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传说故事

  • 关于除夕的传说

      1: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夕”的恶魔来到人间作乱,给天下的百姓带来了天大的灾难,吃童男童女,还带来狂风、山洪、干旱等等,百姓们纷纷焚香,祈求上天派天神降伏“夕”这个恶魔。后来,有个名叫“年”的神童从天而降来到人间,经过苦战降伏了恶魔“夕”,天下太平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大好的日子,把农历三十这天定为“除夕”,第二天正月初一定为庆贺“年”的胜利而普天同庆。这便是传说中过大年的来历。     2: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3 传说我国的祖先曾受到一种叫“夕”的猛兽的威胁。它不仅侵扰村民,还把祭神的贡品毁了。于是村民们请下了灶神老爷,请他上天庭告御状。   灶神老爷上天庭了以后,碰到了一个叫“年”的神。“年”用火烧竹子的方法吓跑了“夕”。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年”,就把每年的这个时候称为“过年”,把前一晚叫做“除夕”。而且每到过年的时候,还燃放“爆竹”,用以趋邪避祸,以保岁岁平安.

  • 了解有关除夕的事并摘抄三个经典故事

      传说一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年,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年。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年,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年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年,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年’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年”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了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年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年”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年”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年”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年”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年没有进所以保住了,虽然那个孩子受了重伤,但是他却有着惊人的愈合能力,在濒死的边缘活了过来,人们欢天喜地,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孩子原来是天上的神灵的转世。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   因为“年”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在夜里除掉这只怪兽,除夕由此而来。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年”,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年”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等。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年”不再来。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赶走年兽的这个故事,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卅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年”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而......余下全文>>

  • 有关年除夕的故事

      有关年除夕的故事 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余下全文>>

  • 除夕简讯祝语?

    除夕,踏着轻松欢快的节拍,向春天潇潇洒洒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祝福你,春华秋实,好运吉祥,好梦成真,万事如意! 71传送 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团圆笑开颜,爆竹烟花映辉煌,除夕之夜守岁乐,辞旧迎新祝福到,祝福小猪幸福长,送给小猪红包一个,奖励小猪健康成长。 46传送 总在寂静的夜想念你,总在烟火璀璨的时候记挂你,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好,每时每秒记住你的真,除夕之夜,希望你也如此的想我,祝你天天开心,常联络,勿忘我! 32传送 找点空閒,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过年了,回家吧,看看老家的爸妈!新春之际,祝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传送 除夕,岁末岁首,正是祝福和祈祷的时候,过去的一年,有欢乐也有苦恼,让我虔诚的祈祷,祈祷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祈祷可爱的家和睦美满,祈祷朋友幸福快乐,顺心如意。 23传送 当除夕的钟声再次敲响,当午夜烟花再次烂漫,当隆隆的鞭炮再次响彻,我的祝福随着金龙飞奔到你的身边:祝你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幸福。 19传送 除夕,跨过时间的门槛,走向春天的怀抱!迎着崭新的一年,走向新的辉煌和创造!祝福最亲爱的朋友,好运连连,好事连连,好梦圆圆。 31传送 一盘佳肴上桌,二人同心齐贺,三代子孙多福,四世同堂和睦,五湖四海道喜,六六大顺新年。祝福送给幸福人,祝除夕快乐,新春大吉大利! 21传送 金龙献瑞,好运相随。摸摸龙须,生活有滋有味;握握龙角,日子越过越好;拍拍龙背,一年称心如意;捏捏龙足,事业大有作为!祝新春愉快! 19传送 除夕来到手指忙,祝福简讯发不停;祝福看简讯的小猪,除夕吃好身体棒,事业是步步高昇,家庭是和和睦睦,朋友是贴贴心心,好运是密密麻麻,财源是滚滚不断。 12传送 迈过三百六十五个昼夜,走过三百六十五个台阶,付出三百六十五滴辛劳,收获三百六十五个幸福,除夕谢幕,又拉开新年大幕,向你拜年祝你一切顺利,百事可乐,万事如意。 19传送 玉兔辞旧岁,金龙送祥瑞。鞭炮驱邪恶,华灯照新春。新年好运到,招财进宝忙。捷足步青云,事业展巨集图。吉祥紫气升,富贵如意绕。除夕祝福你,龙年行大运。 15传送 冰雪晶莹莹,烟花亮闪闪,美酒香香醇,美味热腾腾,日子红火火,喜庆甜蜜蜜,团聚乐呵呵,生活步步高,祝福匆匆到;除夕到,愿你全家团圆乐逍遥! 10传送 除夕之夜盼团圆,不远万里来团圆,别的祝福咱不送,祝你全家都团圆;身体健康人康健,快快乐乐有一年;心胸开阔万事顺,福寿团圆过大年! 10传送 除夕送走一切烦,快乐回家过大年,举家亲友团聚,笑道今年胜往年。欢乐之时祝福送,愿你今年大发财,生意顺意人康健,事业辉煌胜去年。 7传送 我的祝福带着你的脚步,一步一步都是幸福,除夕向我们招手,要我真心愿你快乐,当鞭炮响彻黑夜,我要把最真挚的祝福送你,除夕快乐! 13传送 平时的忙碌忘记了祝你快乐,曾经的回忆里少了一些祝愿,除夕,在我的期望中款款道来,带着我对你的依赖,带着我对你的思念,朋友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携手共进! 6传送 是烟花,点亮了神州大地;是鞭炮,祥和了千家万户;是牵挂,拉近了天涯海角;是祝福,温暖了好友亲朋。值此除夕之夜,愿你兔乘瑞气运势旺,龙驭祥云喜事多。 9传送 炮竹声声除旧岁,合家团圆迎除夕,烟花璀璨欢乐聚,盛世欢腾神州喜,身处寒冬腊月季,牵挂悠然暖心底,深厚情谊贴心传,真挚祝福手中递。愿你除夕快乐! 7传送 除夕之夜喜迎新,给你留言你隐身;金龙送福表我心,电子邮箱没佳音,万般无奈一毛钱,只好给你发简讯,祝你爱情甜如......馀下全文>>

  • 除夕是公历还是农历?

      是按照农历的。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除夕下午可以洗衣服吗96

      可以啊,全国大部分地方习俗都是除夕夜前干活,都是在大年初一不做活。

  • 除夕的早上吃什么?

      除夕是春节前一天,除夕的早上吃什么都行啊,看个人喜好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了。   大年初一是吃饺子,吃年糕等等。

  • 为什么每年除夕日子都不一样,除夕的日子是怎么算出来的

      除夕是农历当年最后一天,按农历计算是固定的,是农历腊月(十二月)三十,没有三十的就是二十九。

  • 除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是.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 关于除夕的习俗

      早晨:扫尘   除夕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首先是扫尘。尽管在腊月廿四已经“扫尘土”,但除夕的清理卫生是为“过年”做铺垫的,旧俗在过年的三天里,家中不再扫地,以避免把“财运”扫走。故在除夕一大早,人们便将室内和院落清扫干净,将垃圾扔掉,以示辞旧迎新。过年期间燃放爆竹的纸屑则不再清理,寓意新年财源广进,五彩斑斓。   上午:贴春联   贴春联是除夕上午的重要内容。春联要在正晌午时(即十二时)之前贴好,称作“封运”或“封门”,超过十二时则认为不吉。   旧时市场上没有出售现成的春联,都是自家购买红纸自撰春联或请村邻的文化人代撰。每到年关在即,便是那些文化人最风光的时候。烧热的土炕上放一张方桌,以教师为主体的文人挥毫泼墨,为前来求联的村邻写完一家又一家,其乐融融。   春联的内容多取吉祥和谐之句,正门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家福满门”之类,同时还要贴左右对称的大福字和以尉迟敬德与秦琼为原型的门神画像,意在阻挡鬼魅的侵扰。老年人房间贴“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之类;新婚夫妇房间贴“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之类;卧室墙上贴“抬头见喜”,猪圈马厩贴“肥猪满圈”、“牛马成群”;车上贴“车行万里”,船前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舵后生风送万程”。春联横批多是“吉星高照”、“万象更新”、“山河似锦”、“百业兴隆”等四字句。横批下悬贴用薄彩纸剪刻的吉祥图案挂帖,五颜六色,随风摆动,煞是好看。   此外,还要贴窗花、挂红灯笼。至除夕中午时分,转眼之间,家家户户春联映红,街头巷尾墨香四溢,节庆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得热烈起来了。   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桃符对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真正合格的春联,尽管这位不问国事花天酒地的后蜀皇帝写完对联的第二年便被北宋灭亡了,却因这副对联留名后世。春联是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中午:团圆饭   除贴春联外,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可谓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午餐。其特点是家口齐全,菜肴丰盛。家人无论在何方就业,都要风尘仆仆赶回到父母身边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午餐必备的菜肴有鱼,寓意富富有余;鸡,寓意吉祥如意;豆腐白菜,寓意幸福发财;粉丝,寓意人长寿、运长久;桃罐头,寓意逃脱灾祸,祛病安康;美酒,寓意天长地久,生活美好。其他菜肴则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异。   新中国成立前,受雇于财主或工商户的长工、伙计,除夕中午也会受到雇主的款待,是一年中最后一餐。如果雇主端酒向伙计敬酒道声“辛苦了”,并当即把该付的工资全部付清,就表明第二年你被解雇了,吃完这顿饭后就卷铺盖卷走人;如果雇主一再地向雇工敬酒,席间不提结账之事并谈好下年的待遇,说明雇主会继续用你。所以对这些雇工来说,这是一顿决定下年命运、提心吊胆的午宴,令人生出些许酸楚。   对于那些负债的人来说,除夕就更不好过了。旧时过了小年之后,债主就会派人四处追债,还不起债者只得东躲西藏,称为“躲债”,躲过了除夕午餐之后才能回家,因为讨债人也回家吃团圆饭去了。旧俗春节期间不讨债,春节讨债会被当成疬鬼,不得善终。因此负债者只要躲过了除夕中午,这场债就算暂时躲过去了。   下午:请年   除夕午宴之后,家中男主人便郑重地将宗谱悬挂到堂屋对门的墙上,称作“请宗谱”,并设香案、摆供品,置烛台,做好祭祖准备。除夕下午挂宗谱,也是老辈传下的规矩。   家庭主妇们便开始忙活晚餐了。这一餐无一例外都吃饺子,俗谚说的“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指的就是此餐,称作“请年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寓意财源广进,又......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