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土的特点

  • 中医中,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五脏。请问,与肺相对的是

      木金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

  •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是脾具有“土”的特性,还是胃具有“土”的特性??

      都是,都有。脾是湿土,胃是燥土,脾为脏是阴土,胃为腑是阳土,脾与胃相表里,纳化相依燥湿相济,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类似夫妻的关系。

  • 五行属土的人性格有何特点

      土主信,土旺的人老实可靠讲信用,皮夫黄。土衰的人言而不实个头不高,会算计人等。

  • 中医里面,五行怎么分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

  • 中医里讲的五行和五脏是什么?怎么对应的呢?

      你好,朋友,五行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是:心是火、肝是木、脾是土、肺是金、肾是水。   飞鹰网商缘梦祝你好运。

  • 谁有中医理论五行的文章啊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古代思想家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某种性质和作用特点,与五行特性相类比,把类同于某一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于某一行中。如此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行之中,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归类,首见于《尚书》。该书《周书·洪范》说:“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将五味分归于五行之中。对其由来,郭沫若先生曾作如下解释:“‘润下作咸’,是从海水得出来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曲直作酸’,是由木果得来;‘稼穑作甘’,是由酒酿得来;‘从革作辛’这句话,想不出它的胚胎。本来‘辛’味,照现代生理学说来,并不是独立的味觉,它是痛感和温感合成的。假使侧重痛感来说,金属能给人辛味,也勉强说得过去。” 其后,《左传》又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如该书《昭公元年》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吕氏春秋》则以五行为纲,把气候、天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与农事、政令、祭祀等社会活动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系统。 到《黄帝内经》时期,不仅将气候、声、色、味等分归于五行,而且将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情志等也分归于五行。这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中作了充分的表述。因而到《黄帝内经》时期,古人已经构建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观念。 事物的五行归类,是以取象比类与推演络绎为基本方法的。 1.以取象比类法将事物和现象直接五行归类 所谓取象比类,即从事物的形象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征,直接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方法。方位、时序及五脏的五行属性即是用此种方法确定的。 如以四时配五行为例:春季草木萌发,蛰虫复醒,生机盎然,与木之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木;夏季赤日炎炎,地气上腾,生机繁茂,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火;长夏(夏至之后,处暑之前的一段时间)多雨,气温高而湿度大,最利于谷物的灌浆,果实的成熟,是决定农作物收成的最重要时刻,与土主生化的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土;秋风一起,万物萧条,生机潜降,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秋季属金;冬季严寒,蛰虫深藏,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水。 再以五脏配五行为例:肝之性,喜舒展条达而主升,故归属于木;心推动血液运行,温暖全身,故归属于火;脾主运化,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故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喜清洁,故归属于金;肾主宰水液代谢而主藏精,故归属于水。 从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事物的五行属性的直接归类,只是以事物的部分特性与五行特性相类比而得出的推断,因而以这种归类方法而得出的结果,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有时还有点牵强附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以推演络绎法将事物和现象间接五行归类 所谓推演络绎,即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与此事物相关的其它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方法(如逻辑推理的“三段论”)。如自然界的五化、五色、五味以及人体的六腑、五体、官窍、五志等的五行属性,皆是以此方法推演的。 如以自然界的五气配五行为例:长夏属土,湿为长夏主气,故湿也属土;秋季属金,燥为秋季主气,故燥也属金;其它以此类推。 再以人体的六腑、五体、官窍、五志为例:肝属木,肝与胆相表里,主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故胆、筋、目、怒、泪也归属于木;心属火,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故小肠、脉、舌、喜、汗也归属于火;其它以此类推。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以推演络绎方法将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行,首先要求“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正确的,推演络绎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因此,以五行特性为依据,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大类。而每一类的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等,说明东方、风、酸、青等都与肝有某种联系,由此而构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就人体自身来说,同样也可根据五行特性,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和心身机能,分归于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藏象体系。 将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的意义在于:通过五行归属,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和生理病理征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别归属于五行中,如此则构建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另一方面,也是更有意义的,此种事物和现象的归类,将五行的内涵作了扩充,发展了五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意义,使五行变成联结宇宙万物(包括人类),表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宇宙万物共有的功能性模型。 现代研究认为,五行学说是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系统以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行而构成,与控制论的同构理论相似。因控制论的同构理论,就是应用类比模拟的方法,在不同的比象中寻找所谓同构性,即相同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并以此分析和揭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中所进行的信息整理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般规律。因而可以认为,五行系统是五个同构系统的集合,而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联系,可视为信息的输入或输出。 另外,关于五脏、形体、官窍的五行配属,古人尚有不同的认识。对五脏与五行的不同配属,章太炎的《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已经提出这一点,近几年也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五脏配五行,除了现在通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配属模式外,在古文《尚书》、《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古代文献中,尚有“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的配属模式。今本《黄帝内经》与今文《尚书》等古代书籍中五脏与五行的配属模式,即现行的配属模式,因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符合,至今仍在应用,历经千年,未曾改变。而古文《尚书》、《吕氏春秋》和《礼记·月令》的配属模式,与古代祭祀有关,对中医学没有什么影响,也未被中医学所采用。 今本《黄帝内经》,因非一时一人之作,故对五行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及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的配属上存有分歧。

  • 通俗易懂的中医基础知识:什么是五行学

      【中医学】里最基础知识: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用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区分事物的五行属性,抽象的哲学概念,简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万物都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变化形成的,万物都有相生和相克的循环规律,懂得和掌握这个道理:【有滞必能消,有瘀必能化】是最重要的事情。人体和自然界的五行属性五行五味五脏形体五官五色季节方向五气生化过程木酸肝筋目青春东风生火苦心血脉舌赤夏南热长土甘脾肌肉口黄长夏中湿化金辛肺皮毛鼻白秋西燥收水咸肾骨耳黑冬北寒藏 【中医学】里所说的五脏和【西医学】里所说的五脏不是一样的意思,这个不能搞错,以下分别说明【中医学】里的五脏的意思: 肝不是肝脏的意思,【中医学】里的肝是指全身的【神经,腱,筋膜】。心不是心脏的意思,【中医学】里的心是指全身的【血管,血脉】。脾不是脾脏的意思,【中医学】里的脾是指全身的【肌肉】。肺不是肺部的意思,【中医学】里的肺是指全身的【皮肤,毛发】。肾不是肾脏的意思,【中医学】里的肾是指全身的【骨,骨髓】。万物的相生和相克的循环规律例如:1、水和木是相生的,树靠水才能生长。2、水和火是相克的,水可以灭一般的火。其他依次类推,道理是一样的。

  • 土旺克弱水,未土又穿子水,旺午冲弱子水,依中医该如何治疗.

      以症下药,便是

  •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 中医的五行 五脏 五季 五气是什么?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季:春、夏、长夏(农历六月)、秋、冬   五气:两种说法——   《素问。五运行》:柔、息、充、成、坚   《素问。五常政》: 端、高、平、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