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与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健脾止泻,宁心安神,解毒,利关节。   应用:   1、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2、镇静心神,促进睡眠。   3、利尿消肿,利水渗湿。   4、降血糖。   5、增强免疫力。   用量:10~15g。   禁 忌:   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孕妇填用。

  • 中药“茯苓”的副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水肿、小便不利。 2、脾虚诸证。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平,入心、脾、肾经。甘补淡渗,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不伤正气,善治各种水肿,为利水渗湿要药。且善健脾,宁心安神,治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总的来说,本品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渗利,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

  • 中药,茯苓的作用

      福林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既生瑜松科植物赤松或者马尾松等树根上。药性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 茯苓是较好的渗湿利水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脾虚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具有抑制作用。

  • 土茯苓的副作用?

      土茯苓可以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是药三分毒,不宜多食,

  • 请问医生配给我的姜半夏,姜厚朴,白芍,连翘,栀子,柴胡,紫苏梗,六一散,茯苓,麸炒积壳,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是半夏厚朴汤的加减方。〖方剂名称〗半夏厚朴汤 〖方剂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方歌〗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此方去温中散寒的生姜,加清热燥湿的连翘,栀子,六一散,加行气宽中的枳壳,加缓急止痛的芍药。加疏肝解郁的柴胡【小剂量则升阳举陷】。可以看出属肝脾不和,内有湿热。----胃痛?肠炎?

  • 生栀子中药起什么作用

      食用功效   栀子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适用于外感风热型由表人里之感冒、流感、肺炎等病症,肝胆实火上逆所致的目赤头痛、胁痛口苦、耳痛耳鸣及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囊肿、带下等症,此外,还可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感染性发热、急慢性肝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及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   食谱精选   ●栀子粥:取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用粳米煮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每日服食2次,2~3 日为一疗程。具有清热泻火之效。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注意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溏泻者忌用。   ●栀子连柏洒:取栀子30克,黄柏90克,黄连l5克,米酒800克。将上3味药轧成粗末,置锅中,加米酒煎煮数百沸,过滤去渣,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30~50毫升。具清热,解毒,止血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牙龈出血。   ●佛手栀子饮:取栀子30克,佛手50克。将佛手洗净,切成片,栀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效。适用于阳痿,属肝气郁结型,伴急躁易怒、胸胁痞闷者。   现代研究   栀子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药理报道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解热、利胆等作用。栀子富含色素类成分,而以藏红花素为主要成分的栀子黄色素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藏红花素具有明显降血脂、抗癌作用,能从分子水平抑制原癌基因的启动以及癌细胞的合成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形成,并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抗氧化生物活性。   小贴士   栀子皮(果皮)能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 清内热,生用泻火,炒黑止血

  • 中药黄柏有什么功效

      黄柏,性味苦寒。是清热燥湿药。具有泻火解毒退虚热功效。主治:湿热下痢、黄疸、带下;阴虚火旺等证。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水蛭又称蚂蝗是一中较为古老的软体生物,平时靠吸食水里的浮游生物、昆虫、以及腐烂的植物等为食。水蛭主要生活在河流、池塘、以及湖泊的深处,一般渔民在捕鱼的时候经常可以网到它, 在波罗的海地区就有琥珀化石中含有水蛭遗骸,这些遗骸大约有四千万年至五千万年的历史,水蛭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而水蛭的种类又有旱蚂蟥、水蚂蟥以及寄生蚂蟥等,其中寄生蚂蟥是一种对人和动物的身体有威胁的水蛭种类。   关于水蛭的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楼主可以详细阅读百度百科中的《水蛭《,实际上水蛭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水蛭的药用价值,水蛭可以分泌一种特殊的酶,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 中药白芷有什么功效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 主治: 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禁忌: 1.阴虚血热者忌服。 2.《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功效分类: 解表药;祛风药 各家论述: 1.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 2.王好古:白芷同辛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肉,则入阳明可知矣。 3.《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4.《本草经疏》: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 5.《本草汇言》: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第性味辛散,如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 6.《本草经百种录》: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气血,病之标木,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者之所殚心也。 7.《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8.《本草正义》: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本经》所谓长肌肤而润泽颜色者,以温养为义,初非谓通治外疡,可以生肌长肉;乃《大明本草》竟以治乳痈、发背、瘰疬、痔瘘、疮痍、疥癣,谓为破宿血,生新血,排脓止痛云云。洁古亦谓治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濒湖且谓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湿热者温以除之,故排脓生肌止痛。颐谓辛温上升之品,可治寒湿,必不可治湿热,而溃疡为病,湿热者十之九而有余,寒湿者十之一而不及,胡可以统治痈疡,抱薪救火。《日华子》排脓止痛一句,实是无中生有,大乖医药原理。且洁古所谓皮肤燥痒者,明是火燥湿热,又安得投此辛燥之药。濒湖所谓湿热者温以除之一句,如何说得过去。总之诸公于疡科理法,未能体会,人云亦云。寇宗奭《衍义》谓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皆由败脓血所致,须此排脓,云云。颐谓此症,是带下之一,寒湿瘀垢,互结不通,脐腹冷痛四字,是其寒结确症,故宜用温升而兼泄瘀固涩为治,虽曰败脓,决非溃疡排泄之可以等视,何得妄为比附,竟认作排脓要药,则实热诸疡,必益张其焰而痛不可言。颐治疡廿余年,煎剂中惟湿盛无火之症,间或用之,余则不敢妄试。若消肿敷药之如意金黄散中有此,则取其辛以散结耳。大明又谓去面po疵瘢,固即《本经》面脂之义,然又以为治目赤胬肉,则风火升腾之炽甚者,而亦以温辛升之。濒湖谓治鼻渊,盖鼻渊一症,本有风寒、风热及肺热郁蒸三者之别。风寒郁其肺气,而鼻塞多涕,则白芷升阳可也,若风热鼻渊浊涕,及肺热而黄脓腥臭之鼻渊,胡可一概而论。又谓治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则皆阳明热炽上攻为痛,古法偶用白芷,本以加入清泄剂中,以引经为义,而乃列为专条,等于主要之君药,岂非大谬耶!白芷辛温,芳香燥烈,疏风散寒,上行头目清窍,亦能燥湿升阳,外达肌肤,内提清气,功用正与川芎、藁本近似。《本经》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皆其清阳下陷,寒湿伤于中下之症,温升燥湿始为合宜。若阴虚不摄,或湿热浸淫,而为此诸症,非可概治。头风目泪,亦惟阳气素虚,而风寒风热乘之者,庶能合辙,如阳盛而袭风热,已难概用,亦有阴虚肝木上乘,疏泄太过,而迎风泪流者,更非所宜。长肌肤,作面脂,皆与藁本同。《别录》疗风邪,即以风寒外侵

  •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啥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寄生于豆科、菊科等植物上,对大豆有很大的危害。菟丝子又有很好的食疗和医疗作用,但也菟丝子有什么副作用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菟丝子的副作用   菟丝子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而且对于补肾壮阳还有很不错的疗效,但是这样好的食物,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这一点是朋友们毋庸置疑的,其实菟丝子当中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其实没有副作用,朋友们大可放心食用。   菟丝子的作用与功效   ①《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②《雷公炮炙论》:"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③《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④《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⑤《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   菟丝子做法指导(谨慎参考)   1.菟丝子辛甘微温,必缓气和,善入肾经,阴阳并补,若与鹿茸、附子、枸杞子、巴戟天等配伍。   2.与熟地、山萸肉、五味子等到同用。   3.菟丝子可与熟地、车前子、枸杞子配伍。   4.可与石莲子、茯苓、山药配伍,以健脾止泻;若脾虚食少,大便不实者,则加黄芪、党参、白术等到益气健脾之品。   5.可以晾干,和枸杞子一起泡茶。   结语:菟丝子对明目、补肾、治疗不育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可以经常的以食疗的方式,多吃菟丝子防止有关病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