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时相克

  • 请问中医说的五行相克怎么理解?

      中医把五脏与五行结合,其实主要是为了明晰五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中医认为肾为生命之源,也是五脏之根源。   中医有阴阳虚旺之说,五脏之间的关系既存在相克的关系,也存在相生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因为五脏之间既能够相互克制,也能够相互生养,它们之间是平衡的畅一旦其中某个脏器发生疾病,就会影响到别的脏器。不妨举个例子:比如肾虚,肾虚的同时就会影响到肝脏,水能生木,肝属木,肾水不能养肝,日久肝脏必受损;同时,肾水虚弱不能克制心火,就会导致心火过旺。所以肾虚的人常常都伴有“上火”的症状。     五脏与六腑之间是相表里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食府,人吃下食物之后,先存在胃里,然后再慢慢消化。中医认为食物中的能量有清浊之分,脾就是管清浊的脏器。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脾将食物中的清的部分上升给肺,浊的部分下降给肠道。上升给肺的部分又分为清中之清和清中之浊,清中之清肺部自己留下,最后又呼吸系统排出;清中之浊肺部又下降给肾,最后由肾脏排出。     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 中医“五味相克”是什么

      跟五行相克的原理一样。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因为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心属火。所以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又因为在五味之中 ,辛入肺、酸入肝、甘入脾、咸入肾、苦入心。所以五味相克就是:辛克酸、酸克甘、甘克咸、咸克苦、苦克辛。

  • 中医是讲究辨证的,那么阴阳的相生相克是怎么辨证关系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发源于中国,根植于传统,有着与西医同样悠久的历史,更有与西医不同的自己的理论体系。然而,年淫代远,中国传统医学的“本”虽正而“末”已繁,“源”虽清而“流”已涣。于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本”与“源”之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中医面临“中医是否科学”以及“一百年后中医是否存在”等等质问的时候,更是如此。   其实说到“正本清源”,并不一定就是要翻旧帐册,更非钻故纸堆,而只是为了奠定一个更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为了使临床中“日用而难知”的阴阳五行理论,经络藏象体系,更加有理可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医学术之清如许的境界,也只有从“正本”与“清源”中来。那么,中医的“本”与“源”,在哪里呢?曰:本在汉前医学经典中,源自中国传统文化里。   一、在本与源中,阴阳所指是什么?   首先,从字源上看,“阴阳”都有一个“左阝”,这个“阝 ”,就是古文的“阜 ”字。在《说文解字》中,“阜”是指的一种没有石头的土山(“阜 ,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也就是说,“阴阳”都是对这个无石之山“阜”的一种描述。创字之初,“阳”就是指的“阜”的日光可以照见的一面,故“从日,昜声”;“阴”则相反,指的是“阜”之未被日光照射到的一面,故其字“从云,今声”。   毫无疑问,“阴阳”的原意,是就部位而言的。不过,这时候的“阴阳”,还常常是变幻不定的。因为,这样确定的阴阳,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早晨的时候日光照在山的东坡上,这时候“山的东坡”叫作“阳”(《诗经》中确实就称“山之东坡”为“朝阳”: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大雅·卷阿》   傍晚的时候阳光又落在了山的西坡上,这个时候,“山的西坡”就又成了“阳”(《诗经》中称之为“夕阳”:   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幽居允荒。   ——《大雅.公刘》   由于这样确定的“阳”,其部位因朝夕的变化而变化(“阴”也同理),就没有“定”义可言,所以也就不适合在学术体系中作为术语使用。   那么,如此说来,“阴阳”是不是就没有定义可言了呢?当然不是了。事实上,在中医学术的经典著作,阴阳早已经有了“固定”的含义,有了“阴在内”、“阳在外”的规定性。   阴阳的这种“定”义,在《素问》、《灵枢》中,可以

  • 如何建立基于五行理论的中医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模型,自我诊断,自我愈疗。

      你看一下《中医运气学说导论》这本书吧

  • 中医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相生相克的,其中"木"克什么?

      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 中医馆对联

      国粹传承杏林耀明星仁心圣手,   君臣配伍草药驱病患治病救人。

  • 中医、周易

      《周楣声脉学 》 《 千金方 》 《 诊穴大观 》 《中医特效秘方绝技》《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 《常见病单味中药自疗法》《掌纹医学入门》《心易》 《气功与手诊》《易象延》    《易与和谐》《易学应用》 《《易学入门》《心易》《心易测字神断》《易学入门与应用》《太极密码》等等

  • 为什么不能相信中医?

    如果你学过医你就知道了,西医什么都讲证据如白细胞、激素它们都通过实验证明存在,也证实了如何运转。而中医如什么心气啊解剖后找不到,如肺热啊你如何去证实?所以找不到证据。是中国人设想来的。我还是相信证据。

  • 中医五行学的病理

      子平五行与病理 与 子平病源生死诀(一)五行十干表征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六、古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心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干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二)各类疾病一、木1、甲木遇火多,多犯神经之疾。2、日干为甲木,流年与日柱天克地冲,多有伤头之灾。3、甲乙居前见庚辛,忌为头面。干上有甲或乙,又有庚或辛,庚辛克甲乙,头面有伤,破相。4、甲乙无根、怕逢申酉、杀合逢此、双目定瞽。5、木被金伤,筋骨腰肋疼痛。6、木太旺而病乃悬梁自缢,虎啖蛇吸。7、木太弱或死绝,多有头晕、目眩、气血不调、两鬓消疏而发稀、神经痛的现象,如果严重的话,多有肝胆疾病、腿足损伤等。8、水木相生而太旺,应多注意胃虚、恶心、口臭、咯气,并有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脉沉弱、腹部软弱无力、颜面缺乏血色等疾病。9、水木相胜,伤脾胃。10、金水多而木腐朽,且甲木极弱,又无火疏通,易患胆结石、秃头之病。11、土多木折,命局燥土过多,木气极弱者,头发分叉或断裂。12、甲胆乙肝,甲乙木又代表毛发及交感神经。水泛木浮,甲木极弱,易患脾湿之病。严重者往往导致皮肤萎缩,轻者秃头无发。13、火多木焚,木气弱者,不是肝虚就是目赤,眼经常发红。14、八字木为喜用,而遭强金克冲损伤,大多数有交感神经方面的障碍,否则有肝胆之病,并防车祸外伤。15、甲申、乙酉,小儿肝经风病。二、土1、戊己忌寅卯,休囚而生大疾。干有戊或己,见地支有寅卯,主家中有人患四肢风病、瘫痪之疾,或有卧病在床之人。日干为戊或己,防自身病。2、一杀三财双火主目疾(己日)。3、己日月戌、火神无气、多水多金、眼昏目闭。4、火土相生而太旺,常觉症状有胃部胀满、食量虽不异常但稍进食即感饱满或重压、咯气、恶心等。5、土虚木旺之乡,定伤脾胃。6、火土烁蒸,则发秃眼盲。7、土虚木盛必伤残。8、土多疾呆9、土太弱或死绝,时有面黄、减食、肢体怠惰、喜卧嗜睡、多思足虑、不喜动作的现象,并常有浮肿、脚气、口臭、齿痛的毛病。如果严重一点的话,有患消化系统、皮肤病的可能。10、四柱或岁运遇两辰冲戌或两戌冲辰者,易患胃病、脾湿病、花柳病。11、四柱或岁运遇两丑冲未,两未冲丑时,易患脾疾......余下全文>>

  • 学中医一定要学好哲学吗。才可以学好中医吗

      中医确实很深奥,是辩证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