、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3、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4、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5、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6、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7、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8、谈话应答必顾望。 9、将上堂,声必扬。 10、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1、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12、饭及眠时不访客。 13、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14、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15、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16、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客 1、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2、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3、每门必让客先行。 4、入门必为客安座。 5、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6、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7、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8、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10、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行 1、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2、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3、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4、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5、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6、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7、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8、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9、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10、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