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礼仪禁忌案例

  • 亚洲国家的习俗礼仪与礼仪禁忌有哪些?

      亚洲主要国家的节习俗禁忌   (一)日本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日本人性格内向,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勤劳刻苦,注意遵守时间,注重礼节。   1.生活习俗   由于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对各种海味格外青睐,尤其是生蛎肉、生鱼片。日本人喜欢吃泡菜及用酱、蔬菜、豆腐、香菇、紫菜等海味菜制成的“大酱汤”,这种“大酱汤”被称为“母亲的手艺”。日本人注重茶道、茶礼。茶道仪式十分繁琐。在日本精于茶道,被认为是身份、修养的绝好表现。   日本人特别钟爱樱花,把它奉为国花。   2.宗教信仰   日本人主要信仰佛教和神道教,崇尚武士道精神。   3.禁忌:   日本人很讲究餐桌礼仪,单是在使用筷子时就有八种忌讳:一忌舔筷、二忌迷筷、三忌移筷、四忌扭筷、五忌插筷、六忌掏筷、七忌跨筷、八忌剔筷。除此之外,还忌用同一双筷子给席上所有的人夹取食物。   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图案,认为它是不吉祥之花,是祭奠死人用的花。而对于菊花,认为它是一种高贵的花,16瓣的菊花是皇室专用花饰,虽然深受普通民众喜爱,却不能作为礼品随意送人。探望病人时,如果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将是不受欢迎的。   在日本,人们还忌讳把梳子作为礼物送人,因为梳子的日语发音近似“苦死”。除此之外,圆珠笔、T恤衫、火柴和广告帽作为礼物送人也不成敬意。   对于数字,日本人普遍对奇数有好感而不喜欢偶数。忌讳的数字有4和9,原因也是因为日文中4和“死”、9和“苦”的发音相同。   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被夹在中间人将会有厄运。   当你在招待日本人时,即使他吸烟,你也千万不要给他敬烟。因为日本人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敬烟,也绝不会给别人敬烟。   请记住,在给日本朋友寄信时,千万别把信封上的邮票倒贴,因为倒贴邮票在日本是绝交的表示。   (二)韩国   1.生活习俗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他们讲究礼貌,待客热情,普通民众都有很好的礼仪素养,敬老爱幼,热情待客,重视礼尚往来。韩国人对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非常看重,在与人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他们认为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在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对你的好感倍增。韩国人喜欢辛辣食物,特别喜欢中国菜中的川菜,日常以米饭、冷面为主食,爱吃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2.宗教信仰   韩国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3.禁忌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进入室内时,要将鞋子脱掉留在门口,这是最普通的礼仪。与韩国日人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大声说笑。在与韩国人共进工作餐时,不可边吃边谈,因为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   对于数字,韩国人不喜欢“4”,因为“4”字在韩国语中发音与“死”一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楼房没有4号楼,旅馆不称第4层,餐厅没有第4桌,军队里也绝不用“4”字编号,医院更没有带“4”的楼层和病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许多韩国年轻人不喜欢“13”这个数。韩国人喜欢单数不喜欢双数,在他们向人敬酒、献茶、布菜时,力避2、4、6、8的数字单位。   在韩国,姓“李”的人很多,但人们不喜欢别人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这一点就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谓有很大的区别。   (三) 新加坡   1.生活习俗   新加坡是一个文明国家,花园国家,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华人。新加坡华人的乡土意识强,一向有勤奋、谦虚、可靠的美德。新加坡人的时间观念强、讲究卫生。新加坡人以米饭包子为主食,偏爱中国广东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喜欢吃咖喱牛肉。   卓锦·万代兰(兰花的一种),又名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   2.宗教信仰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信奉的宗教不同,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3.禁忌   在新加坡旅游观光或公干的人要特别注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讲究清洁卫生,保护环境,如在该国随地丢弃废物或乱涂乱写,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吸烟、吐痰等在中国不算违法的事,但在新加坡你就会受到当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要交高额的罚金,还有可能被示众,甚至被鞭打。在新加坡,出言不逊、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或留长发的男子都会让人侧目而视。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在恭贺新加坡人时,忌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之嫌,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因此,祝愿对方“发财”,无异于挑逗、煽动他人去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新加坡人鄙视和抵制所有这些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红、绿、蓝色受到新加坡人的欢迎,而黑、白、黄是新加坡人禁忌的颜色。禁忌的数字是4、7、13、37和69。   伊斯兰教是新加坡的主要宗教,进清真寺的人必须要脱鞋,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新加坡的印度人、马来人忌用左手给人递东西。如果你是商人,要想把商品出口到新加坡,千万记住:在商标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虽然中国人喜欢乌龟,视它为长寿及懂得自我保护的代表,但新加坡人却不喜欢乌龟,把它喻为不够光明磊落、遇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四)印度   1.生活习俗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社交场合人们讲究等级,重视身份有别。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礼仪讲究,常用的见面礼就有三种:一是贴面礼,二是摸脚礼,三是合十礼。其中合十礼用得最为普遍,当他们迎接贵宾时,双手合十于胸前,然后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印度人以大米为主食,爱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尤其对中国川菜感兴趣。印度人特别讲究卫生,每天都洗澡且只洗淋浴,因为他们认为澡盘里的水是死水,不洁净。在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做饭前要沐浴更衣,因为厨房被他们认为是神圣的地方,任何外人和未沐浴的家人都不能进去。印度人在饭前要洗手,不吃剩下的食物。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   2.宗教信仰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小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   3.禁忌   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多种宗教,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大多数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把牛当成神圣之物,特别禁食牛肉和牛皮做成的食物。印度教上层人士食素戒荤,连用素食制成的仿荤食品也忌食。反感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忌讳左手传递东西和食物,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切莫抚摩小孩的头,忌用澡盆给小孩洗澡。   大部分印度人不喜欢的颜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认为白色表示悲哀,黑色、灰色表示消极;“1”、“3”、“7”是不讨他们喜欢的数字;他们把许多动物(如牛、孔雀、蛇)人化、神化,但与中国人相反,他们不喜欢龟、鹤及其图案,也忌讳弯月的图案。   切不可认为用点头表示“YES”,用摇头表示“NO”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印度的咯拉拉邦,安得拉邦等地有摇头表示同意的习俗。   (五)泰国   1.生活习俗   泰国素有“千佛之国”之称,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男子一般20岁左右,必须去寺庙当3个月的和尚,学习佛经,即使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只有当过和尚,才能还俗。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很有涵养,在待人接物中,讲究微笑、礼让,在世界享有“微笑之国”的美誉。普通泰国人见面通常施“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对方。泰国的官员、学者和知识分子见面握手问候,但男女之间不握手。平民拜见国王施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时也须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要对其行跪拜礼。泰国人喜欢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喜食辣椒、鱼露,青睐中国菜中的广东菜和四川菜。泰国人喜欢冷饮,喝桔子汁或橙汁时喜加盐末。吃水果不仅放冰,也放盐末和辣椒末。僧人每日二餐(早、午),过午只能喝水和饮料,但僧人可吃肉。   泰国的国花为睡莲。   2.宗教信仰   泰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全国佛寺多达三万多座。   3.禁忌   泰国人进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时,不得赤胸露背,衣帽不整洁,这会被认为玷污了圣地,对神佛失敬。进庙时,每个人须脱下鞋子,并且不得踩寺庙的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泰国的寺庙很多,但忌讳参观寺庙的人随意给佛像拍照或抚摸佛像。   泰国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小孩的头部,则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头部,忌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掠过。泰国人习惯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在接受礼物或递送东西时用双手,忌用一只手,特别是左手。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在泰国,人们“重头轻足”,认为脚除了走路再无其他用处。凡用脚指示方向,用脚踩踏门槛,盘足而坐或以脚底对着人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在泰国民间,人们忌讳狗、鹤和龟的图案,送给泰国人礼物要避开这三种动物。   当你与泰国人谈好一笔生意,需要对方签名时,请勿准备红笔。因为在泰国有一个习俗,即人死后是用红笔将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如果对此不了解,不仅会让生意泡汤,还会失去友谊,招来愤恨。

  • 澳大利亚的民俗习与禁忌

      澳大利亚   Australia   中文全称:澳大利亚联邦   英文全称: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82,300.00 平方公里   人口: 2071万人(2006年11月)   语言: 英语,土著语言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占95.2%,亚洲人占1.3%,土著民族占1.5%,其它民族占2%。   宗教: 没有国教,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1、民俗风情: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他们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如冲浪、帆板、赛马、钓鱼、地滚球运动、澳式橄榄球及游泳等都有众多的热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也称原住民),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是他们独特的狩猎武器。他们很多仍居住在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里,围一块布或用袋鼠皮蔽体,并喜欢纹身或在身上涂抹各种颜色。平时仅在颊、肩和胸部涂上一些黄白颜色,节庆仪式或节日歌舞时彩绘全身。纹身多为粗线条,有的像雨点,有的似波纹,对经过成年礼的土著人来说纹身不仅是装饰,而且还用以吸引异性的爱慕。在狂欢舞会上,人们头戴五彩装饰,身画彩纹、围着篝火跳集体舞。舞蹈纯朴,多反映狩猎生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土著居民渐渐离开部落,搬迁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亚有优惠土著居民的各种政策,包括在房屋、就业、福利各方面为他们投入现代生活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在旅游区,土著居民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是世界各地游客搜罗购买的物品之一,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来源。   无拘无束:澳大利亚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文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澳大利亚人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话,人们即使互不相识也会打招呼和问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滚在地上,周围的人会马上帮忙捡起来,送还你的手上,还会有人给你找来一个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么可以救急的替代品,这就是澳大利亚。   2、我所认识的人到澳大利亚旅游必买品就是绵羊油了,其他的东西五花八门,当然以羊毛制品为多。必去的地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得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3、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人试过,估计出了生物学家,一般的游客是没有敢在袋鼠袋子里面拍照的。

  • 穿西服的礼仪与禁忌?

      礼仪:   1、西装的穿着应合适、合地、合景。根据场合的不同,而选穿合适的西装。正式场合如宴会、典礼等,必须选择素颜的套装,由深色精仿毛料制成,以黑色、深蓝色为宜,绸缎饰边和领口,不能有任何装饰。一般场合、一般性访问可着当装或套装;   2、凡正市场合,穿西装都要配领带。领带的花色可以根据西装的色彩配置;领带的长度以到皮带扣出为宜;   3、衬衫挺括,整洁无皱褶,尤其是领口。正式场合,衬衣的下摆需塞在西裤里,袖口扣上,长袖衬衫的衣袖要长与西装上衣的衣袖。不系领带时,衬衫领口不可扣上。如需陪用领带夹,一般夹在第4.5个纽扣之间;   4、若穿西装背心或羊毛衫,则领带需配置与背心或羊毛衫之内;   5、西装上衣两侧的衣袋只做装饰用,不可放东西。上衣胸部的衣袋专装手帕,不可他用。西裤插袋也不可放顾囊之物;   6、穿西装一定配皮鞋,而不能穿布鞋、旅游鞋等,皮鞋要保持清洁;   7、西装在穿着时可以敞开,袖口和裤边不要卷起。穿单排纽扣的西装时,早正式场合只扣一粒,坐定后可以解开;穿双排纽扣西装时,在正规场合里要把两个扣子都扣好,坐定后也不能解开扣子。   禁忌:   1、袖口上的商标没有拆   袖口上的商标应该在买西服时由服务人员拆掉。如果在穿着西服时,袖口上的商标还   没有拆掉,就显得不懂行了。   2、在正式场合穿着甲克打领带   领带和西服套装是配套的,如果是行业内部的活动,这样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对外交往中,穿甲克打领带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3、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裙时袜子出现问题   商务活动中有两种袜子不穿为妙,一个是尼龙丝袜,另一个的白色袜子。

  • 交往礼仪中,进行有效交谈时,哪些行为属于禁忌行为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语言交流首先随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了解交谈礼仪的各项原则和重点,对我们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一般人在交际场中,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彼此不熟悉对方,不知对方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多作了解或考虑。对于新客户,你不妨先自我介绍,尔后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拭探。比如说:“你好,我叫李明,是前台接待员,您家里的房子是要装修吗?”不论问得对不对,总可引起方的话题。问得对,可依原意急转直下,问得不对的,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话题上畅谈下去。   与人交谈时要有自信,不要惊慌害怕。许多人害怕与人交谈,惟恐自己无言以对,而对别人说的话一个字也听不进,结果反而更是使谈话难以进行。注意倾听,做个忠实的听众。谈话本身包括说和听,不要口若悬河的垄断整个谈话,要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以示尊重对方。例如,设计师只有通过仔细聆听客户的讲话,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让客户满意的作品。   如果想参加他人的谈话,应事先打一声招呼。若别人正在进行个别私下交谈,不可凑上去旁听,那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应站在一旁稍等,让别人把话说完,然后表示歉意,说自己要同某位先生或女士讲几句话。如果发现有第三者要参加谈话时,应以微笑、点头、握手等表示欢迎。如果谈话时有人来找或遇有急事要离开时,应向双方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   一、交谈礼仪中的重要原则:   1、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新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控制“界域”。所谓界域,即交往中相互距离的确定,它主要受到双方关系状况的决定、制约,同时也受到交往的内容、交往的环境以及不同文化、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影响。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得华??T??霍乐博乐博士在他的《人体近身学》中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四个界域: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⑴ 亲密距离:距离在15厘米之内或15~46厘米之间,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适于亲朋、夫妻和恋人之间拥抱、搂吻,但不适宜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出面。   ⑵ 个人距离:其近段距离在0.46~0.76厘米之间,适合握手、相互交谈;其远段距离在0.76~1.2米之间,普遍适用于公开的社交场合,这段距离可以使别人自由进入这个交往空间交往。   ⑶ 社交距离:主要适合于礼节性或社交性的正式交往。其近段为1.2~2.1米之间,多用于商务洽淡、接见来访或同事交谈等。远段在2.1~3.6米之间,适合于同陌生人进行一般性交往,也适合领导同下属的正式谈话,高级官员的会谈及较重要的贸易谈判。   ⑷ 公众距离:近段在3.6~7.6米之间,远段则在7.6米以外,它适合于作报告、演讲等场合。   2、恰当的称呼他人。   我们之前学的称呼礼仪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3、及时肯定对方。   在谈话过程中,当双方的观点出现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况时,谈话者应迅速抓住时机,用溢美的言词,中肯的肯定这些共同点。赞同、肯定的语言在交谈中常常会产生异乎寻常的积极作用。当交谈一方适时中肯地确认另一方的观点之后,会使整个交谈气氛变得活跃、和谐起来,陌生的双方从众多差异中开始产生了一致感,进而十分微妙地将心理距离拉近。当对方赞同或肯定己方的意见和观点时,己方应以动作、语言进行反馈交流。这种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易于双方谈话人员感情融洽,从而为达成一致协议奠定良好基础。   4、态度和气、语言得体。   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5、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   交谈中陈述意见要尽量做到平稳中速。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通过改变语速来引起双方的注意,加强表达的效果。一般问题的阐述应使用正常的语调,保持能让对方清晰听见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适中的音量。   二、谈话的禁忌   1、切忌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或我行我素地高谈阔论,应顾及周围人的谈话和思考。   2、切忌喋喋不休地谈论对方一无所知且毫不感兴趣的事情。   3、应避开疾病、死亡、灾祸以及其他不愉快的事这样的话题,以免影响情绪和气氛。   4、不要问过于私人的问题,例如询问女性的年龄、是否结婚等,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5、不要在社交场合高声辩论,也不要当面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   6、不要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7、切忌在社交场合态度傲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夸夸其谈。   8、切忌与人谈话时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   9、谈话时不要手舞足蹈。   10、谈话前忌吃洋葱、大蒜等有气味的食品。

  • 藏传佛教的禁忌,饮食,起居,礼节,拜佛礼仪

      略说:1.禁忌:不可带武器进寺庙,见到上师、活佛、堪布【法师】、大瑜伽士、大修行人时自己头上不能有帽子、围巾等物品、若有的话应再下来并低头弯腰,在经堂、宫殿内不能放屁、挖鼻屎,不能在佛灯上点烟,不能乱摸法器、佛像、唐卡等圣物,吃了葱蒜后当天不能进寺院,向上师、活佛、堪布【法师】、大瑜伽士、大修行人、僧众敬献哈达时不能直接挂在对方脖子上,应双手捧着哈达低头弯腰对方或接受或把哈达挂在你脖子上,对于佛像应把哈达放于佛像脚下或法座下、、、、、、2.饮食:可以吃肉最好吃素、、、、、、3:起居:没有大的规矩,但修行人应晚睡早起,僧人不可睡坐床垫、坐垫高于1尺的床、椅子,讲法时除外、、、、、、4礼节:寺庙中可供养香、花、灯、涂【香水】、水、金银珠宝等财物、哈达等、、、、、、5拜佛礼仪:方便的话可五体投地,不方便的话则磕小头、、、、、、以上文字望可对你产生些许帮助——一个藏传僧人

  • 去澳大利亚不回国有什么途径

      有四个方式1、申请移民2、办理工签在当地工作3、办理学签一直在当地读书4、在当地做黑户,赖着不走,打黑工度日

  • 盘点独龙族禁忌和礼仪有哪些

      一、如果你是晚辈,敬酒不能一杯酒敬多个人,只能敬一个人。二、你是敬酒人,客人随意时,你喝的一定要比客人喝的多。   三、如果你是下级,碰杯时你的酒杯一定不能高于被敬人的酒杯。   、、、、、、本人就想起来这么多,见笑了。

  • 爱我雷山的案例图文

      特约音乐教师瑶东方:雷山恋歌 文/瑶东方雷山之美其实是离不开山的!而春天里的雷山就更加别致了,她给我的感觉总是能用美丽回答一切,心情尤其容易舒畅起来。 由于雷山就座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的脚下,其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加之雷公山山体高大,带来了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差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成了典型的概括。这便构成了高山灌丛、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三个垂直植被形态。 在这些琳琅满目而又绚丽的众多植被中,我最情有独钟的是雷山的杜鹃花,在雷山,春天里的杜鹃花是能够映山红的,偶尔若再闻到杜鹃于其间“布谷 布谷”的啼叫就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每每春暖花开时节,整个雷山便成了红、粉等各种杜鹃花的海洋,街边、路边、山上、小溪边都能见得到杜鹃,红的如霞醉火,粉的似少女摆唇。周围还有一些绿油油的天然丛草和怒放的野花,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错落有致、生机勃勃,形成了惬意的自然景观,无不让我联想到雷山浓郁而又深远的文化内涵。 当然,赏杜鹃花时,白居易的“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容勺药皆嫫母。”诗句是会常在我嘴里吟咏的。我还喜欢到山坡上去采撷一些野生的杜鹃花直接送嘴里生吃或是带回家中来泡开水喝,虽其味辛、苦,性寒,但相传是能够起到镇咳、平喘和降压等作用的。真的,我体验多次了,效果不错,我还美其名曰这叫“天然疗法”呢。 记得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雷山时,结识了一个捧着一束杜鹃花来和我见面的苗家女孩:敏敏。她很漂亮,眼睛楚楚动人,这个坚韧、娴静的女子,不焦躁、不造作,像一朵深红的杜鹃美丽却不妖娆。我有意无意的靠近她,煞有介事地欣赏她的美丽。初次相识,年少轻狂的我让这位杜鹃花儿一样的苗家女孩面含几丝羞涩,心存了几缕防范。也许真是青春不需要养分,真诚不添加虚假,随着接触的增多,她对我的好感驱散了误解。敏敏的活泼、聪慧像山泉一样汩汩流出,就像山上的杜鹃花一样,不需要任何修饰地滋长着。 年少、纯真让我们后来成了朋友,情谊象杜鹃花一样如火如荼地盛开,那时的我们一起习诗、作画,一起发送着那些长长长长贴得有邮票的信件。我很快乐,在我的人生里有了这么一位漂亮的山妹子! 后来每一年的四月份我都要到雷山去看杜鹃花,当春风拂过时,花儿就随风摇曳;当阳光照耀着它时,它就像个着了盛装的苗家少女看着外面的世界;当春雨淅淅沥沥地飘着时,杜鹃花就吮吸着雨露,又仿佛象似个小姑娘。 在我的感觉里,雷山的杜鹃花是夺目耀眼的,如一团团火。这里的“风水”孕育出来的杜鹃花虽没有玫瑰那样高贵华丽,也没有丹桂那么香气四溢,却能让我认为这是朴素之美,也是自然之美! 喜爱杜鹃花不仅只是因为她热烈、奔放,不争艳,不娇贵,更令我赞叹的是她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只要到一定的海拨高度,无论土质肥沃或贫瘠,有无人类的施肥除草,她都能茁壮成长,迎寒怒放,且漫山红遍,灿似彩霞,炫目动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杜鹃花很像我们人类中倔强的另类,无论生存环境何等恶劣,它们都能逆势求生,并能生机蓬勃,长出粗壮的干,开出灿烂的花。 杜鹃在非花时节,枝丫错落,翠叶有序,在自己的空间中默默地舒展着枝叶;花开时节,她却又色浓灿烂,形态恬淡温馨,从容不迫,一如她那平民性格。也许正是杜鹃这种置身恶劣环境而展示出的顽强生命力;这种兼从容和雅致于一身的品质,使她在数十年前就己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了,体现着革命者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气概。 前些日子,我背井离乡来雷山工作,从凯里驾车到雷山的途中,我一路看见杜鹃正踏着春天的节拍,迎着高山料峭的凉风,像一片片彩霞把山岩峭壁轻轻依偎,鲜红艳丽的花朵在林莽荆丛间轻摇漫舞,一切是那么的可以让我驰骋想象,让我荡漾着无限的惬意与盎然…… 多么美好!绿叶仿若做底色是戎毯,晃动间的那些杜鹃花儿夹杂在其间成了绣花,天然雕琢的“苗绣”啊!衬在阳光下,如蝶儿翩翩飞旋,即使这不是山丹丹花开,却也应是一片织造锦缎的样子了哟。 抵达雷山报到之后,我联系上了多年失去音讯往来的那个叫敏敏的苗家女孩。那个柔弱却不缺乏顽强和勇气如杜鹃花般的女子,如今已为人妻母了。可她那淡然笃定、信心坚强、温婉甜美的风韵还依然写在她那双楚楚动人的眼睛里。 下班后,我约敏敏在山暝涧里的一家小饭馆听风声、水响…… 把酒叙旧—— 中国著名命理专家方久铭:贵州黔东南苗寨的风水文化 文/方久铭贵州特别是黔东南,是苗族聚居的地方。他们除了保留着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文化风俗之外,讲究风水也是其一大特色。 风水是什么?风水就是一种气场,风水就是人与环境的相处关系。好的风水宜人宜居,对人的生活与健康,都有好的影响,使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苗寨的构建无不体现这样的风水理念,而且这些理念又演化出独特的文化习俗。 一、择地而居,生存为上。 据说苗族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他们选择苗岭这样的居住地,首先考虑安全避乱,避免外界骚扰。身处深山野岭之中,创建一片世外桃源,不但能自给自足,而且还能自娱自乐;比如施洞的“接龙赛舟”,小黄寨的侗族对歌等等,都是增进交流与感情的活动。这些理念与习俗,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民族的薪火相传和文化繁荣。安全与生存,乃风水的至要因素,而苗族正是遵循了这个理念。二、依山而建,傍水而居。 这里的寨子多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绝不轻易侵占一寸土地,首先保证口粮供应;而且无论在寨子里还是田地里,都很难见到坟墓;坟墓多建在偏僻荒远之角落,死人绝不与活人争地;保证了耕地面积不会减少。寨子又都位于江河水边,首先保证饮水之需,即使大旱的年份,也可以取水自保。而且寨子多选在山环水抱之地,藏风聚气,宜人宜居,其先人在选址建村时,一定考虑了这样的风水因素。三、木屋轻巧,通风采光。 山坡上建房,由于地势陡峻,若用砖石,则一面墙壁必然靠土,房内难免潮湿,而采用吊脚楼的方式,把木屋架在山坡上,则有效避免了潮湿的问题,也避免了蛇虫的骚扰,而且通风采光,冬暖夏凉;居住在这样的吊脚楼里,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这也是巧妙的风水杰作。四、粮居分设,防火安全。 在森林茂盛的地方,而且居住多为木屋,消防是一大问题,但苗族把它处理的非常妥当;这就是采取粮居分设的原则,把粮仓设在村外,与民居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粮仓或民居不慎起火,那也不至于伤及彼此;而且粮仓与谷物加工结合在一起,一边是高大的禾晾架,一边是丰盈的粮仓,其中还有粮油作坊;这也是聪明的风水设计。更为奇特的,是禾晾架上的杆子,竟然是为抬棺木准备的;当一家人有死亡时,就把他家禾晾架上的杆子取下一根,用来抬棺材,缺的这根,便不再补上。故明白人一看禾晾架,就知道这家哪个成员已经去世了。五、拜树为神,崇尚自然。 苗族素来以树为神,每寨都有树神,而且还要定期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有的寨子比如岜沙,还有生命树;所谓生命树,就是当一个人出生时,家里就为其种下一棵树,这棵树就是他的保护神,必须非常尊重,不能砍伐;待到此人去世后,则用这棵树制作棺材下葬。有人以为这些都是迷信,其实你到实地考证一下,这并非迷信,而是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一种表现,也是绝佳的风水理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才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留了良好的原生态环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苗寨还有很多值得寻幽探秘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有待专家学者与旅游人士,前来考证研究。 假如我会遇见你 文/无常我到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同风景不同的人走在喧闹的大街上我一个人。 我仍然很努力地想要把这些印在脑海里或许记得一些也会忘掉一些没关系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你知道我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我宁愿一个人在静寂的林荫路上慢慢走,慢慢逛。 街角或许会有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名为旧时光捧一杯咖啡,静坐窗前感受岁月静好。 也许会在心血来潮时刻与好友骑着单车到处走。 假如我会遇见你我会把这一切讲给你听你会认真听我讲完然后微笑。 但终究是假如我终究不会遇见你。

  • 和澳大利亚客人吃饭要注意哪些礼节

      西餐进餐礼仪   因为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肴、酒水等方面有别于中餐,因此,参加西餐宴会,除了应遵循前述中餐宴会的基本礼仪之外,还应分别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知识。   1.餐具使用的礼仪   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时,尽量不使其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音,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2.进餐礼仪   西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因此其上菜的顺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   一餐内容齐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这样几部分构成:   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吃肉或鱼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能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很难看的。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吃西餐还应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体要直,脊背不可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翘起二郎腿,也不要将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饮酒时,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满,也不要和别人劝酒(这些都不同于中餐)。如刚吃完油腻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让嘴上的油渍将杯子弄的油乎乎的。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将酒杯在嘴唇边碰一下,以示礼貌。   有人曾将一次礼貌的饮酒程序做了总结:首先,举起酒杯,双目平视,欣赏色彩;其次,稍微端近,轻闻酒香;然后,小啜一口;第四,慢慢品尝;最后,赞美酒好、酒香。   总之,西餐既重礼仪,又讲规矩,只有认真掌握好,才能在就餐时表现得温文尔雅,颇具风度。

  • 德昂族有哪些礼仪及禁忌

      德昂族有哪些风俗呢?德昂族人把尊重、爱护与赡养老人视为美德,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人,以示敬意。过泼水节时,幼辈还要给长辈举行洗手洗脚礼;吃饭时,请老人坐上座,给老人送东西须双手捧给,见面时要互相问好,并敬奉烟茶;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谁家有困难,亲友邻居都要前往帮助。德昂族有哪些禁忌呢?德昂族人用的被子的头和尾不能颠倒盖,不能坐在帽子、上衣和枕头上;忌拍摸男子的肩头和妇女的包头、衣物;借宿时,即便客人是夫妻也不得同居一室;供奉的大青树,禁止砍伐;凡有子女者,不得再直呼其名,须按其子女的名字称其为某某的父亲或母亲。