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文化基础知识

  • 周易五行八卦基础知识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变化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化育万物,这是八卦。天地万事万物,都属于金木水火土五个基本属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 盲人的八字基础知识阴阳,五行,干支,八卦,星神,类象和入手都有哪些

      盲派也有流传派别它也不是全国统一的一个标准派系先举常用的一些基础知识如下 日干意象 日干十神意象 命局五行意象等等要入手只能靠自己多看盲派命书然后还得自己多去实践多总经多加分析多研究了

  • 学习五行基础知识的方法有哪些?

      学习五行基础知识的方法有:   1、五行   水 - -润下作咸, 火 - -炎上作苦, 木 - -曲直作酸, 金 - -从革作辛, 土 - -稼穑作甘。   2、生克   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克→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3、辨证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4、五行四时   [木]春月之木,犹有余寒。夏月之木,根干叶燥,由曲向直,由屈而伸,喜水盛以润之,忌火炎以焚之。秋月之木,形渐凋零。冬月之木,盘曲在地。   [火]春月之火,毋旺子相,势力并行。夏月之火,势力当权,逢水制,则免自焚之咎见木助,必遭夭折之忧。秋月之火,性息体休。冬月之火,体绝形云。   [土]春月之土,其势最孤,喜火生扶,忌木克削。夏月之土,其性最燥。秋月之土,子旺母衰。冬月之土,外寒内温。   [ 金 ]   春月之金,寒未尽,贵乎火气为荣,休弱性柔,欲得土生乃始旺。夏月之金,尤为柔弱。秋月之金,当权得令,火来锻炼,遂成钟鼎之材,土复资生,反有顽浊之气。冬月之金,形寒性冷。喜比肩类聚相扶,欲官印温养为妙。   [水]   春月之水,性滥滔淫。夏月之水,外实内虚。 秋月之水,母旺子相。冬月之水,正应司仪,遇火除寒,见土归宿。   

  •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

      语文知识大全(三)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语文知识大全(二)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余下全文>>

  • 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文化在古建筑中的运用

      您好 楼主   很高兴看见了您的问题   虽然我无法正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但是我的回答能给您几点提示   1 游戏中遇到了疑问可以先去看看游戏帮助   2 当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时可以求供资深玩家   其实 很多难题都是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   当您自己解决问题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同时我也深信楼主的智慧!   祝您能早日找到问题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您!   祝您好运。谢谢采纳 !

  • 急求: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文化内涵 五百字左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少人总是把阴阳学说和对立统一混在一起,其实两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对立统一的双方是对等的,而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则是不对等的,确切地说是阴从属于阳的,阳代表着连续而无形的自然整体,而阴则代表着局部暂态的有序结构,两者的力量是无法对比的,阳决定着阴。或者说整体决定局部,自然整体是万物的上帝,它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存亡。阴阳学说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描述,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它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的认识论,而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真正的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功于我们伟大的华夏民族!   PS:有个详细哒~~可以自己筛选blog.sina.com.cn/s/blog_614375770102e9xh.html

  • 成语的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 巴蜀文化的文化特色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文化特点   1、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2、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3、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4、巴蜀之地向来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 生肖文化知多少的反思

      1、认知目标   通过课件展示及老师讲解,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顺序以及相关成语、谜语、传说故事等知识,感受生肖文化。   2、能力目标   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根据出生年月推算出相对应的生肖属相;能够讲述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能够说出有关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语。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生肖文化,交流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谜语和故事等。   2、了解更多有关生肖的知识。   3、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及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 楚人的文化

    楚文化,因楚人、楚国而得名。是形成于周代的一种地域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她初成于江汉地区,是以中原商周文明为核心,吸收一定南方土著民族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初期水平不高,但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武攻为文治开拓了天地,文治为武攻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楚灭陈之后,楚国势力牢牢地控制了陈地及周围地区,楚文化随之北上中原,与这里的东夷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交流汇融,进而形成华夏文化的主干、两汉文化的母本。汉朝的服饰、歌舞、文学、哲学、音乐主要照搬楚人的。“苞茅缩酒”是楚人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甚至可以成为引发战争的理由。《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纠合诸侯借伐蔡为名,南下攻楚。楚使质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国的相国管仲在答复楚使时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问罪的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贡奉苞茅,周天子不能缩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说:“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看来,周王室一直是依靠楚国进贡苞茅来进行祭祀的。“苞茅缩酒”的遗风今在湖北端公舞中有所表现。端公舞是储存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巫教祭祀舞蹈,这种巫舞就是从古代楚国流传下来的。紫姑是厕神。中国最古老的民俗志《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南朝荆楚之地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引刘敬叔(约公元390-公元470)的《异苑》来解释这项习俗:“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说的是紫姑本来是一户人家的小老婆,因被大老婆嫉妒,于正月十五日气愤致死,所以人们(在正月十五日)做成紫姑的形象来迎接她。祝告说:“子胥(说是紫姑的丈夫)不在家,曹夫人(说是大妇曹氏)已回孃家了,紫姑你可以出来。”在厕所或猪圈边迎接,如果手中紫姑的形象重些了,那就是厕神来了。相传厕所和猪圈里必须安静,才能招致紫姑。主食方面,楚人以稻食为主。副食方面,楚人以畜牧、捕猎和采集品为主,以园圃种植物为辅。其中以鱼羹和包裹烤熟的螺蛤为日常主要副食和菜肴。在我国南方约有7000年以上历史,而稻对于中原居民来讲,不是常食之物,它虽被列入五谷,但排列次序却为:黍、稷、麦、菽、稻。除了稻米,楚人也种植其他旱地作物,北方有的粮食品种,楚国也都有,不过在食用次序上,以稻米为首位。楚人的基本副食除鱼之外以肉类和蔬菜为主,这两大类副食品是从畜牧、捕猎、园圃种植和采集等方式获得的。在战国时期的“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铜鼎里,就有牛、羊、猪、鸡等的遗骸,在一件长方形的竹筒里也有许多鸡的大腿骨。”除天子、诸侯祭牲取自官牧外,卿、大夫、士的祭牲皆为家畜之物。庶人祭祀以及饮食虽不用牲肉,但也普遍养有家畜和家禽。楚国官牧畜养的主要是马、牛、猪等大、中型牲畜。楚国也是先秦时期最早池塘养鱼的几个方国之一。除池塘养鱼,稻田养鱼的方式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以鱼类为日常主要珍馐的楚人来讲,人工养鱼与捕捞野生鱼类相比,只是一种补充方式,楚人主要是以后一方式来满足食鱼的需要的。蔬菜和水果方面,有王瓜,也就是土瓜,调味料有生薑、小茴香。蔬菜有芋、葵(冬葵、冬苋菜)、芥、菘(白菜)等。楚人水果品种较蔬菜更多。《吕氏春秋·本味》记楚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还有板栗、柑橘、棘(野生酸枣)、樱桃、梅、砂梨、柿。捕猎和采集也是楚人谋取食物的两个重要方式。常食的鱼类有:大龟、鲤、鲫等。所食禽类有鸹、鸿(大雁)、凫、鹑、鹜等。楚人食用的许多动物都是北方人一般吃不到的稀有美味。楚人捕获的禽兽及鱼......馀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