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风水学基础理论

  • 吕氏家谱

      出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饥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 中国吕氏从古至今的名人

      历史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   吕 雉: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   吕 蒙: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   吕 布: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 才: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临清市夏津西)人。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自然科学家。   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 光: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   吕蒙正:北宋太宗、真宗时宰相,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   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现代名人  吕正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委员、铁道部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等职。   吕叔湘:(1904-1998) ,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吕先铭:男,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中国经济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创建者;著有《商务心理真相》等。其心理价值规律理论否定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被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凤凰卫视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其认为西方经济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吕一燃: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吕谏:男,财经作家,营销专家。   吕 钦: 男,广东省惠阳人,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吕廷杰:男,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吕 中:女,内地艺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在《神探狄仁杰1-3》扮演武则天。   吕良伟:男,香港艺人,周润发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扮演丁力而一夜走红。   吕丽萍:女,北京人,中国著名女演员,先后在电影《张家少奶奶》《嘿!哥们儿》《老井》《荒火》《大气层消失》《遭遇激情》《龙年警官》《青春无悔》《蓝风筝》中担任重要角色,与黄蜀芹、吴天明、夏刚、黄建中、周晓文、田壮壮等知名导演合作,还主演了电视剧《大树底下》《围城》《编辑部的故事》等,均获一致好评。丈夫:孙海英。   吕方:香港歌手、文艺明星吕方

  • 吕氏祖先历史

      吕姓起源主要有三支: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的裔。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四岳,指尧舜时的四方部族首领。吕,古国名,在今河南南阳西。周宣王时,吕改为甫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该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吕”作为姓氏。   2、春秋时晋国魏氏吕錡的后代,改为吕氏。   3、出自鲜卑族。代北复姓中有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后魏时改为吕氏。后周时,三字姓俟吕陵氏,均为吕氏。参见《通志·氏族略》。   吕姓家谱介绍     周朝时,吕姓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北宋仁宗时,吕尚后裔吕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大防先辈为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迁居京兆蓝田(丁陕西蓝田),官居左光禄大夫,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号称贤相。后大防遭弹劾被贬,死于江西信丰县,迁葬于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澄海县)上华镇吕厝村,广东吕氏宗亲会在修族谱时尊吕大防为始祖。     台湾吕氏宗亲会所制族谱,尊吕尚为吕氏远祖,常有吕氏后裔来卫辉拜祭。   现在吕氏族谱,大多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纂修的,以南方省份居多:     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吕氏宗谱》 吕贽庭光绪四年(1878年)纂修 共二十二卷,外加首末各一卷;     余姚(今属浙江)《吕氏宗谱》 吕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纂修,共八卷,卷首一卷;旌德(今属安徽)《吕氏续印宗谱》 吕贤铭纂修,共十四卷,民国六年(1917年)铅印。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吕氏宗谱》 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此外,还有:     《吕氏宗谱》 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 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B型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和 。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 代医家 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 、 、 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7.中医学包括 、 、 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 、 、 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昼 、夕 、夜 。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 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 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 精为 ,气为 ,神为 。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 )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 )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 )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 )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 )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   四、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五脏一体观 10.形神一体观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题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题   1.DE 2.AC 3.CE   (四)X型题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证论治   11.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3.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 风水学可信吗?

      风水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就像中医,你不能说它不包含糟粕,亦不能说它全是垃圾!   北京没遭受过大的自然灾害,用现代自然科学,也可以给出一个说法。你看看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等······   传统上中国人在建造房屋时,要考虑营造学、园艺学,风水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风水学中讲粪屋对门,痈痨长存。你想想,古代厕所的卫生情况,厕所离居室那么近,能不得病吗?   人要住得舒适,讲究采光、风向、卫生、安静,还要防止铺张浪费,太过张扬还可能惹来祸患,这都是包含了很多合理的因素。   但还是不要迷信,迷信的结果只能是害人或者害己!   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不要全信,不要全不信。   中国人常讲: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又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要偏激狂热即可!!   风水学属道教重要组成部分,也叫青乌堪舆之术!你如果真感兴趣,不妨多关注一下。说好的、言坏的、夸赞的、辱骂的都看看,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

  • 吕氏家谱字辈

      忠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   清明贻佰世,福泽满前门   依漯袁圆衷,宋良派炎梵   簪莺昭一代,文献继中原   拼音没错 字我不知道对不对 毕竟当时是我爷爷逼着我背下的 时间长了 吕家家辈我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 风水学的三熬

      风水学的三煞————三煞,坐煞,灾煞、劫煞。申子辰年三煞在南方,已酉丑年三煞在东方,寅午戌年三煞在北方,亥卯未煞在西方。

  • 什么是风水学中的“三要”

      什么是阳宅三要和六事?阳宅三要指的是门、主、灶。门主要指住宅的大门,它是阳宅的纳气之口,门向得法,宅舍便能趋吉避凶。“地理之法,全借门风路气,以上接天气,下收地气,层层引进以定吉凶”《阳宅经纂卷二》。可见门的重要性几乎与宅地相等,门必须开在吉方。一院之中所有房屋的门都要开在吉方。大门是住宅的气口所在,其吉凶与住宅的主人关系最为重要。门的吉方,通常以游年入星的飞布和阴阳五行的配合来确定。灶也十分重要。灶位不当,会导致主妇受害,殃及老幼。向的选择除了以游星飞布及阴阳五行来确定外,也有用峦体之法,但一般仅涉及灶在宅中的位置和开口。如灶口不宜近池、水、井,否则主孤寡绝嗣等。主即是主房,主房要高大,要与门向相配合,以大门门向定吉凶,大门门向已定,就要把最高大的主房放在三个大的吉星上。人的起居休息睡觉占着一大半的时间,所以主房安在吉星上十分重要,关系一家人的兴旺繁荣和吉凶祸福。阳宅六事包括“内六事”和“外六事”。“内六事”指门、灶、井、厕、碓磨(含仓库)、畜栏;“外六事”指道路、池塘、桥梁、庙宇、佛塔、衙门。水井宜开在宅的生气方和延年方,不宜开厅前、不能与房门相对,否则眼疾心痛;井与灶不能相连,也不能南北相对,否则出忤逆。厕所应压在凶方,其方位要隐蔽,不宜与灶门相对。石磨及仓库宜设宅的吉方,不宜设在卧房左右或前方。

  • 名词解释1离骚2九辩3神话4楚辞5风雅颂6赋比兴7《尚书》8《春秋》9《吕氏春秋》10《国语》

      1.《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一受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全市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他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主旨是忠君爱国。   2.《九辩》,《楚辞》篇名,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王逸定为宋玉作。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九辩》,《楚辞》篇名。王逸定为宋玉作。明代焦□《焦氏笔乘》、清代牟庭相《楚辞述芳》及吴汝纶在《古文辞类纂》评语中,均以为屈原作,但所提出的理由还不足以推倒王逸之说。关于《九辩》名称的意义,王逸释“辩”为“变”,是对的;但又说“谓陈道德以变说君”云云,则不确。王夫之说:“辩犹遍也。一阙谓之一遍。盖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楚辞通释》)此说较为通达,今多从此说。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   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7.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8.《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史纲,它本为鲁国国史,按照鲁国十二个国君的顺序提纲挈领地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14年(前722——前481)共242年发生在鲁国和春秋各国的历史大事。其记事特点谨严简约,被看作是我国的记事文之祖。   9.《吕氏春秋》是秦在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而成的一部杂家代表作。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后代又简称其为“吕览”,共二十余万字。汉书艺文志称其为“杂家”,即认为它是先秦以来阴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的折衷和调和。   10.《国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共二十一卷,因以“国”为目,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一般认为它是纪录有关“邦国成败,嘉言善语”的书,故名《国语》。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今人多认为是战国初年熟悉各国史料的一位历史学家编订的。

  • 阴阳风水学入门有哪些

      风水五行利用与认知   五行是了解命运的钥匙,也是一切预测学科的基础,必须反复讲,反复学,才能掌握它的实质与特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传统预测学的基本元素;它涵盖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几乎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五行的影子。特别是在人生预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可以推导出相貌丑俊、性格强弱、心地善恶、学识深浅、事业成就、财富积累、感情顺否、婚恋概况、健康状态等等。   了解了五行的重要意义,有些朋友便开始推测自己属什么五行了。但这些自我推测,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都是片面性的,都是不准确的,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以至影响了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正确判断。那么如何判断你的五行究竟属啥呢?   所谓的自身五行,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但却不一定都是真正实用的。下面我们由浅入深,来逐项分析一下。   第一,纳音五行。   所谓纳音五行,指的是年命纳音的五行属性。   中国的农历纪年,是干支纪年,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年月日时的状态。   而纳音五行,则是把天干地支融合以后,得出来的新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属性,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属性,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   古人把纳音编成诗诀,方便记忆: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什么“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就是纳音五行的属性。   五行八卦的基本常识   (1) 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 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 属猪。   (3) 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  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  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 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戊)属金,司春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各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 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