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简介

  • 商丘简介

      商丘位于黄河南岸,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6.3万,是河南东部工业中心.商丘工业有机械,冶金、电力、化工、纺织、烟草、造纸、玻璃、医药等行业、轻、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较好.毛纺、酒类也在省内有市场.   商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棉花、山羊皮、桐木生产基地,是河南的小麦主产区.蔬菜、林果、畜产也有很大发展.   东部的永夏煤田是我国六大优质无烟煤基地之一,面积1000平方公里,储量100亿吨。国家正在建设年产1000万吨的大型煤炭基地,现已形成年生产能力400多万吨。国家投资80亿元兴建的12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坑口电厂正在建设之中;商丘土壤肥活,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苹果、葡萄、梨等,是著名的“泡桐之乡”,国家黄淮海平原重点开发区,河南省粮、棉、油、畜产品主要产区之一,全国重要的粮、棉、山羊板皮、优质桐木等生产基地。   商丘交通发达,京九、陇海铁路干线在商丘交汇,是中原地区的特大交通枢钮,京九铁路的商丘北火车站是亚洲第二大铁路编组站,105、310国道在商丘交汇,形成辐射全国的公路网络,商丘空港距市区20公里.   商丘能源充足,除原有的煤炭电力生产外,新建的四个煤矿年产煤炭800万吨.商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行城市综合开发,已开通移动电话和万门程控电话,1993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4个,引进资金4亿6千万元,批准三资企业14个.开发区内31项目已投产见效.   为摆脱原有经济模式的禁锢,商丘利用京九铁路开通带来的机遇,制定了三位一体的发展规划,大枢钮:利用商丘优越的交通地位,成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处的流通中心,大中心使商丘成为经济、贸易、金融、旅游的中心城市,大都市:使商丘在2010年成为拥有食品、纺织、机械、生物工程、电子、医药工业为支柱的60-8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向西南发展市区,西北部为机械工业区,东北部为食品工业区,东南部为轻工业区,西部为纺织工业区.   商丘是一片丰饶而充满希望的热土。她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富,是国家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 , 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被河南省政府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特别试验区” , 并成为河南省三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商丘古城 1986 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历史

  • 乾隆皇帝的简介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雍正在位时乾隆被封被宝亲王。雍正死后,群臣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锦匣,开读密诏,上面写着“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继联即皇帝位。”弘历于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乾隆”。   相传乾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之子。在雍亲王(雍正)妃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没想到,男孩天资聪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传说乾隆在六下江南时,曾暗去海宁省亲。   不过有学者认为,乾隆并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当时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因此,乾隆身世之谜是子虚乌有。   乾隆在位期间,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使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康乾盛世”在此期间达到了顶峰。同时乾隆平定了准噶尔部,消灭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开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严厉拒绝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   在平定天山南路时,清军俘虏了小和卓木的一个妃子,她是一位绝色佳人,身上又散发出一种天然的奇香,人称香妃。乾隆便将她收为妃子送入宫中,还特地招来回教徒服侍她的吃穿。又在宫中西苑造了回族的住房、礼拜堂,以博取她的欢心。香妃却毫不动心,坚决不从。一天,宫女奉乾隆之命来劝说,香妃猛地取出一把匕首,吓得宫女四散躲避。太后怕乾隆遭到不测,趁乾隆去郊祭时,把香妃召来,令其自杀。乾隆知道后还生了一场病,事后下令将香妃遗体用软轿抬回新疆喀什入葬,建香妃墓。近年来,专家经过大量考证。认为香妃实为乾隆的容妃,在宫中生活了28年,55岁时病殁,葬于东陵,棺上

  • 183的简介

      姓名:王绍伟   英文名字 AM   生日: 12 / 18   血型: O 型   星座: 射手座   身高: 180公分   体重: 72公斤   语言: 国、台、英   专长: 舞蹈、足球   兴趣: 跳舞、邉?   唱片:   2004-5566 -2nd Album   2003-西街少年电视原声带、5566超越自我Live演唱会DVD   2002 -MVP情人电视原声带、5566 -1st Album   书籍 :   2003明星入门100招、5566认真贴身纪实   戏剧:   2003-西街少年   2002-MVP情人   主持:   2003-台视少年特攻队、中视冠军家庭向前冲   2002-三立都会台在中国的故事   2001-三立都会台辣嬷旅行团(外景主持)   广告代言:   2003-多喝水More Sport、生存On Line线上游戏、三阳机车高手系列   2002-1111人力银行   2001-行政   姓名:颜行书   英文名字:Johnny   绰号:篮球精灵.闪灵后卫   生日:1976/09 / 08   血型: A 型   星座:处女座   身高:183公分   体重:76公斤   视力:1.5   语言: 国、英、台   兴趣:音乐、电影   专长:篮球、表演   代言商品:NIKE   戏剧:   2004任我遨游   2004雪天使   2002 MVP情人   唱片:   2004对手(雪天使电视原声带插曲)   书籍:   2003颜行一志   广告代言:   2003 蜜妮Biore沐浴乳   2003 中华网龙笑傲江湖之葵花宝典电玩软体   团体:   中华男篮代表队   中广职篮队   篮球公开赛:   2002甲组联赛助攻王、人气王   2001大阪第3届东亚叩?名、第24届琼斯杯第1名、甲组联赛男子最佳5人   2000第6届总统杯助攻王、男子最佳5人   1999年 福冈 第20届亚洲杯第4名、第22届琼斯杯第2名   姓 名:黄玉荣   血 型:A型   星 座:牡羊座   身 高:176公分   体 重:69公斤   电 影:台北晚九朝五   专 辑:半成年主张→东海小王子   电 视:牵手向明天、熟女欲望日记、没完没了的夏天   广告代言:莱尔富:就是爱不爽凉面   姓名:祝钒刚   英文名:JACKY CHU   生 日:08/22   星 座:狮子座   最喜欢的颜色: 深色系   最喜欢的艺人: BRAIN MCNIGHT、张

  • 孙中山简介

      国父纪念歌   我们国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 产生了民主中华,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革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追求,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 为国家牺牲奋斗,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世长流。   民生凋蔽,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 大家要互相勉励,国父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生平简介:   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 ~ 一九二五)名文,字载之(乃自取「文以载道」之义),谱名德明,幼名帝象;十八岁在香港受教会洗礼时署名日新(乃自取「日新又新」之义),业师区凤墀据粤音「日新」为改号曰「逸仙」,自是中西师友皆以逸仙称之,渐以此号扬於国际;三十二岁至日本於投宿旅邸时,日籍友人为掩护革命领袖行踪而代署「中山」,先生旋奋笔续一「樵」字,示为中国山樵,后亦常於函笺自署中山,国人遂以中山先生称焉。先生以清朝同治帝五年丙寅岁十月初六日(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诞降於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县)之翠亨村。其先世本中原望族,自唐末屡迁,历江西、福建,至明初入粤;其高、曾、祖三代均业农,父达成公早岁务农尝致小康,后遭时难中落而出外劳工,后复返里重振旧业;至三十三岁始成婚,取杨氏,生子三女三,长子德彰,名眉;次子德佑,名典,早殇;先生其季也。   孙先生七岁入私塾,凡七年而毕经业。时其长兄德彰先生在檀香山垦牧有成,获当地政府特许招徕华人前往助垦,母杨太夫人亦亟思一睹其事业,遂获父达成公之允诺,侍母随搭载运移民赴檀之轮船前往。先生本「志窥远人,性慕新奇」,此行「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其影响於毕生志业者至大。抵檀未久,太夫人回国,先生独留。初,德彰先生命入所营米店佐理商务,虽稍习即通,然志不在此;长兄知其有志於学,乃使进入英人所设之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就读。此己卯(一八七九)年先生十四岁时事也。   先生中文基础已具,初学英语,先事观察静听凡十日,自以中英文相较之,颇有独特会心。及至十日后展开学习,以读以写,进步极速,且尤以英文文法之领会胜於西童。三年后卒业时,於数百学生中,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华侨引以为荣。盖当时夏威夷犹独立之国也。旋入檀岛最高学府奥阿厚学院(Oahu College),此校为美人所设,系教会学校。先生本意於毕业此校后赴美留学,乃因在校受牧师薰陶欲受洗入教,长兄顾虑父母斥责,并认为先生所受西洋教育已足敷用,命辍学回国再治国学,先生遂於癸未(一八八三)年夏离檀返粤,时十八岁也。然仍於当年之冬,在香港与挚友陆皓东同时受洗於基督教「公理会」。   乙酉之年(一八八五),是时正值中法战争,海行途中每阅西报,均见外电报导中国军队奋勇作战之新闻,并有中国击败法军导致法阁改组之事实;但抵达香港时,清廷已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让安南予法国。先生鉴於满清愚昧腐败,丧权辱国,愤慨万分;适此际於码头得见中国工人拒修法国战舰之义举,深受感动,乃「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先生既立救国救民之大志,遂於翌年毕业於中央书院之时,慎重考虑职业选择,先拟投考陆军或海军学校,继思研习政治法律;后忆及前往檀岛时,曾有教会司铎杜南山语以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言,乃决定习医,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救国事业遂发韧矣。   先生於丙戌(一八八六)年二十一岁时入广州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附设之医科学校,在校结识志士郑士良,并与校外志士尢列邂逅相识,相为砥砺反满救国。一年后,转学香港新创之西医书院(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 Kong),在校复结识杨鹤龄、陈少白、关景良等,皆志同而道合者,日以排满之义放言高论。   先生在西医书院习医凡五年又半,成绩每列前茅,历任教务长如英人孟生博士(Dr. Patrick Manson)、康德黎博士(Dr. James Contlie)暨华籍创办人何启等均器重之。至壬辰(一八九二)年二十七岁之夏,乃以第一名毕业。旋即设中西药局於澳门,并与中医镜湖药局合作为贫病施药义诊。   甲午年(一八九四)之春,中、日之间有事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先生观察大局有变,虑满清腐败无以应之,徒致国危民困也。时李鸿章以汉人承担重任,且为「洋务运动」主持者,并亦为香港西医书院之名誉赞助人,先生欲有所匡救於时,乃作书上致之,期李能恢扩宏图,勤求远略,自「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之大经大本致力,勿徒羡「坚船利炮」而舍本逐末。书上,李末能纳,惟为发「农桑会筹款护照」一纸,亦见其不拒之意。先生遂偕陆皓东游京、津,复溯长江入武汉,以观察形势,预为他日建旗倡义、再造中华之计。乃秋,中日战起,清军屡败,先生视时机已至,乃再赴檀香山,欲纠合海外华侨,组党救国;至十月二十七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兴中会遂告诞生。   先生创立兴中会,明揭振兴中华之宗旨,同时凡入会者均秘誓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之目标,并以选举方式推定正副主席与职员,其组党目的与组织精神於此可见。   先生於乙未(一八九五)年初,自檀香山返香港,聚晤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尢列等,筹立兴中会总部以进行国内起义。时有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先已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先生以志业相近,遂与接洽,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於是租定总会所一处,托名「乾亨行」,即於正月二十七日(阳历二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兴中会总会,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并改订章程,发布宣言,积极筹备举义。二月二十日(阳历三月十六日)以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先生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先生旋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以广徵同志;各项准备甚为顺利,乃定重阳节为起义之日。   不幸届期衢云在香港误事,以致事机败露,陆皓东、程耀宸、程奎光、丘四、朱贵全等多人被捕殉难,首次起义乃告失败。事败后三日,先生始脱险至香港,旋偕陈少白、郑士良赴日本。九月二十八日(阳历十一月十四日)船抵神户,时广州义举已喧腾东邻,先生阅报,见有「支那革命党孙文抵日」数字,因语少白曰:「革命二字,出於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此语吾辈宗旨相符,即以革命称吾党可也。」自此,先生神圣高远之救国事业,乃正名为「革命」。近代中国实亦由先生首用「革命」一词,并直指「革命之名词创於孔子」,而绝不认其为译自西文或得自日本,盖日本实借自中国之易经也。至於以「顺乎天而应乎人」为革命之定义,其意境自高於一般轻用之者,故又屡言「革命为宝贵尊严之名词」,「革命者,乃圣人之事业也」,以见其内心对革命事业之虔诚庄敬。   先生自神户至横滨,访晤冯镜如等,即行组织兴中会横滨分会,公开革命宗旨。旋即断发改装,再赴檀香山,并为周游美欧之计。翌年丙申(一八九六)四月,遇业师英人康德黎於檀岛市街,相约於游美之后即赴英伦会晤。八月,先生於自西徂东横游美洲大陆后,即由纽约乘船赴英。   先生在美宣传革命之时,已受满清驻美公使密侦跟踪,抵英之后,即在满清驻英使馆所雇侦探严密监视之中。八月二十六日(阳历十月二日)晤康德黎於伦敦,并访业师孟生博士,均告戒慎防满清使馆暗算,先生大笑置之。至九月初五(阳历十月十一日),果被清吏诱禁於清使馆内,凡十三日之久,历经险危,终得康德黎与孟生二师营救脱险。先生以英文著「伦敦被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发表,中国革命领袖之声名自是传扬於全世界。伦敦脱险后,先生暂留欧洲,从事政治风俗之考察,并结交其贤豪。以大英博物馆藏书丰富,每日前注阅读连续半年之久,对於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矿业、农业、畜牧、工程、经济,均作细心研究,因而於了然全局中取精用宏,乃「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为一劳永逸之革命目标,「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殊可视为人类思想史上之大事。   戊戌(一九九八)年秋,国内发生政变,满清慈禧太后幽禁光绪帝於瀛台,捕杀「维新」人士多人,维新派首要康有为、梁启超等分由宫崎、平山协助避难日本。日政界耆宿犬养毅与宫崎等咸以康、梁亦谋革新而遭放逐,劝先生与之联合。先生然之,拟亲往慰问,期推诚\相与。讵康另有所图,妄称奉有光绪帝之「衣带诏」,未便与革命党首领往还;惟梁启超屡相晤谈,表示愿意合作。会其党徒王照不直康之所为,公开揭发其所称「衣带诏」之伪,康衔恨迁怒,遂愧然离日,且以敌意对革命党矣。梁於康走后仍与先生续商联合,为康所知,派员促其离日,梁乃於翌年(一八九九)冬赴檀香山,行前且表诚击合作之态请先生作书为介在檀友好。先生不疑,坦然以应。迨梁至檀岛,持先生介函大获信任礼遇时,竟诡称「保皇与革命原属同流,名虽有别而宗旨则一」,欺骗一部分兴中会员助其设立「保皇会」,事为先生所闻,驰书责之已不及矣!   庚子(一九○○)年夏,北方发生「义和拳」之乱,清廷愚昧,竟引以自卫,纵其乱政与排外,招致「八国联军」蹂躏中国之惨祸。先生见危亡瓜分迫在眉睫,亟思奋起拯救,乃一面部署再举起义,一面策划保全南方。时李鸿章方调广州出任两广总督,在港同志何启代表先生与香港总督卜力(Sir Henry Blake)接洽,劝说李鸿章据南方独立,以事拨乱反正。先生并拟订「平治章程」六条,其要旨即为建立合众政府,致送卜力请为转致。先生且曾亲赴上海,试寻策动两江总督与两湖总督之途径而未得也。当兹往返活动之际,先生曾获李鸿章幕中策士刘学询之函邀,谓李有独立之意思得先生助力云。先生虽疑,仍以有利大局而赴香港,至则李果派军舰来迎;同行2日友宫崎等为之欣喜,先生则嘱慎重,及试,果陷阱也,幸未蹈之。不久北京陷落,清廷逃亡,急调李鸿章北上向八国谈和。李既离粤,独立之议寝,而先生起义之部署亦告成熟,箭在弦上矣。   自庚子之役后,国民日渐醒觉,志士纷组革命团体,其著者如:辛丑(一九○一)之春,粤籍留日学生王宠惠、李自重、冯自由等人组成「广东独立协会」;壬寅(一九○二)之春「留东学人章炳麟、秦力山、马君武等人发起举行「中夏亡国纪念会」,张继等人发起组织「青年会」;冬,蔡元培、吴敬恒等人发起组织「爱国学社」;癸卯(一九○三)之春,钮永建、蓝天蔚等人发起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称「学生军」;冬,黄兴、刘揆一、宋教仁等人发起组织「华兴会」;甲辰(一九○四)之春,黄兴再与会党人士共立「同仇会」;冬,龚宝铨、蔡元培、陶成章等人发起组织「光复会」。此四五年间,国内外革命组织遍起,并皆以书刊作革命鼓吹,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等即其著者。至乙巳(一九○五)之春,更有欧洲留学生邀先生前往组织革命团体;而在国内与在日本之各革命团体负责人,感於团结之需要,亦均望先生东返,以总革命组织之成。   先生癸卯(一九○三)年夏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较之初期誓词增入民生主义之内容,即以此施行於尔后组织之入会宣誓,革命宗旨自是益臻具体。甲辰(一九○四)之秋,先生在纽约首次发表对外宣言,题为「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主旨在指出西方对中国存有两种误解,实皆中国受外人侵占之时所产生:其一、谓中国关闭成性,此乃满清专制统治之现象,以往无此事也。其二,谓中国地大物博人众,一旦富犟,势将成为「黄祸」;其实中国人天性和平守法,从不对外侵略,昔日之所谓「黄祸」者,亦系外人侵占中国时,其黩武侵略之延伸也。中国人唯有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乃能对世界和平有所贡献,斯非黄祸而是「黄福」也。故望崇尚独立与和平之美国人民,同情中国人民支持中国革命。   乙巳(一九○五)夏日,先生自欧洲经南洋返抵日本,至则各革命团体志士纷纷来见,皆申进取之意。六月二十八日(阳历七月三十日)先生召集中国革命同盟筹备会,到者凡十七省志士七十馀人,(关内十八省唯甘肃无留学生。)先生演说革命宗旨与方法后,即行合组新团体之讨论,决议定名称为「中国同盟会」,并即各自亲书入会誓词,举行入会宣誓。誓词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会后,继续加盟者络绎不绝;至七月二十日(阳历八月二十日),乃正式举行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於东京,先生被一致推举为总理。   同盟会成立后,即创办「民报」为机关报,先生亲撰发刊词,正式揭出民族、民权、民生「皆基本於民」之三大主义,为革命奋斗目标。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以达成之。主义与方略既定,革命同志遂各依任务,展开组织、宣传,与布置起义。至丙午(一九○六)之秋,期年而已,仁人志士自动加盟者已逾万人,革命风潮已遍於全国各地。清廷震惧,知革命本部在日本东京,革命事业乃先生领导,遂藉外交力量,请日本驱逐先生出境。丁未(一九○七)年春,先生被迫离日。   庚戌(一九一○)正月,全美洲之「中国同盟会总会」成立於旧金山,先生改订新盟约,将同盟会四纲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三纲,明确三民主义目标;并改同盟会会员为「中华革命党党员」,显见其改革同盟会之深意。是年夏,启程东返。   时国内由先生安排成立之同盟会南洋支部,实际以代东京本部执行革命指挥任务;己酉之冬,为策划起义,复由先生指示设立南方支部於香港,委胡汉民为支部长以主其事。倪映典与赵声策动广州新军有成,预定庚戌上元日起事,未及期而新军於正月初三(阳历一九一○年二月十二日)鼓噪发动,援者不及集,遂致顿挫,映典身殉,是为先生领导革命第九次起义之失败。   辛亥(一九一一)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二十七日),黄兴率各省来粤同志一百七十馀人起义於广州,此役惊天地、泣鬼神,革命党人甘死如饴,殉者近百,多为允文允武之青年精英;当时得忠骸七十二具丛葬於黄花冈,英风浩气,震彻人心,「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名遂永为国民革命之精神表徵,而举国革命之形势,乃因之造成。此为先生所领导起义之第十次失败,亦即辛亥大革命成功之先声。   「三二九广州起义」之前,本已先行於长江各埠广布响应革命之机关;广州败后,长江流域即谋再接再厉,乃立「中部总会」以统筹之。七月,上游四川首先发动「保路」革命,清廷调武汉军队前往镇压;八月初,武汉革命党人实行动员,消息走漏,满清政府因而破获各处革命机关;同志处至危之境,决冒险以图成,遂於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奋起一击,石破天惊之武昌起义乃告发生。一夜之间,武汉光复;各省同志,咸依「革命方略」而齐勇响应。   先生时正奔走募款至美国典华城(Denver),得武昌起义之讯,立即启程迳赴华盛顿,拟晤美国国务卿未果,乃经纽约转往欧洲。盖其所首先考虑者,为满清与列犟均订有不平等条约,举中国权益以媚外国,当时且正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谈判借款,诚恐列犟为眼前利益而不利於中国革命也。抵欧后,历访英、法当局,及银行团主干人员。时中国大革命已轰传世界,国内追踪先生请即回国主政之电报遍传欧洲,西报且连篇导先生建立民国成竹在胸之述评,因是而交涉顺利,於停止对满清贷款、制止日本援助满清,及取消英属各地对先生之放逐令等,皆获承诺,遂自欧兼程回国。   十一月六日(阳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先生抵达上海,国人闻之欣喜,中外各报盛传先生携有巨款回国,记者争相访问,先生答曰:「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三日后,各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推派代表赴沪恭迎。先生接受后,首即致电各省代表会暨通电各省军政长官,以「公仆」自称,言当选为「加文以重大之服务」;并於接受记者关於新政府设立事之访问时,答云:「昔日有在旷野树下组织新政府者,今吾中华民国如无合宜房宇组织新政府,则盖设厂棚以代之亦无不可也。」为废除厘金陋规及取消外国「领事裁判权」两事,为新政府必先努力者。於此而见先生政治风范。经先生主张,各省代表会公议,决定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即一九一一年一月一日,为中华民国开元之日,定是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并改用阳历为国历。至日,先生偕各省代表团来迎代表等,於上午十时自上海出发,下午五时抵南京,旋入城进总统府,晚十一时正式宣誓就任,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遂告诞生。先生「三十年如一日之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之志,於斯竟成。」 先生为中国有史五千年来之第一位由选举产生之元首,以「天下为公」之心,行「公仆」「服务」之事,就任以后,首即通电各省选派参议员来京组织参议院,以为国家最高民意机构;继依各省代表会所订「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各部会总次长名单,经民主程序而组成政府;迨参议院正式成立,即提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案,经制定公布而为国家基本大法。先是,武昌起义获各省响应之时,满清军队士不用命,无力应战,清廷乃不得已而起用袁世凯,先任之为湖广总督,继授之以内阁全权,冀其挽救清廷於垂危;而革命党人则以袁既汉人,亦冀其能起义反正,期不战而覆满清。袁於左右逢源之环境中,主动向革命军提出和议,武汉革命军政府以「如袁赞成共和,愿举彼为总统」相许,而有秘密协议。及至先生回国,知有此承诺在先,为示天下为公,决予信守,故於就职誓词中,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之前提,「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於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以推功让能。袁氏知先生诚\意,遂协力迫使满清皇帝退位。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先生即於十三日向参议院咨送辞职书,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兹后并协助袁氏,依民主程序达成选任、就职,及组职内阁诸重大问题,尤特重其向国民宣誓一事。苦心孤诣引导袁氏步入民主程阶,为中华民国树立精神基础之后,於四月一日正式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先生既成其「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之志,光风霁月,飘然引退,即以「实行民生主义」为谋求国利民福之奋斗目标。此意系自同盟会四纲改进而来,且於开国之日誓词中宣告,其为三民主义实践初阶之含义显然,至足重视。因是,自解任离京日起,即以「国民一份子」与「革命党领袖」立场,奔走全国,为民生主义建设致力,历上海、武昌、福州、广州、烟台而至北京,曾欣然受任「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并巡视正太、北宁、津浦、胶济诸铁路;复巡视江阴、镇江、安庆、九江、南昌、芜湖、杭州、淞江各地,为铁路建设作鼓吹与策划,期於十年之内建筑铁路二十万里,以奠全面开发建设之基。十月十日首届国庆之日,先生发表「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专文於外报,十四日设立中国铁路总公司於上海;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初春,更为实行铁路建设计划而赴日本访问,至则广受日本朝野之欢迎,并得日方实业家合作筹组「中国兴业公司」以相支援。方当全力为国利民福而奔走并获初效之际,忽袁世凯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之案发生,国家命运\遂遭突变。   国民党系由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凡五政党合组而成,旨在实现政党政治,事为宋教仁所热心联络成功,故於民国元年八月成立大会选举先生为理事长时,先生即委宋氏代理,俾其施展抱负。国民党组成后,袁氏凯亦支持梁启超结合六政党成立民主党,以相抗衡。二年二月举行国会议员普选,国民党获全面胜利,宋教仁素主责任内阁制,此际主张尤力,大触袁忌,竟於三月二十日施以暗杀。事发三日后,陈其美即自上海电报局寻出缐索,而迅速破案,确证主谋者出於北京政府,举国为之震惊。先生闻讯自日回沪,即召同志会於黄兴寓所。先生以袁氏摧残民主,必将背叛民国,主张趁其兵力未动而民心愤慨之时,立即起兵讨伐;黄兴则以事证既明,应待法律解决;遂未作断。而袁氏则於此际匆忙达成违法借款,秘密调动军队,於六月突然下令免除江西、广东、安徽三省国民党籍都督,随即进兵南下。七月十二日,李烈钧乃在江西举兵讨袁,南京、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相继起兵应之;然事机已失,遂致失败,史称「二次革命」。   先生於八月二日自沪乘船赴广东欲指挥作战,行至马尾时得知广东已败,乃转赴台北,住「梅屋敷」(即今台北中山北路国父史迹纪念馆)小住,旋赴日本寻思重整革命大业方案,决定以从头做起之精神重行组党,於九月二十七日起,开始以中华革命党名称办理党员宣誓;至民国三年(一九一四)七月八日,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於日本东京。先生检讨革命顿挫原因,实由於辛亥革命成功后「不行革命方略之过」,故特为著意於中华革命党方略之制定,经十七次之会议,於岁杪颁行。方略凡六编,於军事、政治、法律、则例、奖惩,并各种文告,均巨细不遗,冀革命遍起而举国一致也。同时明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为国旗,以中华革命党总理为革命军大元帅。先生即依方略执行大元帅职权,委派各省革命军司令长官,全面开展革命起义活动。及至民国四年(一九一五)春,袁氏凯帝制自为野心益露,日本藉此胁迫其承认二十一条苛求,袁竟於五月九日屈服承认;八月,有所谓「筹安会」出现,帝制遂公开进行;十二月,更扭捏宣布「接受帝位」,篡改中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先生於四月三日揭发日、袁二十一条款谈判真相,号召国人奋起维护国权;九月发布宣言,号召国人共击窃国独夫。自是而讨袁之师接踵遍起,袁是在「千夫所指」之下,於民国五年六月六日羞愤而死。先生随即发表「规复约法、尊重民意机关」之宣言,继行总统职权之黎元洪遵之,於六月颁令遵行元年约法并续行召集国会。中华革命党捍卫民国功成,遂令革命军止战停兵。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春,先生著成「民权初步」即「中国存亡问题」两书;并通告海外中华革命党支部、分部及交通部,即作恢复国民党名称之准备。方当规划国家长治久安之际,北方政府又生巨变,事由国务院总理段祺瑞胁迫国会而起,继发展为黎元洪与段祺瑞间的府院之争,再发展为段祺瑞指使所谓「督军团」叛变;最后使得顽固的「保皇派」军人张勋得到机会,以「调停」为名率兵进入北京,先逼黎元洪解散国会,再发动兵变拥满清废帝溥仪复辟。时在五六两月之间,竟接连发生倒阁、叛变、军人干政、解散国会种种毁法事件,至七月一日复辟丑剧发生,北方混乱遂达於顶点。其后虽复由段祺瑞起兵驱逐张勋,粉碎复辟,而北方则自此形成军阀争战之局面。先生为捍卫中华民国,遂起而以护法号召天下。   七月十九日,先生至广州发表通电,请国会议员来粤集会,以行民国统治之权。八月二十五日,各省到粤议员举行国会非常会议,旋即议定「国会非常会议组织大纲」暨「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九月一日,选举先生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九月十日就职,执行护法讨逆任务。时段祺瑞已再以武力控制北政府,意即举兵来犯,先生遂於十月七日下令北伐,护法战役自此开始。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之和平会议在巴黎举行,中国为胜利一方「协约国」之一员,但未得列犟之平等对待,且竟由英、法与日本勾结,将战败国德国在华应行权利另作分配。尤其迁就日本要求,将德国原以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山东之一切权利让予日本,最为国人所愤慨。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为此集会游行,全国各地学生继起响应,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其后,知识份子中之热心改革人士藉以导引,蔚成「新文化运\动」;继之,则有各种激烈思想渗入其中,遂使此一源自爱国情操之「五四运动」趋於复杂混乱。先生时正潜心著述,已成「孙文学说」暨「实业计划」两书,乃即相继发表,期以导正国人心理,及指引因应方向。「孙文学说」以「知难行易」之理,勉励国人力行建国;「实业计划」为全国物质建设详定蓝图,并号召国际合作开发中国富源,谋\中外互利以增进世界福祉;此二书并前者「民权初步」之民主社会建设实务,合而称为「建国方略」。复命同志创刊建设杂志,以导正社会思想。是年十月十日,先生即令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以广包容。加中国二字者,乃所以示其精神有别於元年之国民党也;而其精神所在,则为兼中华革命党与国民党所具性质,即革命与民主并重也。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四月,国会议决取消军政府,依中华民国法统组织正式政府,并举行大总统选举,先生当选,於五月五日就任。按此次选举,实遵约法,为中华民国正式政府,亦为正式中华民国大总统,考诸议案、通告、对内对外宣言皆然。而有以「非常大总统」为称者,且多见沿用之,此於史无可徵寻,盖以当时北方有徐世昌组「新国会」,并用旧选举法选为总统,先生已斥其「名分不正」;而旧国会已自北迁南,维护法统,其所选举者自为正式总统与正式政府。其时旧国会斥北政府为非法,北政府贬南方为「非常」,北政府据地广大,影响视听印象较多,致世人习焉不察;然法

  • 双鱼座简介。

      双鱼座资料   星座名称 双鱼座 星座守护星 木星、海王星   星座英文名 Pisces 星座特征 多变、复杂   双鱼座日期 阳历2月19日—3月20日 关键词 潜意识   星座符号 朝向相反方向的两条鱼 星座代表 传授型人物   星座属性 水象星座   性格特点:双鱼座是黄道十二宫最后一宫,所以他可说是集中了十二星座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于一体,而且也可以由代表双鱼座的两条游向相反的鱼所象征中,知道这是多重矛盾的一个星座;加上水煞星座的情绪化,可想而知双鱼座的人是多么复杂。

  • 系辞的简介

      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   《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提出“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衍生观。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前途。同时又承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永恒性。还阐释八卦来源、占筮方法、圣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义等等。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作用,传中提出的太极、两仪、道、器、神、几、意、象等,作为哲学范畴被后世广泛运用。文中以蓍求卦法成为象数学的重要依据。   

  • 京族简介

      京族的服装显示出渔猎经济的特征。女子穿白色、粉红等浅色无领对襟长袖紧身衣和宽大的深色长裤,赤脚,戴尖顶斗笠。劳作时将裤脚挽至腿根。盛装时套穿天蓝、粉绿、粉红或白色对襟紧身长衫,无领无扣,这种长衫外形似旗袍,开衩上至腰部,穿着方式多样,可以将前两片衣襟在胸腰部打结,形似蝴蝶,款式奇特。男子服装与沿海汉族渔民相同,穿对襟上衣、宽大长裤、束腰带、赤足、戴斗笠。京族男女服装皆不加花饰。   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男子一般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 糖糕的简介

      糖糕以现炸现吃最能体现其香甜可口,酥脆诱人的特点,刚出锅的糖糕程椭圆体,形状立整。放置后容易变软变塌,表皮不再松脆,吃起来又有一番风味。创新吃法:将糖糕夹在烧饼中,均为新鲜出炉最好,内里酥脆又有丝丝香甜,外面又能品尝烧饼的芝麻咸香,享受非常。糖糕也可不包糖,有新手做这个糖糕,怕捏不好,遇热油易爆开,伤着人;直接把白糖或红糖参到面里,用开水来烫面,边倒水边搅和,看似差不多就可以,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硬;再和下面, 一会,开锅放油,把和好的面分成若干份,拍成小饼,丢入有锅里,如果油是初次炸东西,可能炸出来的东西颜色会发白些,不是太好看,吃着还是可以的! 江南地区的糖糕与中原地区有所区别,江南糖糕的制作方法是用米粉和红糖磕印出种种图案的米糕,经蒸熟后食用,当地人称“糖糕”。浙江嘉兴农村,逢年过节制作糖糕的传统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制作糖糕的印模叫做糖糕板,根据糖糕板模印的不同,糖糕有寿桃、元宝、满龙(盘龙)、双鱼等不同造型。其做法是白面粉适量,稍加些白糖,用开水烫面,一边倒入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越软越好,然后摊在案板上晾一小时左右,现在才正式和面,把烫好的面撒上干面粉揉和,一边揉一边加干面粉,这样炸出的糖糕才外面起脆皮,面和好后醒一会就可以炸制了。糖糕的做法:把面分成若干个小面团,擀成面饼加入适量红糖,捏严口,拍成薄薄的扁圆形,放入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河北省也有吃糖糕的习惯,做法与河南省一样,所不同的是,河北用来做糖糕的是黍米和红糖,炸出来的糖糕松软甜糯,非常好吃。

  • 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封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天子,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是汉代初期的相国曹参。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曹操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从兄,若真如此,则曹操为汉惠帝太仆夏侯婴的后裔。   早年   曹操少时机警过人,通权谋机变,以侠义自任,行为放荡不羁,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不为世人看重。只有桥玄、何颙、李瓒和王俊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将来一定会安定天下。当时曹操还默默无闻,桥玄建议曹操去结交当时的名士许劭,以提高名望。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肯给他看相,曹操找到机会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给曹操做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另说:“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才逐渐知名。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过桥玄之墓,下令祭祀桥玄,并且写了悼文。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中常侍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20岁时,通过察举孝廉成为郎官。稍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上任数月,宦官蹇硕的叔叔违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杀。这使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可曹操是依法而行,这些人又无法中伤诋毁曹操,只好转而称赞他做得好,举荐他去担任地方官。熹平六年(177年),曹操被任命为顿丘令,第二年,即光和元年(西元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阉党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陈留起兵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镇压。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官员约8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据说因为曹操当政素称严明,济南郡一带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称病回乡。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这时,曹操被起用为典军校尉。不巧的是,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逝世、宦官失侍之机诛灭阉党,但没有取得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进京,胁迫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十二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京城也陷入混乱。为了稳定局面,董卓想拉拢曹操,上表奏请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接受董卓给他的官职,而是更名改姓,潜逃出洛阳。   回到家乡陈留之后,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乡勇,豪强卫兹也倾家财助之,率先揭竿举义,讨伐董卓。次年,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地方势力,一齐举兵反董。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行使奋武将军之职。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袁绍等都不敢先出兵。曹操认为董卓焚烧皇宫,劫持皇帝迁都长安,大失人心,正是“此天亡之时也”。于是独自引兵西进,结果于汴水遭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箭矢,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己的坐骑,才死里逃生。此时曹操自己所带领的士兵不过5千人,而其他诸军兵士十余万,却每天只知饮酒作乐,不思进取。曹操为联军出谋划策,但未被采用。曹操只好与夏侯惇一起前往扬州招募兵勇,得兵4千,但行至龙亢时,士卒哗变。曹操提剑连杀数十人,叛军逃窜,不叛者5百余人。   局面僵持之时,联军内部却发生了变故。先是刘岱杀死桥瑁,让王肱当了东郡太守。接着袁绍和韩馥又考虑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曹操表示他还是拥戴长安的献帝,“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从此,曹操就更加认为袁绍行事不正,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埋下伏笔。而刘虞坚拒,表示自己宁可投奔鲜卑,也不接受僭越之举,此事遂不了了之。拥立新帝未成,袁绍却趁机胁迫韩馥,夺取了冀州。初平二年(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军,袁绍上表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所杀。   逐鹿中原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派系的同盟军,刘备、孙策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是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袁绍,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一说负责护送的陶谦部将杀害曹嵩并取其财货逃亡)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曹操在此事件中表现出性格中暴躁引发的残忍嗜杀,使其残忍本性爆发。   兴平元年(194年)至二年(195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奉戴天子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迁出长安,进驻安邑。次年,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打算迎接皇帝,派曹洪率兵西进。不过此时皇帝(或其掌权之臣)对曹操仍有疑虑。但曹操势力强盛,数月之间又击破了汝南、颍川的黄巾军,朝廷乃封曹操为建德将军。稍后不久,升任镇东将军,且进封为费亭侯。费亭侯曾是曹操祖父曹腾的爵号,可见朝廷已对曹操寄以厚望。同年秋,汉献帝入驻洛阳。随后曹操也进军洛阳保卫京城,皇帝赐曹操节钺,标志着曹操对中央朝政的实际控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局面形成。洛阳经董卓破坏,已残破不堪,董昭等劝曹操定都许。   两个月后,东汉迁都于许。皇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又封袁绍为太尉,袁绍耻居曹操之下,不肯接受。此时袁绍势力比曹操强大,因此曹操坚持把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自己只任司空,行使车骑将军之职。   连年征战使得民生凋敝,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还发生过由于粮食极度缺乏,人吃人的情形。为发展经济恢复民生,定都许县之后,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实行屯田制。曹操因为奉戴天子,某种程度上促使汉朝“宗庙社稷制度”得以重建,这也吸引了许多拥护东汉朝廷的人才来归附,加之曹操用人有术,不停地举着天子旗号东征西讨,实力日强。   建安二年(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曹安民与典韦也阵亡。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后来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对荆州北部的控制,并消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计策,开决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后生擒吕布、陈宫,把徐州纳入势力范围。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于禁和徐晃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到这时,曹操已经实际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和徐州,并向南延伸到荆州北部,向北则进入河内。这时,袁绍也已兼并公孙瓒的势力,占据黄河以北的青州、冀州、幽州和并州,“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意图发兵攻打许都。当时,很多曹军将领都认为无法抵挡袁绍的进攻,曹操却自信的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而智谋短浅,表面严厉而胆量微小,畏惧胜利而缺少威信,将领傲慢而政令不一,土地虽然广大,粮草虽然丰足,正好作为送给我的礼物。”   攻取河北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在诛灭了董承等人之后,为了解除东顾之忧,避免和袁绍、刘备两面交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徐州,击破刘备,收复徐州。二月,袁绍领兵11万南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四月,曹操在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中连续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并靠着曹仁、于禁、乐进等人的奋战而顶住了袁绍的猛烈攻势。八月,袁绍逼近官渡,依沙堆为屯,东西连营数十里,与曹军对峙。十月,战事处入僵局之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向曹操献策,偷袭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曹操采纳许攸的意见,奇袭淳于琼等人守备的乌巢,焚烧了袁军粮草辎重,扭转了战局。随后,袁绍大败,仅剩八百骑逃回北方,曹操前后杀死淳于琼等袁军将士7万多人。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病逝,其子袁谭、袁尚争位,河北一分为二,曹操趁势进攻。204年七月,曹操攻下河北袁氏的根据地邺城,从本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个别官吏,但正当壮年的汉献帝十几年间却不敢违背其意志[19]。最后,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彻底击溃袁尚、乌桓联军,消灭了袁氏集团,统一中国北部。   兴兵南征   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七月,曹操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九月,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重创,不得不与孙权联合。十二月,曹操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损失惨重,失去一举统一天下的机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平定关陇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为用兵关中,借口要讨伐汉中张鲁,遣曹仁、夏侯渊等统率大军与钟繇会师于关中,此举引起起关中诸侯的惊疑,马超等十部起兵联合反曹,曹操依贾诩离间之计,引起马超、韩遂等相互猜疑,一举击溃关中联军,马超等各自走还凉州。随后,马超在陇西卷土重来,先后攻下陇西各地,但最后复夺凉州未成,兵败逃奔汉中去了。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收降张鲁后,取得汉中属地,但刘备得悉曹操攻降汉中,早晚要攻打蜀地,便和孙权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此时曹操没有接受刘晔的建议,未能趁刘备未站住脚跟之时攻蜀,便班师回朝,再次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加官晋爵   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对荀彧不悦。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其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甚至远远超过西汉初年的刘姓宗室藩王,更加违背了“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的汉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起,刘备率军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一面令合肥守将张辽、乐进、李典阻挡东吴进攻。时汉中曹军与刘备相峙一年,曹军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于定军山斩杀征西将军夏侯渊。至此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曹军无功而返,刘备便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昼夜不停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的典故。   襄樊会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起荆襄之兵大举北伐襄樊,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史称樊城之战。曹操派左将军于禁援救,适逢汉水暴涨,淹没于禁七军,汉军乘势以水军攻打,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并另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之间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下许多州郡的叛军早已受关羽遥控。   同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并召集驻守合肥与孙权对峙的张辽军队、在汉中监视巴蜀的徐晃军队等,并亲自由洛阳领军往樊城救援。   曹操又命人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用箭射到关羽和樊城守将曹仁处,曹军士气大振,而关羽进退失据。最先抵达樊城的徐晃军,乘着大水稍退,对围城的关羽军展开攻击。曹仁终于突围而出,与徐晃军一同击退关羽。不久之后,往南退军的关羽被占领江陵的孙权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许昌,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襄樊战役结束。   逝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孙权上书称臣,“陈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把孙权来书给群臣观看,陈群、夏侯惇和司马懿等人都劝曹操登基。曹操却不想废汉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并未除灭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儿子曹丕来取代汉朝建立新政权。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同一年,次子曹丕以魏代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身世争议   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宦官曹腾收养,其本来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三国志》作者陈寿记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用的《曹瞒传》和郭颁《世语》则记载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   妻妾   曹操正妻及后宫,据《魏志·后妃传》及《武文世王公传》,可考者有15位:   丁夫人,曹操的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武宣皇后,即卞氏,丁夫人被废后才扶正,生有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子。   刘夫人,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后亦为曹操之爱妾,不久病亡,生有曹昂、曹铄二子。   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有三个儿子曹冲、曹据、曹宇。一说还和前夫边让生有女儿曹宪。   杜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秦宜禄生有儿子秦朗。和曹操生有儿子曹林、曹衮,女儿金乡公主。   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玹、曹峻二子。   尹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何威生有儿子何晏,和曹操生有曹矩一子。   王昭仪,曹操之妾,曹干生母早卒,曹操命其抚养。   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   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   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   刘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   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   赵姬,曹操之妾,生有曹茂一子。   陈妾,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   子女   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曹操的儿子有25位:   曹昂(? - 197年),曹操长子,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年轻时曾举孝廉。因张绣反叛而死于战乱之中。   曹丕(187年 - 226年),曹操次子,建安廿五年(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 - 223年),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223年封任城王。   曹植(192年 - 232年),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 - ?),早薨。   曹铄(? - ?),早薨,侄魏明帝曹睿后追封其为殇王。有子曹潜及孙曹偃,曹偃死后绝子嗣。   曹冲(195年 - 207年),为著名神童,未成年便夭折。   曹据(? - ?),太和六年(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 - 278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 - 256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 - 235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 -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 - 259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 - ?),早薨。   曹干(216年 - 261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 - ?),早薨。   曹彪(195年 - 251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楚王。嘉平三年(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 - ?),早薨。   曹乘(? - ?),早薨。   曹整(? - 218年),建安廿二年(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 - ?),早薨。   曹均(? - 219年),建安廿二年(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 - ?),早薨。   曹徽(? - 241年),太和六年(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 - ?),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7位女儿及其相关史书:   曹宪(? - ?),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皇后纪下》)   曹节(? - 260年),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下》、《后汉书·孝献帝纪》)   曹华(? - ?),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皇后纪下》)   安阳公主(? - ?),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 - ?),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公主(? - ?),名不详,夏侯楙之妻。(《魏志·夏侯惇传》引《魏略》)   曹操的养子,可考证者约3位:   曹真   何晏   秦朗   重要亲属   夏侯惇(?-220年):字符让,有记载的活动期间约为189年-220年。初为奋武将军司马。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2500户。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其七子二孙皆为关内侯。青龙元年(233年)入太祖庙庭,配享祭祀。其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惇之族弟,其妻为为曹操原配夫人丁氏之妹,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89年-219年。初为别部司马、骑都尉。建安廿一年(216年)封邑800户。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建安廿四年(219年)死于与刘备、黄忠的争夺汉中的战役。死后谥为愍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其子夏侯衡娶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太祖从弟,祖父曹褒曾任颖川太守,父亲曹炽曾任侍中、长水校尉。其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87年-223年。初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权。建安廿五年(220年)封邑3500户,封陈侯。文帝年间官至大将军。死后谥为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入太祖庙庭,配享祭祀。   曹纯(170-210年):字子和,曹仁之弟,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96年后-210年。初为议郎。约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300户,封高陵亭侯。死后谥为威侯。   曹洪(?-232年):字子廉,太祖从弟,伯父曹鼎曾为尚书令。其有记载的活动时间为189年-232年。初为鹰扬校尉。黄初年间,封邑2100户。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死后谥为恭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   曹休(?-228年):字文烈,太祖族子,其祖父曾为吴郡太守。有记载的活动时间约为188年-228年。十余岁时,父死,独与一家仆携母亲渡江至吴。曹操起兵,变更姓名,辗转荆州,以投奔曹操。初为虎豹骑宿卫。黄初七年(226年)封邑2500户。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死后谥为壮候。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   曹真(?-231年):字子丹,太祖养子,其父曹邵为曹操招兵被人所杀。《魏略》中说其本姓秦,其父为掩护曹操,为追兵所杀,曹操收养真,改其姓为曹。有记载的活动时间189年-231年。初讲虎豹骑。太和三年(229年)封邑2900户。官至大司马,封邵陵侯。死后谥号为元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   近身侍卫   典韦 (?-197年):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与曹操之长子战死于宛城,为救曹操而断后。   许褚 (?-?):字仲康,被曹操称为虎痴,典韦死后继续保护曹操,后曹操被马超追杀,许褚虎视马超,马超才退兵,曹操逝世后许褚痛哭至吐血。   建安文学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夏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 家族简介个性签名

      月黑风清,独赏明月,吾家祀社,唯留一天 (语文学得不好,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